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焦點精選!AI作畫來襲 畫師們會失業嗎?

時間:2022-10-21 07:47:27    來源:科普中國網    

不久前,一條有關AI畫作《太空歌劇院》奪得美術比賽數字藝術類別冠軍的微博熱搜,引起了人們對AI作畫的關注。


(相關資料圖)

圖1 《太空歌劇院》

圖源網絡公開

圖2 微博熱搜截圖

圖源網絡公開

這幅作品是一位游戲設計師用AI作畫工具Midjourney(中途)所創作而成的,由此引發了不小的爭議。這會不會成為傳統繪畫寒冬到來前的標志?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AI作畫。

一、什么是AI作畫

AI是人工智能的英文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縮寫,簡單而言,AI就是對人腦的功能的模擬和延伸。

AI作畫,簡單來說,就是使用計算機技術對人類的繪畫藝術進行模仿,只需要在特定的軟件中輸入關鍵詞或一段話,就可以一鍵生成你想要的圖畫。

圖3 AI繪畫合集動圖

圖源網絡公開

今年AI畫作的增長與AI畫手的增加,與AI繪畫工具的增加以及工具使用的便捷化息息相關。

2022

2月Disco Diffusion

4月DALL-E 2和Midjourney

5月由谷歌發布的Imagen 和Parti模型

7月底Stable Diffusion

8月百度在中國圖象圖形大會發布的“文心·一格”

圖4 上述部分工具示意圖

圖均來自網絡公開

二、AI繪畫的A面與B面

令人驚嘆的技術迭代,降維打擊式的藝術創造力,將AI作畫推到了人們的視線之下。

圖5 清華AI“華質冰”畫作

圖源網絡公開

一方面,AI作畫的確延展了藝術的邊界,許多人可以不通過專業訓練也能夠得到想要的圖畫。與此同時,AI作畫也并非毫無價值,其潛在的經濟同樣不可限量。

一幅名為《埃德蒙·貝拉米畫像》的AI畫作,曾經在佳士得拍賣會上拍出了40多萬美元的高價。百度就曾以旗下的4幅AI畫作當作數字藏品售賣,銷售額超過17萬。

圖6 價值40萬美元的AI畫作

《埃德蒙·貝拉米畫像》及其作者

圖源網絡公開

另一方面,AI作畫的盛行也催生出了劣幣驅逐良幣的聲音。只需要簡單的文字描述外加幾次嘗試,無需任何成本,就可以通過AI誕生數張符合要求的圖片。

AI作畫的存在無疑對部分傳統畫手形成了替代。同樣的,使用AI作品參與比賽,是否對其他參賽選手不公平,也需要思考。

關于AI作畫的一個核心問題,即版權問題。AI畫手和AI工具之間,誰是第一作者尚存在爭論。目前,國內對于AI作畫的著作權歸屬尚未明確,國際范圍內也缺乏具有參考性的明文規定。

此外,由版權問題可以引申出抄襲問題。AI作畫依賴于大數據的抓取以支撐足夠的算法,對于那些無意間被AI抓取原畫的人類畫手而言,這種AI抓取行為是否構成抄襲,也是值得商榷的問題。

圖7 “文心·一格”的《用戶協議與隱私》

圖源網絡公開

三、藝術終究是人的藝術

雖然AI作畫還面臨著一些爭議,但可以確定的是,AI作畫背后的技術仍在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AI畫手將出現,越來越多的AI畫作也將誕生。

AI作畫固然是對傳統藝術觀念的一次顛覆,但至于AI作畫是否能完全替代人類畫手,還猶未可知。

王爾德在《謊言的衰朽》中曾說:“藝術有獨立的生命,正和思想有獨立的生命一樣。”如今的AI作畫雖然發展迅速,但終究不是有思想的獨立的藝術。

圖8 世界名畫《格爾尼卡》作者畢加索

圖源網絡公開

Midjourney繪畫工具的創始人的大衛·霍爾茲曾經回應:“我認為藝術家不僅僅是關于圖像的產生者,藝術往往是關于故事和情感的,而AI沒有故事和情感,AI創作的影像的敘事來源于使用它的人。”

AI本身并不懂藝術。就像畫筆可以描繪出華麗的線條,樂器可以演奏出動聽的音樂,AI本身不創造美,美只是來自于其中。

圖9 有史以來最貴的照片《萊茵河2號》

圖源網絡公開

你覺得AI作畫是否能代替繪畫師?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一起探討。

參考文獻:

當AI開始井噴式作畫[J].當代工人(C版).科技資訊.2022(05)

資料來源:

今日中國、南方都市報、今日頭條、浙江日報、AI科技評論

END

作者/唐雨

責編/木子

標簽: 繪畫工具 萬美元的 版權問題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