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兩年發展 自成風格(引題)
B站自制劇,有點新東西(主題)
齊魯晚報記者 劉雨涵
(資料圖片)
網劇《三悅有了新工作》即將收官,這部剛剛在9月底上新的作品是B站推出的又一部自制劇。自2020年《風犬少年的天空》播出后,B站正式進入自制劇領域,兩年的時間里,站內上線了大大小小十余部作品。與愛優騰等長視頻巨頭相比,B站以“小破站”自居,其打造的自制劇也有著不同的調性。不過,觀眾更加期待看到“新國劇”的誕生,而不是“類日劇”的模仿。
“Z世代”觀眾精神代言人
《三悅有了新工作》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國產劇,但作為一部B站自制劇,它和“小破站”很搭調。該劇聚焦殯葬行業,是一部風格獨特的現實題材作品。“未知生,焉知死”,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對于死亡的討論往往是避之不及的,也就更加枉談死亡觀教育。今年暑期檔上映的影片《人生大事》同樣講述殯葬行業的故事,讓這一稀缺題材得以進入大眾視野,并且意外地獲得了高票房和好口碑,同時撬動了社會層面的思考。
在《三悅有了新工作》中,女主角趙三悅在大學學習的是舞美設計專業,結果畢業后陰差陽錯地在殯儀館當上了遺體化妝師。在這份被視為“不吉利”的工作中,三悅開始學習種種規矩,也見證了人生百態,逐漸明白了作為死亡擺渡人的神圣意義。該劇編劇游曉穎此前曾創作了電影《我的姐姐》,獲得了很高的討論度,在這部新劇中,她同樣也是話題制造高手。《三悅有了新工作》“以死寫生”,用職業劇的外殼來關照社會現實,在不同的單元故事中,探討了性別歧視、過勞意外、父母棄養、醫患糾紛、空巢老人等話題。游曉穎說,“我希望不要寫那么徹底的愛恨,而是留下更多曖昧的瞬間,那才是真實的人生余韻。”
該劇導演李漠曾執導了去年的口碑好劇《我在他鄉挺好的》,他說《三悅有了新工作》這部劇最打動他的,是對當代都市人成長和自洽的探討。劇中的主人公趙三悅,有著20+年輕人的普遍遭遇和通病,她甚至可以說是以95后為主的“Z世代”觀眾群體的精神代言人。一出校園,三悅就受到了來自社會的“毒打”,想要退回家中“躺平”,母親的催促卻讓她不得安生。三悅高聲宣告“我不想工作”,以“小確喪”來自我麻痹,可最終,她還是要在工作中實現自我價值,完成自我療愈。這引發了觀眾極大的共情和共鳴,大家在彈幕中留言說,三悅就是“世上的另一個我”,“三悅治好了我的精神內耗”。
風格另類導致難以出圈
B站一直都是以動畫片和紀錄片見長,還有著獨特的PUGC(專業用戶生產內容)創作生態,擁有一大批影響力廣泛的UP主。2020年,B站開始進入OGV(自制影視綜作品)領域,在當年8月推出自制綜藝《說唱新世代》,又在9月份播出自制劇《風犬少年的天空》。B站通過投資影視公司的方式,得以接入內容制作的上游環節。到目前為止,B站已經推出了大大小小十余部自制劇作品,包括青春劇《風犬少年的天空》《最好的朋友》,職場劇《正義的算法》《三悅有了新工作》,女性劇《突如其來的假期》,民國懸疑劇《雙鏡》,古裝美食劇《珍饈記》,還有《隔壁有只桃花夭》《片場日記》《先生,我想算一卦2》等短視頻自制劇等。
與愛優騰等長視頻巨頭每年動輒上百部的自制劇相比,自稱“小破站”的B站確實難有與之抗衡的財力和體量。但是B站自制劇有著穩定的品控,與平臺自身調性搭配,不求大爆,但求出新。《風犬少年的天空》將青春校園故事演繹出了日本漫畫的中二浮夸風格;律政輕喜劇《正義的算法》是B站與迪士尼聯合出品的首部華語劇集,也具有強烈的二次元屬性,甚至讓人誤以為是經典日劇《勝者即是正義》的翻拍,劇中陳柏霖飾演痞帥、花心、無德又賤兮兮的律師,是國產劇中少有的人設;《珍饈記》將古裝、美食、輕喜劇打通,開啟“下飯劇”模式,還采用了雙結局收尾;《突如其來的假期》中,“嘴炮”女主角的高能輸出,也是國產劇中的稀罕物。
從口碑反饋來看,B站自制劇在國產劇中屬于中上游水準。但是從播出反響來看,除了《風犬少年的天空》達到5.8億的播放量,成為小爆款,其余自制劇大多徘徊在一兩億的播放量,基本屬于“圈地自萌”,出了B站可能就無人知曉。
除了B站的用戶圈層比較固態之外,B站自制劇的另類風格,也使其遲遲難以出圈。當人們說一部劇非常“B站”時,幾乎等同于說這部劇非常“日劇”。除了慣常的中二、浮夸,《三悅有了新工作》也有日劇的常見風格。而常看日劇等海外劇集的觀眾,他們的口味可是相當精致而刁鉆,如果故事差了火候,不夠精準、透徹和老到,那么很可能是畫虎不成反類犬。而且,觀眾更加期待看到的是“新國劇”的誕生,而不是“類日劇”的模仿。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兩年發展自成風格(引題)B站自制劇,有點新東西(主題)齊魯晚報記者劉雨涵網劇《三悅有了新工作》即將收官,這部剛剛在9月底上新的作
2022-10-19 15:25
原標題:評說詩圣前不妨研讀幾首杜詩杜甫又上熱搜了。細想來,古代大詩人里,可能還真沒有比杜甫更具“熱搜體質”的。歷數最近兩年他上過的熱
2022-10-19 15:39
原標題:新劇角色有些“離經叛道”(引題)姚晨的大女主味道變了(主題)齊魯晚報記者宋說這一次,演員姚晨在熒屏上“叛逆”了一把。在電視劇《
2022-10-19 15:46
原標題:元人雜劇的雙璧馬致遠《破幽夢孤雁漢宮秋》為《元曲選》一書壓卷之作,故置于卷首。此劇借昭君出塞故事,影射漢人在元代所遭受的屈辱
2022-10-19 15:40
原標題:西藏傳統文化藝術展在北京開幕三百余件(套)展品展示藏地文化中新社北京10月18日電(陳建新)“雪域星光——西藏傳統文化藝術展”18
2022-10-19 09:40
原標題:日本“中國文學讀者俱樂部”啟動(引題)中日作家共話科幻文學(主題)人民日報海外版電(張鵬禹、黃雨寒)近日,由中國作家協會支持
2022-10-19 09:47
原標題:蘇東坡: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調整姿勢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自作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萬里歸來顏愈少,微
2022-10-19 09:32
原標題:首都城市建設十年映像展舉辦人民日報海外版電(記者黃敬惟)《喜迎二十大?檔案頌輝煌——首都城市建設十年映像》展日前在北京市檔案
2022-10-19 08:45
原標題:“中國廣東非物質文化遺產交流展”東京開幕中新網廣州10月18日電(記者程景偉)據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18日消息,為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5
2022-10-19 08:45
原標題:世遺之城福建泉州發現一明代古鐘距今418年中新網泉州10月18日電(記者孫虹)在世界遺產城市福建泉州,香火鼎盛的通淮關岳廟是閩南最負
2022-10-19 08:34
原標題:《珠峰尋芯記》:從尋“芯”之途到尋“心”之旅喝1000年前冰化的雪水,睡在零下20攝氏度的冰面上,2022年5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CGTN采
2022-10-19 08:37
《鬼滅之刃》官方10月15日公開了新情報,動畫第三季鍛刀村篇的新情報將于12月公開。根據官方公開的新情報,《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將于12
2022-10-19 08:06
鷹角網絡旗下手游《明日方舟》改編動畫《明日方舟:黎明前奏》今日公開了第一彈角色視覺圖,以及中日配音演員陣容,該動畫將于2022年10月29
2022-10-19 08:06
原標題:日本“中國文學讀者俱樂部”啟動(主題)中日作家共話科幻文學(副題)人民日報海外版電(張鵬禹、黃雨寒)近日,由中國作家協會支持
2022-10-19 07:46
深觀察原標題:國產動畫形成熱潮李小健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動畫創作與生產持續呈現穩步發展的良好態勢,在產量和質量方面都有明顯提升,類型
2022-10-19 07:24
原標題:百件清代江南女性文物亮相大博遼寧日報訊記者郭平報道10月9日,由大連博物館與湖州博物館聯合推出的“三月花一世念——清代江南女性的
2022-10-18 16:41
原標題:TVB臺慶劇《上車家族》開播(主題)幽默講述買房甜酸苦辣(副題)羊城晚報記者胡廣欣繼首部臺慶劇《美麗戰場》于10月3日開播后,2022
2022-10-18 16:25
原標題:霓裳同詠話人生岳強說起湖廣會館,也許你感到陌生,因為它的繁盛已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但如果說起在那里上演的戲曲節目,也許你會莞爾
2022-10-18 16:29
原標題:入詩入畫的東方美學大展臺(引題)?文化綜藝永遠在創新(主題)近日,隨著《詩畫中國》《閃耀吧!中華文明》等嶄新的文化節目陸續播
2022-10-18 15:39
原標題:先農壇為何要建齋宮?李忠義賈建中聊起天壇的齋宮,許多人都能津津有味地侃上半天,尤其是兩道御河的傳說。但談起先農壇的齋宮(即慶
2022-10-18 15:31
原標題:彈幕,為何能讓屏幕“飄”起來?大眾日報記者于國鵬現在只要在網上、手機上看視頻,不管你喜歡不喜歡,一般來說總免不了和彈幕打交道
2022-10-18 15:29
原標題:脫口秀的未來在哪里?大眾日報記者朱子鈺大眾日報實習生陳晶晶從不溫不火到人盡皆知,山東籍脫口秀演員孟川只用了六分半的時間——在
2022-10-18 15:26
原標題:真人秀做引子,長短視頻+直播探索“拓圈”(引題)?綜藝《聲聲如夏花》嘗試定義音樂主播職業標準(主題)羊城晚報記者胡廣欣快手綜藝
2022-10-18 15:32
原標題:天長地久的傳統遺存《留住手藝》鹽野米松著英珂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楊秀云春晨,微雨后,寶釵的丫頭黃鶯兒和蕊官結伴去找黛玉取薔薇
2022-10-18 09:34
原標題:曾經面臨瀕危窘境,如今走進人們生活(引題)?非遺日益年輕態引領新國潮(主題)北京日報記者李洋這十年,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
2022-10-18 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