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因地制宜發展富民產業-當前簡訊

時間:2023-05-18 18:36:14    來源:科普中國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作者:本報記者 劉勇 《光明日報》( 2023年05月18日 05版)

驅車行駛在遼寧丹東鳳城市的蜿蜒山路上,你總會與美景不期而遇。5月初,青蔥翠綠的山林間,漫山遍野的桃花競相綻放,宛若粉撲撲的胭脂,一層層地點綴在山巒。極目遠望,桃紅李白海棠盛開,在陽光下爭奇斗艷。

近年來,鳳城市依托自身資源稟賦,在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上下足功夫,持之以恒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

宏偉藍圖,始于生態振興。在采訪過程中,記者深切感受到鳳城鄉村的發展變化。不搞粗獷式發展,不做“先污染后治理”,鳳城市立足“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的自然條件,科學劃定生態、生產和發展空間,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經過10余年山地綠化,鳳城市已有林地面積62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74.5%,位居全省第二。一幅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生態宜居的綠色畫卷在這里徐徐展開。

田野里,一間間大棚整齊排列,藍莓、小柿子、葡萄掛滿枝頭,承載著農民們豐收的期盼;山坡上,一株株果樹花開正盛,桃樹、梨樹、李樹成群連片,游客們散落其中,暢游留影;密林中,一棵棵樹木枝繁葉茂,林下參、山野菜、板栗樹茁壯成長……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指導下,鳳城市充分發揮“山好水好空氣好”的生態優勢,大力發展綠色產業,激發出“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經濟活力。

從賽馬鎮的礦山重披新綠,實現由“煤”到“美”的轉變,到大梨樹生態旅游蓬勃發展,一年四季精彩不斷,再到岔路村“飛地經濟”讓特色農產品駕船出海,今天的鳳城,鄉鄉有產業,村村有特色。各地因地制宜在發展富民產業中各顯神通,共同譜寫鄉村振興的嶄新篇章。生態秀美,產業興旺,農民富足。鄉村,這一承載著許多人回憶與牽念的地方,正在中國式現代化的火熱實踐中,迸發著耀眼的光芒。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