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大腦的“垃圾處理系統”

時間:2023-04-21 14:36:47    來源:科普中國網    


(資料圖)

PLOS Biology3月30日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大腦的“垃圾處理系統”可能在劇烈的神經活動后啟動。

磁共振成像掃描發現成人大腦腦脊液區域。

圖片來源:Stephanie D. Williams

一直以來,這個系統被認為只能在人們睡眠時被激活,但研究人員最近發現,當人們在觀看屏幕上閃爍的棋盤圖案后,這個系統就會活躍起來。美國馬薩諸塞州波士頓大學的Laura Lewis說,這一發現提供了一個誘人的暗示,即人們可以通過強烈的視覺刺激有意清除大腦中的“垃圾”。“真正令人驚訝的是,他們在清醒的人身上發現了這個系統。”沒有參與這項研究的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Edoardo Rosario de Natale說。

大腦的“垃圾處理系統”被稱為膠質淋巴系統,它將腦脊液泵入大腦,然后通過血管網絡將有毒蛋白質和其他廢物排出。該系統于2012年才被發現。動物研究表明,腦脊液會清除腦細胞產生的廢物,包括可能與阿爾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有關的有害化合物,如β-淀粉樣蛋白和α-突觸核蛋白。不過,該系統在人體中的大部分功能仍不清楚。Lewis團隊利用一種大腦掃描新技術,即磁共振成像儀,突出顯示任何新進入大腦第四腦室(位于頭部底部的一個腔)的腦脊液。進入該腔室的液體通過膠質淋巴系統被排出。

研究人員讓20名志愿者觀看掃描儀內的屏幕,屏幕上顯示了閃爍的黑白螺旋棋盤,這種模式會讓大腦高度活動。除了短暫的休息時間外,顯示器每隔16秒就會打開和關閉一次,大約持續1個小時。當這種模式出現時,正如預期的那樣,流向大腦視覺中心的血流量增加。當屏幕變暗時,血流量減少,進入大腦的腦脊液增加。不過,大腦掃描技術還無法揭示大腦中的“垃圾”是否減少了。Rosario de Natale表示,這是下一步需要解決的問題。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