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鯨(拉丁學名:Eschricthtius robustus,英文名:Gray whale),屬于脊索動物門、哺乳綱、鯨偶蹄目、灰鯨科、灰鯨屬。
(相關資料圖)
圖源:百度百科形態特征身上呈深灰色,腹部稍淺,身上覆蓋著典型的灰白色花紋。新生個體的體長為4.9米,成年個體的體長為13-15米。新生兒的顏色是深灰色到黑色。灰鯨是第九大體型的鯨類動物。頭部較短,上頜吻端鈍圓,下頜吻端突出,眼睛緊鄰口角上方。頭頂上有兩個氣孔。胸鰭短小,末端圓形,沒有背鰭,有6-12個背脊,它們是在尾部中線上凸起的突起,缺刻很深,兩葉呈對稱狀,梢端鈍圓。區分灰鯨和其他須鯨的顯著特征是長須,灰鯨的長須是奶油色、灰白色或金色,而且異常短。頭部的腹側表面不像其他同類的須鯨那樣有許多明顯的溝,而是在喉嚨的下面有2-5個淺淺的溝。(參考自《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分布國內分布于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水域。國外分布于北太平洋。灰鯨是以下國家的原生或季節性存在:中國、日本、朝鮮、韓國,共和國、墨西哥、俄羅斯、美國、加拿大
圖源:IWC
食物灰鯨以各種小型甲殼類動物為食,包括蟹仔和蝦仔。據記載,它們以淺灘中的小蛤蜊或水柱中的魚幼蟲為食,但它們最常見的獵物是被稱為片腳類的小型跳蚤狀甲殼類動物。灰鯨可以在水中或靠近水面的地方吸食或撇食,但它們大多是水底食性動物,在那里它們能找到管狀和穴居片腳類動物。(參考自國際捕鯨委員會)
研究隨著時間的推移,個體灰鯨可以通過背鰭以下側翼上的斑駁和顏色圖案,以及尾吸片后緣上的圖案、疤痕和鋸齒來識別。這些照片被用來監測個體在一段時間內的活動,以及一年到下一年覓食地和越冬地之間可能的聯系。
基因取樣和衛星遙測技術(將鯨魚的地理位置發送到衛星接收器的小型設備)使研究人員能夠跟蹤鯨魚的活動,對于了解東西方灰鯨種群之間的可能聯系非常重要。
天敵灰鯨最常見的捕食者是小灰鯨、虎鯨。成群的虎鯨經常在遷徙和夏季覓食區攻擊、殺死和吃掉灰鯨,尤其是幼鯨。
人為威脅像所有的鯨魚和海豚一樣,灰鯨很容易被漁具纏住。石油和天然氣勘探和生產對灰鯨有潛在影響。
保護現狀盡管自《國際捕鯨管制公約》(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Regulation of whaling)暫停商業捕鯨以來,灰鯨在法律上受到了保護,但出于文化和生存目的,土著社區還是允許有限地捕撈東部灰鯨。
灰鯨是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無危(LC)。
圖源:2021年《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Redlist)列為無危物種(LC)。
圖源:IUCN Redlist
灰鯨已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I。
圖源:Species+
為助力生態文明建設,深入貫徹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和《中國科協科普發展規劃(2021—2025年)》,作為生物多樣性領域的全國一級學會,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發揮科學研究機構優勢,致力于打造全面動員、全民參與的社會化科學傳播工作,于2021年12月推出《綠會生物多樣性科普小課堂》系列。
《綠會生物多樣性科普小課堂》以“科普性”為特點,傳播當前受到生存威脅的野生動植物種及生物多樣性相關知識,推動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呼吁各界攜手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棲息地、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家園。
編譯:YJ
審核:Daisy
標簽:
上一篇:氣候變化對極端海浪意味著什么在全球80%的海洋和海岸線仍然未知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京腔京韻傳唱老舍經典北京曲劇《茶館》結束全國巡演中新網北京3月23日電(記者高凱)記者從北京市曲劇團獲悉,北京曲劇經典劇目《茶館
2023-03-24 13:53
原標題:影視圈需要正視“爛片榜”全球影視圈,喜“奧斯卡”者眾,悅“金酸莓”者寡。這一專注吐槽爛片,持續輸出“差評”的頒獎典禮,已堅持4
2023-03-24 13:42
原標題:電影導演紛紛試水劇集不務正業還是與時代共舞?最近,六集限定劇《平原上的摩西》在中國電影資料館藝術影院進行了全集放映和主創映后
2023-03-24 13:35
原標題:方寸之間“放”風箏【集郵擷趣】春天來了,花紅柳綠,風和日麗,又到了適宜放風箏的時節。風箏又稱風琴、紙鷂、鷂子、紙鳶。放風箏是
2023-03-24 13:41
原標題:貌似懸疑片但觀眾什么都猜到了電影《回廊亭》才剛開始,我就有種不祥的預感:畫外音傳來僵硬的女聲,一口一個高氏集團。不能認真取個
2023-03-24 13:51
原標題:《克拉和瑪依歷險記》展示新疆自然風貌北京日報訊(記者袁云兒)動畫電影《克拉和瑪依歷險記》正在上映中。該片以“心中有愛,溫暖世
2023-03-24 11:38
原標題:《生無可戀的奧托》藝聯專線上映北京日報訊(記者王金躍)由索尼哥倫比亞影片公司出品,馬克·福斯特執導,湯姆·漢克斯主演的電影《
2023-03-24 11:39
原標題:藝術家作家的敦煌之行敦,大也;煌,盛也,故而敦煌乃盛大之意。從20世紀初敦煌被英國探險家斯坦因“發現”以來,敦煌學就逐漸成為世
2023-03-24 11:36
原標題:新海誠《鈴芽之旅》展現地震“傷痕”北京日報訊(記者袁云兒)日本知名動畫導演新海誠的新作《鈴芽之旅》今起在內地上映。日前,他帶
2023-03-24 10:43
原標題:那一夜,張繼有沒有聽到鐘聲提起唐詩《楓橋夜泊》,恐怕大家都不會陌生。但因史料有限,人們對于這首詩的作者張繼并無過多了解,只知
2023-03-24 10:35
原標題:老片重映的價值時下,電影開啟重映熱潮。繼《千與千尋》《龍貓》《崖上的波妞》分別于2018年、2019年和2020年重映之后,宮崎駿名作《
2023-03-24 10:42
原標題:2022青海省唐卡藝術技能大賽開賽中新網西寧3月23日電(張添福巴銀瓶)23日,由青海省唐卡藝術協會、青海民族大學藝術學院、西寧市城東
2023-03-24 10:39
原標題:百子灣新添環境式劇場,《威尼斯商人》每周4場駐場演出(引題)在時間劇場體驗酒吧里看音樂劇(主題)北京日報記者韓軒實習生宋綠茵位
2023-03-24 10:40
原標題:《狼圖騰》導演再出新作(引題)《燃燒的巴黎圣母院》解密火災全貌(主題)北京青年報記者肖揚法國導演讓-雅克·阿諾的全新災難巨制《
2023-03-24 09:57
原標題:首個科幻影視盛會在浙江德清舉行構建科幻影視創新生態中新網湖州3月23日電(胡豐盛)2023年,伴隨電影《流浪地球2》與《三體》電視劇
2023-03-24 09:45
原標題:殷墟甲骨居延漢簡敦煌遺書明清檔案(引題)古文獻“四大發現”如何成為傳承中華文脈的“四大顯學”(主題)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劉夢妮它
2023-03-24 09:48
原標題:誰成就了盛唐書法氣象(主題)——兼議孫過庭、張懷瓘的理論貢獻(副題)中國書法五千年,無論由簡入繁——從刻畫符號到大篆石鼓,還
2023-03-24 09:43
原標題:浙江文旅觀察:除了現代戲,越劇還能怎么“新”?中新網杭州3月23日電?記者童笑雨“我經常說,每創作一部新劇,就要穿防彈衣出門。這
2023-03-24 09:50
原標題:《荒原》:一個人的求生之旅《荒原》由左志國導演,任素汐、李晨主演,是國內首部聚焦于女性荒野求生題材的電影。影片主要講述了叢來
2023-03-24 08:49
原標題:麥家:先人的腳步、心跳和靈魂靠什么傳下來?新華每日電訊記者馮源、殷曉圣“我突然想當作家了,我覺得小說既然可以這樣寫,我為什么
2023-03-24 08:37
原標題:落腳上海,既是個人更是時代的選擇(主題)——專訪《人生之路》總制片人魏巍(副題)解放日報記者張熠“上海出品”現實題材電視劇《
2023-03-24 08:34
原標題:考古專家:董家營西漢墓出土墨書題銘陶罐管窺漢代河東飲食生活中新網太原3月23日電(楊佩佩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23日發布消息,考古
2023-03-24 08:51
原標題:品味維米爾的繪畫藝術日前,荷蘭國家博物館將散落于歐洲各主要博物館的荷蘭畫家約翰內斯·維米爾的作品齊聚一堂,舉辦了有史以來規模
2023-03-24 08:49
原標題:我國加大傳統村落保護力度形成農耕文明遺產保護群央視網消息:近日,住房城鄉建設部公布了第六批1336個中國傳統村落名錄,至此,全國
2023-03-24 07:55
原標題:用匠心和巧手詮釋“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央視網消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文物工作者走向海外,在做好自身文化保護的同時,也在幫
2023-03-24 0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