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原標題:老片重映的價值
時下,電影開啟重映熱潮。繼《千與千尋》《龍貓》《崖上的波妞》分別于2018年、2019年和2020年重映之后,宮崎駿名作《天空之城》將于今年6月1日在國內重映。此外,“名偵探柯南”系列的經典之作《名偵探柯南:貝克街的亡靈》也定于4月4日上映。對于老片重映,觀眾的反應卻是兩極分化:動漫迷迫不及待地做好“補一張電影票”的準備,但“圈錢”質疑也如約而至。
老片重映,從制作和產出的角度看,經濟效益相當可觀。除了一部分老片通過重制等技術手段進行試聽層面的升級處理之外,幾乎不需要額外投入太多制作成本,依靠較少的資金,就能吸引觀眾,甚至可以斬獲票房奇跡。1994年上映的《東邪西毒》在2009年修復后重映,收獲了2580萬元票房,遠高于首次上映時的900萬港元票房,排除物價波動因素,仍可見其商業上的成功。《阿凡達》時隔十一年后的重映,仍然收獲3.7億元票房,助推其從《復聯4》手中重奪全球票冠寶座。但事實上,重映并不是每次都能延續首次上映時的票房輝煌。甚至從比例上看,票房遇冷的更在多數。《指環王》三部曲停留在千萬級票房的水平上,影史上的經典之作《情書》《美麗人生》等,票房也是勉強突破5000萬元。因此,“圈錢”的質疑固然有一定道理,但未必符合實際情況,而且,只從經濟效益的角度去解讀老片重映現象,實際上忽視了更多內容。
相較于某部電影的票房成敗,老片重映更重要的價值,在于它們能夠承擔一定的功能性作用。能夠重映的老片,一定是經過時間的淘洗,被列入影史經典行列的作品,具有穿透時光的藝術品質,能讓一代又一代人欣賞動容。高品質的老片,對于當下的電影市場是一種重要補充,能夠豐富電影市場,尤其是在“青黃不接”的電影檔期之間,依然能持續吸引觀影客流。
從觀眾的角度看,愿意為老片重映買單,其消費目的或許更加純粹。一般來說,觀眾此前已經通過其他渠道對老片進行過初次消費甚至多次重復消費,劇情熟稔于心。吸引觀眾為此走進影院的,不是劇情的新鮮感,是他們對影片內容和對線下觀影行為的由衷熱愛。線上的小屏幕,始終無法替代“體驗至上”的線下觀影,也無法帶來身臨其境的視聽盛宴。因此,老片重映關鍵在于讓觀眾回歸線下觀影行為本身的意義,用一種儀式般的行為紀念過往曾打動過自己的文化產品,時刻提醒電影帶給自己的美好。(李夢馨)
標簽:
上一篇:2022青海省唐卡藝術技能大賽開賽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老片重映的價值時下,電影開啟重映熱潮。繼《千與千尋》《龍貓》《崖上的波妞》分別于2018年、2019年和2020年重映之后,宮崎駿名作《
2023-03-24 10:42
原標題:2022青海省唐卡藝術技能大賽開賽中新網西寧3月23日電(張添福巴銀瓶)23日,由青海省唐卡藝術協會、青海民族大學藝術學院、西寧市城東
2023-03-24 10:39
原標題:百子灣新添環境式劇場,《威尼斯商人》每周4場駐場演出(引題)在時間劇場體驗酒吧里看音樂劇(主題)北京日報記者韓軒實習生宋綠茵位
2023-03-24 10:40
原標題:《狼圖騰》導演再出新作(引題)《燃燒的巴黎圣母院》解密火災全貌(主題)北京青年報記者肖揚法國導演讓-雅克·阿諾的全新災難巨制《
2023-03-24 09:57
原標題:首個科幻影視盛會在浙江德清舉行構建科幻影視創新生態中新網湖州3月23日電(胡豐盛)2023年,伴隨電影《流浪地球2》與《三體》電視劇
2023-03-24 09:45
原標題:殷墟甲骨居延漢簡敦煌遺書明清檔案(引題)古文獻“四大發現”如何成為傳承中華文脈的“四大顯學”(主題)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劉夢妮它
2023-03-24 09:48
原標題:誰成就了盛唐書法氣象(主題)——兼議孫過庭、張懷瓘的理論貢獻(副題)中國書法五千年,無論由簡入繁——從刻畫符號到大篆石鼓,還
2023-03-24 09:43
原標題:浙江文旅觀察:除了現代戲,越劇還能怎么“新”?中新網杭州3月23日電?記者童笑雨“我經常說,每創作一部新劇,就要穿防彈衣出門。這
2023-03-24 09:50
原標題:《荒原》:一個人的求生之旅《荒原》由左志國導演,任素汐、李晨主演,是國內首部聚焦于女性荒野求生題材的電影。影片主要講述了叢來
2023-03-24 08:49
原標題:麥家:先人的腳步、心跳和靈魂靠什么傳下來?新華每日電訊記者馮源、殷曉圣“我突然想當作家了,我覺得小說既然可以這樣寫,我為什么
2023-03-24 08:37
原標題:落腳上海,既是個人更是時代的選擇(主題)——專訪《人生之路》總制片人魏巍(副題)解放日報記者張熠“上海出品”現實題材電視劇《
2023-03-24 08:34
原標題:考古專家:董家營西漢墓出土墨書題銘陶罐管窺漢代河東飲食生活中新網太原3月23日電(楊佩佩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23日發布消息,考古
2023-03-24 08:51
原標題:品味維米爾的繪畫藝術日前,荷蘭國家博物館將散落于歐洲各主要博物館的荷蘭畫家約翰內斯·維米爾的作品齊聚一堂,舉辦了有史以來規模
2023-03-24 08:49
原標題:我國加大傳統村落保護力度形成農耕文明遺產保護群央視網消息:近日,住房城鄉建設部公布了第六批1336個中國傳統村落名錄,至此,全國
2023-03-24 07:55
原標題:用匠心和巧手詮釋“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央視網消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文物工作者走向海外,在做好自身文化保護的同時,也在幫
2023-03-24 07:51
“護文化遺產彰時代新義”原標題: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申遺成功(引題)技藝傳千載茶香飄萬家(主題)“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
2023-03-24 07:43
護文化遺產彰時代新義原標題: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申遺成功(引題)技藝傳千載茶香飄萬家(主題)“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
2023-03-24 07:36
原標題:微綜藝,小荷已露尖尖角從芒果TV的10分鐘超高速推理類節目《yesorno》、騰訊視頻的“小鮮綜”《毛雪汪》,再到百度的行業達人技能挑戰
2023-03-24 07:44
原標題:山東:探索古建筑保護利用新路徑中國文化報駐山東記者孫叢叢保護好文化遺產,對于不斷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深化文明
2023-03-23 15:56
原標題:電影《心靈家園》關注“兒童尊嚴”今晚報訊(記者丁曉晨)一部反映兒童心理救助的電影《心靈家園》日前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導演竹
2023-03-23 15:55
原標題:導演新海誠攜新作做客北大(引題)期待《鈴芽之旅》帶來治愈與勇氣(主題)今晚報北京電(記者丁曉晨)新海誠導演的新作《鈴芽之旅》
2023-03-23 14:49
原標題:推出三大主題演出季打造藝術普及活動(引題)“福吉天長”送來天歌藝術盛宴(圖)(主題)天津日報訊(記者翟志鵬攝影姚文生)昨日,
2023-03-23 13:47
原標題:唱作人王琪分享《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創作靈感(引題)以熱誠之心點亮音樂夢想(主題)今晚報記者高麗在天津音樂學院國家藝術基金資助
2023-03-23 13:39
原標題:煙臺(引題)新場景新業態助力文旅消費實現“開門紅”(主題)中國文化報駐山東記者蘇銳通訊員旅宣穩定消費預期,提振消費信心,是當
2023-03-23 13:38
原標題:大量空鏡、對話和情緒留白令觀眾觀感錯亂和不適(引題)《回響》不響,馮小剛再遭滑鐵盧(主題)今晚報記者劉桂芳從開播前的期待,到
2023-03-23 1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