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今日熱文:科考中的意外收獲!中國科學家在非洲發現消失百余年的瀕危植物

時間:2023-02-23 14:40:44    來源:科普中國網    

出品:科普中國


(相關資料圖)

作者:周宇龍(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

審核:胡光萬(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

誰又能想到呢,忙碌了一天的科考隊員們歇腳時在巖石邊發現的幾株垂吊的小草,竟然是自1895年最后一次采集以來,百余年都沒有人再次發現的珍稀植物!

這是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胡光萬研究團隊親身經歷的故事,該團隊在馬達加斯加重新發現爵床科爵床屬珍稀植物“塔那拉爵床”,并于近日在國際植物分類學期刊《Phytotaxa》發表了與其相關的新成果。

童話照進現實?這座島上處處是驚喜!

1.65億年前,由于劇烈的地殼運動,馬達加斯加島與非洲大陸逐漸分離,形成了位于非洲大陸東南方海面上的世界第四大島。馬達加斯加島長近1600千米,平均寬度約為400千米,最寬為570余千米。該島主要特征:中部由一塊上升巖形成巨大的中央山脊高架地面,西邊寬闊東邊狹窄,還有一條長達千余公里的原始森林帶。

與外界隔離長達上億年,該島的動植物有著獨特的演化,島上80%以上的物種為特有種,擁有地球上最多的獨特動植物數量,特有物種超過15000種,目前發現馬達加斯加島共有91種爵床屬植物,其中84種為特有種。爵床科(Acanthaceae)爵床屬(Justicia L.)珍稀植物——塔那拉爵床(Justicia tanalensis S. Moore)就是其中一員。

塔那拉爵床

圖片來源:作者拍攝

馬達加斯加島的中部地形為高原山地,為熱帶高原氣候。這種獨特的地貌和氣候,造就了中部高原森林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截至2010年,Madagascar Catalogue數據庫在所有分類級別共記錄了14883個公認名稱(64目,243科,1730屬,11220種和1626個亞種分類單元)。在馬達加斯加記錄的11220種維管植物中,10650種是被子植物,本土被子植物物種總數為10319種,其中8621種為馬達加斯加特有,特有率達83.5%。

這個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依舊有許多物種等待發現和記錄,該地區具有極高的科考價值和意義。野外科考最大的魅力就是在于探索人跡罕至的未知世界,采集和記錄繽紛奇幻的生物物種。

美麗的馬達加斯加島

(圖片來源:Veer圖庫)

科考路上,“撿”到個寶貝

2019年中國科學院中—非聯合研究中心組織的聯合科學考察隊對馬達加斯加中部高原開展植物多樣性科學考察。科考隊經過幾小時的跋涉終于行進到了Antavolobe Iaroka森林深處,這里鮮有人類活動的痕跡。

隨著一份份植物標本的采集,標本袋漸漸飽滿沉重,同時長時間的探索也使得科考隊員們逐漸疲憊,大家便行經到一塊陰濕的巖石底下休息。科考隊發現在巖石上垂吊著幾株不起眼的小草本,起初被暫定為槍刀藥屬的Hypoestes viguieri Benoist。恰好是這幾株植物的花期,隊員們采集了幾份開花標本并對其形態拍照之后便繼續探索這座植物資源寶庫。

后來,科考隊回到研究基地對繁多的植物標本的進行處理和鑒定時,發現這幾株長在巖石上的小草的花冠可分為上下脣,上脣的花瓣裂成2片近圓形,下唇的花瓣裂成三份兩側的為圓形,中間的近橢圓形并且上唇花瓣內表面有一個通道狀的結構,把花柱固定住。

這一花結構是爵床屬植物的特征,通過進一步的查閱文獻和比對標本,科考人員發現那幾株不起眼的小草是自1895年采集記錄之后百余年都沒有再次發現的“塔那拉爵床”。

發現塔那拿爵床的Antavolobe Iaroka森林

圖片來源:作者拍攝

盛一爵露水,品自然之味

爵床屬植物因其葉形豐富、花色艷麗、花形各異而極具園林觀賞價值,其應用形式包括花境、花帶與花叢、綠籬、林下綠化及室內綠化等。

花境是指以樹叢、樹群、矮墻或建筑物作背景模擬多種花卉在自然界中林地邊緣地帶交錯生長的狀態,營造一種不規則的、自然式的景觀。爵床科中有許多觀賞植物,如觀花植物綠苞爵床(Justicia betonica)和蝦衣花(Justicia brandegeeana),觀葉植物小駁骨(Justicia gendarussa)、黑葉小駁骨(Justicia ventricosa)和花葉小駁骨(Justicia gendarussa ‘Silvery Stripe’)等常用于花境中。

花帶指在道路沿線種植各色的花卉宛如彩色的飄帶,花叢即將幾株或十幾株花卉組合成叢的自然式種植方式。花帶和花叢中常用的爵床屬植物有綠苞爵床和蝦衣花等。

綠籬是園林中最普遍的綠化形式,可以起到隔離、圍護的作用。小駁骨、黑葉小駁骨、蝦衣花因常綠,耐修剪特性常用作綠籬植物。用于林下綠化及室內綠化的植物通常具備耐陰、喜陰的特點,爵床屬植物多為陰生植物,是極佳的填補林下及室內綠化的花卉。

爵床(Justicia procumbens)的花冠粉紅色,花形奇特極似古代的酒具——爵,花瓣下唇還有美麗的斑紋,頗耐觀賞,是優良的室內盆栽植物。目前有關塔那拉爵床的研究相對較少,擁有奇特葉紋和下唇的塔那拉爵床有著極大的研究與開發潛力。

塔那拉爵床

圖片來源:作者拍攝

在過去十年間,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受威脅(易危、瀕危或極度瀕危)的馬達加斯加現存物種數量大幅增加:2010年IUCN紅色名錄中瀕危物種有56種,2015年為110種,2021年為128種。此次科考范圍遍及整個馬達加斯加島的中部高原,科考人員發現塔那拉爵床只在中部高原的兩座森林(Antavolobe Iaroka和Ambohimitombo)分布,數量不過百余株,屬于瀕危物種。

同時,這兩座森林正面臨叢林火災、非法砍伐和刀耕火種的威脅,棲息地的逐步喪失是塔那拉爵床分布狹窄數量稀少的重要原因。雖然爵床屬植物在世界上有600多種,但每一種都帶有其獨特的遺傳信息,在其特有的生態位發揮著它的作用。

在這顆蔚藍星球上,仍存在著許多像塔那拉爵床這樣神秘而又瀕危的生物,若不加以保護,它們極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從地球上消失,成為我們永遠的遺憾。

參考資料:

[1] Mary Summerill.《馬達加斯加島》.[Z/OL].A BBC/Animal Planet Co-Production,2011. https://b23.tv/ep120966

[2] Onjalalaina G E, Jiang H, Rakotonasolo A R, et al. Reappraisal and lectotypification of Justicia tanalensis S. Moore (Acanthaceae), rediscovered from central Madagascar more than 100 years since the last collection[J]. Phytotaxa, 2022, 573(2): 293-300.

[3] 鈕崢洋. 亞洲廣義爵床屬葉綠體系統發育基因組學研究[D].南京林業大學,2020.DOI:10.27242/d.cnki.gnjlu.2020.000035.

[4] 黃頁,詹偉榮,朱劍俊,翁振興,丁華嬌.浙江省爵床科植物資源的開發利用價值[J].花木盆景(花卉園藝),2022(08):78-79.

[5] 丁明艷,陳健,林石獅.珠三角地區爵床科園林植物多樣性調查[J].南方農業,2022,16(17):237-240.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17.061.

[6] 吳菲,崔玉蓮,李鵬,崔晶晶,趙萌,劉智瑋,陳旭,郝巖. 爵床科植物收集及應用[C]//.2020年中國植物園學術年會論文集.,2020:151-156.DOI:10.26914/c.cnkihy.2020.064430.

[7] Hutchinson J. The Flora of Madagascar[J]. Nature, 1940, 145(3673): 448-451.

[8] Michielsen N M, Goodman S M, Soarimalala V, et al. The macroevolutionary impact of recent and imminent mammal extinctions on Madagascar[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3, 14(1): 1-15. [9] Callmander M W, Phillipson P B, Schatz G E, et al. The endemic and non-endemic vascular flora of Madagascar updated[J]. Plant Ecology and Evolution, 2011, 144(2): 121-125.

(注:文中拉丁文部分應為斜體。)

標簽: 馬達加斯加 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