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90后創新傳承景泰藍
北京晚報記者 張驁 文 武亦彬 攝
(相關資料圖)
出了磁器口地鐵站,不到200米就是曹雪芹故居紀念館。90后北京大妞趙萌每天早上不到九點就會出現在紀念館門口。她并非探館達人,而是一位國潮工坊主理人,她的工坊,就在館內。
進大門、繞影壁、過小徑、穿繡戶、登堂入室,不大的工作室透著古韻。架子上各式杯盤,桌案上還有沒完成的掐絲景泰藍作品。播放一曲輕音樂,點一爐幽香,趙萌更衣盥手,用鑷子一卷,一縷“金絲”宛如云朵,點綴板上,襯托高飛的鳳凰。信手調色、慢捻輕涂,化為鳳羽。
北京女孩趙萌幾年前曾就職于一家上市廣告公司,和繁忙的現代都市相比,趙萌更喜歡老城和胡同。她最終選擇辭職創業,傳承和創新景泰藍。
銅線一點點彎折為各種形狀,再拼接成為完整的圖案,不僅需要高超的手法,還需要熱情與耐心。
趙萌的手作工坊里,創作不拘于傳統,只要能讓體驗者感受到傳統手工藝之美,她都會幫助和鼓勵體驗者完成作品。
一有時間,趙萌就回到胡同里,探訪中國傳統的花紋圖案。
趙萌將傳統與國潮相結合,創作了不少時尚的文創產品。
還不到中午,預約的客人登門,在趙萌和指導老師的幫助下,繼續完成卡通人物玻璃杯,這是工坊里最常見的入門級作品,也是“小白”們通往終極目標景泰藍的必由之路。
“我們的宗旨就是由簡入繁,隨心而做,客人喜歡什么就做什么,一點一點培養興趣。”趙萌說。
外表和普通白領別無二致的她為什么會成為一間國潮工坊的主理人呢?其實,剛畢業那會,趙萌也是上班族,在一家廣告公司從事設計工作。北京各大商圈的廣告牌上很多創意都出自她的團隊。可是,看著這些作品,趙萌一點都高興不起來。
“我從小就喜歡老北京文化,還有胡同里房檐上、山墻上的花鳥,希望能在自己的作品里融入北京元素。”
就這樣,趙萌辭職了。盡管家人和朋友紛紛表示不解,可她決定要趁年輕試一次,追尋自己心中的北京元素。
經過和朋友、合作伙伴的討論、篩選,趙萌在胡同里開起了國潮工坊,給都市白領、父母和孩子創造了一個可以做國潮手工藝的小天地。
換上中式服裝,化身“國潮女孩”,趙萌很享受和客人互動的感覺。結束工作,漫步在北京的胡同里,她亦如一名“小學生”。時而駐足,時而凝思、拍照。她在體會,也在尋找,尋找深藏其中的北京韻味。
“盡管我們沒有那么專業和高深,但是能夠帶著那么多的年輕人入門,愛上國潮手工藝,就是很大的成績。”趙萌說。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90后創新傳承景泰藍北京晚報記者張驁文武亦彬攝出了磁器口地鐵站,不到200米就是曹雪芹故居紀念館。90后北京大妞趙萌每天早上不到九點
2023-02-23 14:49
原標題:香港影史首部票房破億港產片來了(主題)《毒舌律師》在法庭辯論中掀起全場最高潮(副題)北京晚報記者袁云兒一宗國際名模涉嫌虐待女
2023-02-23 14:52
原標題:侯鑫個展在京展出北京晚報訊(記者王廣燕)侯鑫個人作品展“共生——視覺轉譯與內心獨語”近日在位于朝陽門的四合院藝術空間槐軒開展
2023-02-23 14:38
原標題:話劇《俗世奇人》迎來德云社青年演員(引題)相聲元素融入津味兒話劇(主題)天津日報記者劉莉莉日前,話劇《俗世奇人》劇組迎來兩名
2023-02-23 13:45
原標題:名票相聚《早安京劇》“二月二”龍抬頭暨《早安京劇》創辦六周年樂進京劇研習社嘉年華京劇晚會,日前在中華曲苑舉行。本市京劇名票先
2023-02-23 13:39
原標題:山西金代墓地首次發現極短墓道近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對外發布考古成果,2022年3月,忻州原平市南頭村村民在耕地時偶然發現古代壁畫墓
2023-02-23 13:53
原標題:中國社會科學院公布2022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引題)中華文明起源發展有了新視角新資料(主題)中國文化報記者李佳霖2月22日,中國社會
2023-02-23 10:41
原標題:山西太原:(引題)激活民間收藏力量共建“博物館之城”(主題)朱萌?中國文化報駐山西記者郭志清午后的晉商博物院,靜謐、古老,是
2023-02-23 10:45
原標題:“非遺小傳人”助力文化傳承(圖)天津日報訊(記者翟志鵬攝影王倩)近日,市少年兒童活動中心成立“非遺小傳人學院”。據悉,“非遺
2023-02-23 10:54
原標題:“大手牽小手”弘揚京劇藝術(圖)天津日報訊(記者劉莉莉攝影姚文生)日前,“大手牽小手薪火永相傳”之小演員大龍套京劇展演在中華
2023-02-23 10:51
原標題:科幻熱升溫,業內欣喜看到本土文學創作“后浪”奔涌的同時忍不住追問——(引題)下一部《三體》《流浪地球》在哪?(主題)文匯報記
2023-02-23 09:53
原標題:觀眾需要怎樣的藝術家個展?(主題)申城近期幾個此類展覽以不同路徑的探索提供啟示(副題)文匯報記者范昕藝術家個展,是藝術展覽中
2023-02-23 09:47
原標題:2022年“六大考古新發現”揭曉光明日報記者李韻王笑妃光明日報北京2月22日電(記者李韻、王笑妃)22日,“2022年中國考古新發現”揭曉
2023-02-23 09:45
原標題:追根溯源,尋來時路(主題)——“2022年六大考古新發現”印象(副題)光明日報記者李韻王笑妃百萬年、一萬年、五千年、一千年……入
2023-02-23 09:42
原標題:第五屆中國歌劇節啟動申報中國文化報訊(記者劉淼)為推動優秀歌劇作品和人才不斷涌現,促進歌劇藝術事業繁榮發展,文化和旅游部、浙
2023-02-23 09:49
原標題:學堂梁子舊石器時代遺址等6個項目入選“2022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引題)實證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推進文化自信自強)(主題)人民
2023-02-23 08:44
原標題:建成五千余支行政村文藝演出隊(引題)西藏著力加強基層文化建設(主題)人民日報記者鮮敢藏歷新年前夕,一場熱鬧的“村晚”,在西藏
2023-02-23 08:41
原標題:方志主題展講述北京故事人民日報北京2月22日電?(記者施芳)“方志北京”“年鑒北京”“志說‘一城三帶’”主題展21日在北京市方志館
2023-02-23 08:44
原標題:榮寶齋350周年系列活動收官人民日報北京2月22日電(記者徐紅梅)21日上午,作為榮寶齋350周年系列活動的收官之作,《壯歲采風——范曾
2023-02-23 08:41
原標題:濟南“高蹺酸妮”火出圈,千嬌百媚的“她”竟是小伙中新網北京2月23日電(記者邢蕊)2月21日是農歷二月初二,也是“龍抬頭”的日子,象
2023-02-23 08:55
原標題:河北尚義四臺遺址入選“2022年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中新網石家莊2月22日電(記者李曉偉)據河北省文物局消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的
2023-02-23 07:54
原標題:創意海報|來看看秦始皇西巡“打卡”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完成統一大業。文獻記載,秦始皇在東巡之前,曾在統一全國次
2023-02-23 07:54
原標題:甘肅敦煌:開展研學活動傳承敦煌文化2月22日,在敦煌小鎮鳴沙書院,藝術工作者張杰龍(左)指導學員臨摹敦煌壁畫。新華社發(張曉亮攝
2023-02-23 07:40
原標題:“許愿”式直播鬧劇能走多遠“要被張大大的直播間笑瘋了,娛樂圈的瓜在他直播間里無法無天。”近兩天,張大大的“許愿”直播間引發了網
2023-02-23 05:45
原標題:唐蕃古道上的千年儺舞:盡顯西羌遺韻中新網蘭州2月22日電(艾慶龍)“獨眼狐貍”“長須鬼神”“獠牙青面”……近日,甘肅臨夏州永靖縣
2023-02-22 1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