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新發現 :已識別出與機體晝夜時鐘相關基因表達的性別和年齡差異

時間:2023-02-16 14:55:22    來源:生物谷    


【資料圖】

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Science上題為“Sex-dimorphic and age-dependent organization of 24-hour gene expression rhythms in humans”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了與晝夜節律時鐘相關基因表達的年齡和性別差異。文章中,研究人員分析了從基因型-組織表達研究計劃(Genotype-Tissue Expression project)中所獲得的數據。

此前研究結果表明,由于晝夜節律時鐘的作用,機體基因的表達會發生晝夜節律性的變化,尤其是在早晨和傍晚,但正如研究人員發現的那樣,關于因性別或年齡而導致的晝夜節律基因表達的差異,目前研究人員尚未進行太多的研究。

為了找出是否有這種差異存在,研究人員分析了來自基因型-組織表達研究計劃中的數據,他們對數據庫中的“捐贈者”進行過濾最后鎖定了914人,并利用其機體的RNA數據特征作為一種算法的輸入來給既定的組織樣本分配一個晝夜節律階段,這或許就能促使研究人員注意到諸如蛋白質(其已經被遺傳性地表達了)等存在的材料的水平,當研究人員對46份組織樣本進行分析后發現,在晝夜節律周期的不同部分,不同的水平能表現出不同的基因表達情況。

圖片來源:Science (2023). DOI:10.1126/science.add0846

當觀察組織樣本的來源時,研究人員觀察到了組織類型之間、男性和女性捐贈者之間以及年輕和年長捐贈者之間的差異;更具體而言,他們發現,與機體代謝相關的基因表達要比其它機體組織更具有節律性,而大腦組織則較少,此外研究者還發現,與男性相比,女性機體的節律性要更強一些,而且年輕人的節律性也要比老年人更強一些。

研究者指出,性別的差異要比預期高得多,即女性機體晝夜節律基因的數量大約是男性的兩倍,而且其還因機體部位而不同;女性在肝臟和腎上腺中的基因表達具有更高的節律性,研究人員還發現了與年齡相關的機體部位的差異,比如,對于老年人而言,其機體中與冠狀動脈和心血管系統相關的基因節律性要低一些,當人們到了一定年齡時,機體的晝夜時鐘往往趨向于從24小時轉變為12小時。

綜上,本文研究結果表明機體整體的基因表達節律具有高度的性別差異性,且在女性機體中更為持久,而節律程序一般也會隨著機體年齡的增長而在全身范圍內減弱。

原始出處:

ORENZO TALAMANCA,CéDRIC GOBET,AND FELIX NAEF, et al. Sex-dimorphic and age-dependent organization of 24-hour gene expression rhythms in humans, Science (2023). DOI: 10.1126/science.add0846

標簽: 研究人員 基因表達 晝夜節律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