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溯源中國歷史 探索中華文脈——走近“二十世紀初中國古文獻四大發現展”
殷商甲骨文、居延漢簡、敦煌遺書、明清內閣大庫檔案是上世紀初中國古文獻的“四大發現”。2月15日,“二十世紀初中國古文獻四大發現展”開幕式在國家典籍博物館舉行,249種、382件分藏于各處的“四大發現”珍貴文物首次薈萃一堂,帶領廣大觀眾一同溯源中國歷史、探索中華文脈。
【資料圖】
“本次展覽從專業的角度解讀史料,挖掘文獻價值,用創新的形式展示文物,講述歷史故事,展現了中華民族不斷繼承和發展的精神特質,凸顯出作為歷史文化重要載體的典籍文獻在文明傳承中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國家圖書館館長、國家典籍博物館館長熊遠明說。
2月15日,“二十世紀初中國古文獻四大發現展”開幕式在國家典籍博物館舉行。 新華社記者周瑋 攝
感受生生不息的中華文脈
從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統甲骨文,到生動展現漢代戍邊吏卒工作生活面貌的居延漢簡,從有著“中國中古時代的百科全書”美譽的敦煌遺書,到中國歷史上保存數量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王朝檔案明清檔案,在本次展覽中,觀眾得以近距離感受生生不息的中華文脈。
在“殷墟甲骨”專題中,記載商王田獵,獵獲麋鹿和兔的龜腹甲殘片甲骨2174,上面的“兔”字象形基本把兔子的前后腿、小短尾等外形表現出來,十分生動傳神;國家圖書館所藏甲骨中尺寸最大、字數最多的甲骨5405,長43.5厘米,寬24厘米,共218字,內容為向殷先公和山神祭祀;甲骨5509記錄了商代日食,是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記載之一……
“殷墟甲骨”專題的“甲骨2174”。左上為甲骨文“兔”。新華社記者殷剛 攝
明清檔案是中國明清時期社會發展史的多方位記載。“明清檔案”專題從政令文書、古代輿圖、宮廷生活、史冊典籍四個方面,精選不同類型的珍貴檔案進行集中展示。
難得一見的展品體現出檔案在見證大事、傳遞信息、記錄生活、記載歷史中發揮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探究古代生活古人志趣
描摹古代生活日常、探尋古人情志意趣,是這個展覽的一大特色。
“殷墟甲骨”專題詳細講述了甲骨的契刻載體、整治過程、書寫契刻方式及工具,圖文并茂地列舉了象形、指事、會意等甲骨文的構造法則;用圖表的形式展示了甲骨占卜的程序、甲骨卜辭的完整結構,揭開甲骨占卜的神秘面紗……
居延漢簡是漢代居延烽燧遺址中出土的簡牘,大部分是漢代邊塞屯戍檔案文書,一小部分為書籍、歷譜和私人信件,真實生動地展現了漢代居延戍邊吏卒的工作生活面貌。甘肅簡牘博物館藏《塞上烽火品約》(仿制品),是匈奴入侵居延時,根據不同情況發出警報信號的規定,示警辦法包括了舉示烽火、燃燒積薪等。
記者在“居延漢簡”專題展廳拍攝。新華社記者殷剛 攝
敦煌遺書展示了中古時期我國社會、經濟、文化、藝術、宗教、醫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情況。此次展出的海內孤本吐蕃統治時期(8—9 世紀)寫本《李陵變文》,是唐貞元二年吐蕃占領沙州后,漢志不滅的沙州人嘔心瀝血之作,寄托了沙州人痛苦、哀怨、憤懣、不甘的情感。
“敦煌遺書”專題展廳。國家典籍博物館供圖
中國紙質古籍的大部分裝幀形式都能在敦煌遺書中找到樣本或雛形,觀眾可以在這里大飽眼福,一覽卷軸裝、梵夾裝、經折裝、縫綴裝等不同裝幀形式。
沉浸式陳展讓古籍“活起來”
在“殷墟甲骨”專題展廳,設置了“立體畫卷”“姓屬林”“模擬占卜場景區”,利用空間立體復原以及聲光電相結合的手段,帶給觀眾全新的體驗。“古人使用的文字竟和我們現在的如此相似”“我們一筆一畫寫下的文字承載著來自遠古的文化記憶”……展廳中不時傳來觀眾的驚嘆聲。
“殷墟甲骨”專題展廳。國家典籍博物館供圖
“本次布展非常重視沉浸感。”國家圖書館展覽部主任顧恒介紹,為了讓觀眾獲得更好的體驗,除了不同展廳在色調、布展元素上有所區分,更設有數個多媒體互動,讓觀眾可以更好地感受千年文脈。
“居延漢簡”專題展廳中設計了還原居延地貌的微縮場景,裝飾采用了漢代畫像磚、畫像石、壁畫與簡牘等元素,觀眾置身其中仿佛能夠感受到恢宏壯闊、蒼涼無際的邊塞風光,還可以通過多媒體觸控大屏,查詢了解居延地區考古調查與簡牘出土等信息。
“敦煌遺書”專題展廳大面積采用經典洞窟壁畫,營造出璀璨瑰麗的敦煌特色,展示敦煌遺書中盛衰相繼、融匯中西、異彩紛呈的中古世界。展廳還設置了投影旋鈕書架,將投影與實體書架相結合,轉動旋鈕即可獲得仿真的翻書體驗。
接下來,國家圖書館還將通過直播活動、線上展覽等方式增進與觀眾的互動;開發展覽“線上超現實看展體驗項目——古籍尋游記”,將文物陳展與VR技術深度結合,借助虛擬現實技術讓古籍“活起來”。(記者 周瑋)
上一篇:消逝在《風再起時》的香港往事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溯源中國歷史探索中華文脈——走近“二十世紀初中國古文獻四大發現展”殷商甲骨文、居延漢簡、敦煌遺書、明清內閣大庫檔案是上世紀初
2023-02-16 14:35
原標題:消逝在《風再起時》的香港往事文匯報記者柳青梁朝偉和郭富城主演的《風再起時》,拍攝于2017年,差不多同一時候,導演王晶在拍攝類似
2023-02-16 14:34
原標題:5項“考古中國”項目重要成果公布(引題)?河北尚義四臺遺址考古有突破(主題)北京日報訊(記者李祺瑤)昨天,國家文物局公布5項“
2023-02-16 14:38
原標題:9分以上4分以下,新開綜藝為何越來越兩極分化文匯報記者衛中《快樂再出發》第二季以9 5分的網絡評分進入收官倒計時,《大偵探》第八季
2023-02-16 14:51
原標題:馮唐暢銷小說首次搬上舞臺根據著名作家馮唐暢銷小說《北京,北京》改編的話劇《春風十里不如你》,將于4月7日至9日在北京保利劇院首演
2023-02-16 14:32
原標題:《十字街頭》回歸,導演黃盈談創作初衷(引題)?按照理想堅定地往前走(主題)北京日報記者李俐國家大劇院制作話劇《十字街頭》將于2
2023-02-16 13:49
原標題:故宮古建筑如何防震抗震?周乾土耳其靠近敘利亞邊境地區最近發生的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員傷亡及建筑破壞,位于震中附近的加濟安泰普城堡
2023-02-16 13:55
原標題:長期向好趨勢不變但卻面臨不少難點(引題)?中國游戲出海:要摘“果子”得先“種樹”(主題)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王磊北京青年報記者從
2023-02-16 11:34
原標題:拆除劇場外那幾磴臺階所謂戲劇性、文學性,究竟是什么?戲劇與文學究竟能帶給觀眾什么?如果說阿爾托所倡導的那種觀眾坐在中央,被場
2023-02-16 11:56
原標題:北京圖書訂貨會下周啟幕,展商數量達700余家創歷屆之最(引題)?40萬余種圖書匯集書業盛宴(主題)北京日報訊(記者路艷霞)由中國出
2023-02-16 11:36
原標題:殷商甲骨文、居延漢簡、敦煌遺書、明清檔案382件珍貴文物首次薈萃一堂(引題)?古文獻“四大發現”正式開展(主題)北京日報記者李洋
2023-02-16 11:54
原標題:《運動者聯盟》官宣(引題)?王濛、周洋尋找運動能力者(主題)北京青年報記者祖薇薇2月15日,由芒果TV、咪咕視頻聯合自制的運動挑戰
2023-02-16 11:48
原標題:過山車與莎士比亞本不矛盾戲劇或言藝術之于觀眾,是一種單純技術性、服務性的滿足,還是肩負啟迪、滋養、引領的使命?打造具有莎士比
2023-02-16 10:44
原標題:“文創”不能曲解歷史湖北日報評論員程曼詩近日,某網站上推出電影《滿江紅》的周邊眾籌項目,其中的“宰相令牌”香薰、“Q版秦檜”書
2023-02-16 10:43
原標題:從觀看到參與,方興未艾盡管沉浸式戲劇有著較為豐厚的歷史積淀和創作實績,然而究竟什么是沉浸式戲劇?沉浸式戲劇以新穎的演出形式、
2023-02-16 10:33
原標題:《外婆的澎湖灣》原唱劉文正過世(主題)于2022年11月12日因病逝于美國當天正好是他70歲生日(副題)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壽鵬寰據臺媒報
2023-02-16 10:48
原標題:網絡劇的獨特發展楊慧我國網絡劇從誕生以來,產生了眾多熱門作品。對于在視頻網站看網絡劇也看電視劇的普通觀眾而言,網絡劇和電視劇
2023-02-16 10:50
原標題:科學家看《三體》會被劉慈欣哪些“腦洞”戳中?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沈杰群2月14日,《三體》電視劇在高潮中收官,豆瓣8 4分。當科學家
2023-02-16 09:53
原標題:云南晉寧古城村發現已知保存最完整先滇時期環形貝丘遺址中新社昆明2月15日電(記者胡遠航)15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發布晉寧古城村遺
2023-02-16 09:50
原標題:又一位文旅局長火出圈!今年要去哪玩,太難選了……中新網北京2月16日電(記者王詩堯) 四川的文旅局長卷起來了 ,近日,這樣一則熱搜進
2023-02-16 09:35
原標題:文博自媒體如何實現“良性循環”?中國文化報記者劉源隆近年來,多家博物館開啟了“云看展”模式,線下展廳、文物等都被搬到了手機屏
2023-02-16 09:45
原標題:全省唯一!這批廣東“手抄劇本”入選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卜松竹通訊員黃大毅)近日,國家檔案局發文公布了第
2023-02-16 09:51
原標題:故宮等7家文博機構聯手(引題)?凌家灘出土文物首次“大團圓”(主題)玉豬、巨型石鉞、三角葉形飾……正在安徽博物院新館展出的“璀
2023-02-16 08:45
原標題:剛柔并濟的《楓葉如花》作者:石俊越劇《楓葉如花》讓我們看到了越劇編創演的全方位突破和富有現代特色的審美效果。越劇在上世紀末和
2023-02-16 05:51
原標題:《穿過月亮的旅行》發布預告(引題)張子楓胡先煦搭檔夫妻(主題)羊城晚報記者李麗電影《穿過月亮的旅行》發布“奔赴見你”版海報及
2023-02-15 1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