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芋頭,有余頭。早在清代,肉質細膩、甘香松軟的芋頭便是廣西著名特產。嘉慶年間,廣西桂北廚師取用荔浦芋頭與豬肉制成荔浦芋扣肉,成為桂北一帶居民節日席上必不可少的特色名菜。
(資料圖)
“芋”與“余”諧音,年年有余的“余”。年關漸近,為推動荔浦芋頭的原產地把握年貨銷售旺季,進一步開拓全國市場,拼多多將一直以來廣受歡迎的荔浦芋頭列入2023年“全球年貨節”活動重點扶持的地標、品牌農產品行列。
據網經社數字零售臺(DR.100EC.CN)了解,近年來,荔浦芋頭作為荔浦市的支柱產業之一,正突破原有線下零售的模式,通過電商平臺觸達更廣闊的市場,蓬勃發展。
▲ 近日,拼多多年貨節大促上線,廣西荔浦芋頭將為年夜飯奉獻一口糯香。何淞熒|攝
“年貨節期間,平臺將繼續對荔浦芋頭、甘肅羊肉、云南褚橙等品質農貨實行‘零傭金’政策,傾斜‘百億補貼’‘萬人團’等站內資源和紅包優惠,充分發揮‘多人團’等創新消費模式,持續滿足城鄉消費者的年貨需求。”拼多多年貨節負責人表示。
電商渠道孕商機,小芋頭成就大產業
12月的清晨,冷冽的風吹過荔浦的大街小巷。在芋口福公司的倉庫內,數十名工人將成千上萬個荔浦芋頭按不同品相分裝在精美的包裝中。待運輸車一到,網絡系統便會排單,統一送往各家公司的物流倉庫,發往拼多多等電商平臺的消費者手中。
“年貨節的芋頭統一放在這邊。”芋口福公司運營總監龍啟強此刻正指揮著工人將為拼多多年貨節準備的芋頭單獨儲存。為了這次活動,他準備了整整100噸荔浦芋頭。隨著年底銷售旺季的來臨,每日近萬單的“幸福”來之不易,龍啟強需要盯緊芋頭質量、發貨包裝、發貨順序,查驗無誤后才能放心處理其他事務。
▲荔浦芋頭口感粉、糯、香、甜,頗受廣大線上消費者的喜愛。何淞熒|攝
“過年期間,我希望更多消費者能嘗到口感純正、價格合適的荔浦芋頭。”龍啟強表示,冬季寒冷,一道熱騰騰的芋頭菜能為年夜飯桌增添幾分暖意,而通過拼多多,他可以將更多“暖意”送至消費者手中。
作為土生土長的荔浦人,龍啟強2015年從北京一所高校的旅游管理專業畢業后回到盛產芋頭的家鄉。
不同于當地百姓,外地的芋頭愛好者想在冬天吃到香甜可口的荔浦芋頭并不容易。消費者時常因為沒有合適途徑而買到價格虛高的芋頭,甚至面臨假貨等問題。此外,荔浦芋頭如果不做特殊的御寒包裝和處理,運往黑龍江、吉林、遼寧等地區時,容易出現芋頭結冰以及加熱后芋頭軟塌、口感變差的情況。
此外,銷售環節依然高度依賴傳統線下零售模式的不確定性也遏制著當地農民的種植積極性和荔浦芋頭的發展。
經過市場調研,龍啟強決定探索一條有些冒險的新路:到電商平臺拓展銷路。2016年,他與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創業,從最初日均幾十單到日銷3000單,只用了兩年時間。
“目前,拼多多等電商平臺的銷量已占到公司總銷量的90%”,龍啟強表示,線下批發都是現款現貨,單量很少。電商渠道起量快、銷量大且穩定。
目前,生意愈發紅火的龍啟強定下了年銷售額再上一個臺階的新目標,在當前的產業基礎上,通過深加工提升芋頭附加值,同時繼續擴大產能,實現銷售額穩定增長。
這是一個荔浦芋頭搭上電商順風車的故事,眾多農戶不再僅僅依靠朋友圈帶貨或運輸到景區、市場售賣。同時,以拼多多為代表的新電商平臺創造的“產消對接”模式,省去大量中間環節,不僅為消費者們送去正宗、平價的荔浦芋頭,也為品質農貨帶來了更多曝光。
從粗加工到深加工荔浦“芋”見財富
荔浦芋又稱“檳榔芋”,清朝被列為廣西首選貢品。2005年,荔浦芋入選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如今,荔浦芋在深加工上逐漸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在荔浦市,圍繞芋頭產業,當地正依托電商平臺形成一種全新的產業分工: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做電商;四五十歲的中青年人搞種植和加工貿易;六七十歲的老人則發揮余熱,用數十年的種植經驗提供粗加工領域的指導意見。這些投身芋頭產業的“新農人”,不少能在銷售旺季月薪過萬。
▲圖為夕陽下的廣西荔浦芋綠色生產基地。何淞熒|攝
好收益,加上政府的好政策,近兩年來,荔浦芋頭的種植面積逐年增加,農戶的種植熱情愈發高漲,進而帶動了不少村鄉、合作社的發展,也為當地群眾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
荔浦市馬嶺村民陶新梅曾在廣東打工,聽說家鄉的芋頭產業正在經歷一場“蛻變”,在外闖蕩的她決定回家。如今,陶新梅一邊種植家里的12畝芋頭,一邊在農閑時兼任芋口福公司的分揀員,收入水平在當地已不算低。更重要的是,這份工作離家近,她能照顧到家里的老人。
李趙明也是馬嶺的一名農民,不同于新手陶新梅,他已侍弄芋頭超過15年。目前,李趙明種植的十幾畝芋頭產量不錯,每畝芋頭能帶來一萬多元的收入。
在芋口福公司的倉庫內,除了粗加工,還有專門用于深加工的流水線。在這里,工人們會將清洗好的芋頭放在削片機上去除外皮,隨后送入無菌車間,由專人切割成塊后送入零下三十五攝氏度的冷庫中。處理好的芋頭將被加工成奶茶店常用的小料芋泥、獨立包裝的芋頭片等產品。這些芋頭加工品,香氣濃郁、口感粉糯,在眾多商家看來都屬于“上等貨”,一經上架馬上就會被采購一空。
“荔浦市從乾隆年間就開始種植芋頭,擁有豐富的選育、種植、采摘經驗。”廣西桂林荔浦市名特優農產品協會常務副會長吳榮才告訴記者,荔浦市地處北回歸線北側,屬于中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種植出來的芋頭粉、糯、香、甜,頗受廣大群眾的喜愛。
在吳榮才看來,荔浦芋頭與生俱來的風味是一把“利劍”,只要做好品控,將來無論在深加工還是粗加工環節,都能從眾多農產品中脫穎而出。
Q&A:
記者:現在的生活相比過去有何變化?
荔浦市馬嶺村民陶新梅:現在我不用去廣東打工了,在家種植芋頭,再通過電商平臺銷售。12畝芋頭每年都能給我帶來不少收入。離家近一些,我可以更好地照顧老人。
▲圖為接受采訪的荔浦市馬嶺村民陶新梅。何淞熒|攝
記者:現在種植芋頭和以前有什么不同?
荔浦市馬嶺村民陶新梅:現在,種植面積大一些的地方已采用無人機噴灑農藥了,相比于以前依靠人工,效率高了許多。而且,我們目前采用更加綠色環保的種植方式,盡量保護土壤,保護生態環境。
記者:回到家鄉后,你對未來有什么期望嗎?
荔浦市馬嶺村民陶新梅:我希望電商平臺能讓農戶與消費者之間的溝通更順暢,能將荔浦芋頭送到更多人手上,讓更多人品嘗到我們荔浦市甘香粉糯的源頭好芋,也希望大家的收入越來越高,可以開開心心地過個好年。
標簽: 荔浦芋頭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張藝謀新片官宣定檔(引題)《滿江紅》定檔大年初一(主題)今晚報訊(記者丁曉晨)張藝謀新片《滿江紅》昨日發布定檔預告,官宣2023
2022-12-28 16:36
原標題:難忘的2022十大流行語新民晚報訊(記者徐翌晟)2022《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語昨天公布,分別是:踔厲奮發、勇毅前行,中國式現代化,新
2022-12-28 16:50
原標題:《護衛者》中飾演基層派出所女所長(引題)王媛可:表演細節源自真人真事(主題)今晚報記者劉桂芳正在江蘇衛視熱播的現實主義題材劇
2022-12-28 16:56
原標題:豫園燈會昨晚亮燈(引題)赴山海奇豫賞燈火暖心(主題)新民晚報記者楊玉紅昨晚,隨著豫園中心廣場“玉兔東升、鯤鵬萬里”的主燈組點
2022-12-28 15:36
原標題:吉格爾與空山基雙人展首次亮相中國(主題)為觀眾帶來對明日世界的多維度想象(副題)北京青年報記者王磊近日,北京UCCA尤倫斯當代藝
2022-12-28 15:46
原標題:國交奏響“2023”北京晚報訊(記者高倩)鮮紅的綢緞與花環裝點出熱烈的節慶氛圍,“2023新年音樂會”的字樣懸掛在舞臺中央。昨晚,北
2022-12-28 15:44
原標題:《縣委大院》為何沒成爆款北京晚報記者李夏至講述縣鄉一線機關工作和生活日常的現實題材劇《縣委大院》二輪開播。劇集自一輪開始就備
2022-12-28 15:39
原標題:“創作更多唱得響、傳得開、立得住的作品”(主題)重慶2022年國家級新聞和文藝獎項獲獎單位代表談體會(副題)12月26日晚,2022年“
2022-12-28 15:43
原標題:京劇名家王艷明年2月登臺天津大劇院(引題)梅派名劇唱響古今傳奇故事(主題)今晚報訊(記者王洋)記者自天津京劇院獲悉,國家一級演
2022-12-28 13:36
原標題:本市自然博物館元旦推新展(引題)“本草健康”發掘生活趣味(主題)今晚報訊(記者高爽)記者從天津自然博物館獲悉,全新主題的“本
2022-12-28 13:56
2022花地文學榜年度盛典舉行憑《一日三秋》獲殊榮(引題)劉震云榮膺“年度致敬作家”(主題)今晚報訊(記者高麗)2022花地文學榜年度盛典日
2022-12-28 13:35
原標題:千年《瑪納斯》煥新演繹“飛入尋常百姓家”作者:茍繼鵬在位于新疆西南部阿圖什市的克州歌舞團排練廳里,鼓點鏗鏘,庫姆孜(柯爾克孜族
2022-12-28 13:51
原標題:在“平平無奇”里加點趣味性校園青春劇以輕喜治愈惹人愛齊魯晚報記者宋說已經過了“夏至未至”的畢業季,熒屏上的校園題材輕喜劇卻依
2022-12-28 13:38
原標題:“迎新春親子共讀經典”活動開啟天津日報訊(記者仇宇浩)新春到來之際,為傳承傳統文化,倡揚時代新風,以誦讀致敬經典,用聲音傳遞
2022-12-28 09:38
原標題:“戲劇之夜”線上連映四部經典劇目北京日報訊(記者李俐)作為第六屆老舍戲劇節的核心及收尾活動,“戲劇之夜”今日線上限時免費放映
2022-12-28 09:32
原標題:廣電總局:加強網絡微短劇管理北京日報訊(記者邱偉)昨天,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網絡微短劇管理實施創作提升計劃有
2022-12-28 09:55
原標題:北京推出微度假推動文旅消費人民日報北京12月27日電(記者潘俊強)為提前營造元旦、春節的消費氛圍,激發消費潛力,促進文旅消費恢復
2022-12-28 09:44
原標題:視障越劇愛好者走進綜藝節目讓觀眾感受熱愛的力量北京青年報記者祖薇薇“給我一方舞臺不需要同情分”2022年,陳艷萍迎來她20年來最沒
2022-12-28 09:52
原標題:云南大型跨年雜技秀新年首演啟動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黃榆由太陽馬戲團原班人馬打造,云南省雜技團全明星陣容出演的“SUM巔峰大型雜技
2022-12-28 05:34
原標題:從東北到西北,錫伯族傳統文化何以在新疆有序傳承?中新網烏魯木齊12月27日電(茍繼鵬)200余年前,四千余錫伯人從東北西遷至西北的伊
2022-12-27 16:43
原標題:年終回首:2022劇集,以“新語態”呈現新魅力中新網北京12月27日電(記者高凱)2022年的最后一頁即將翻過,縱觀這一年的劇集表現,不
2022-12-27 15:34
原標題:年底扎堆多平臺播出,引發關注(引題)港劇式微但不斷求新(主題)齊魯晚報記者師文靜港劇《法證先鋒5》完結不久,緊接著《廉政狙擊》
2022-12-27 15:54
原標題:湖北完成長江文物資源調查工作中新網武漢12月27日電(梁婷袁青竹)記者27日從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獲悉,由湖北省文物事業發展中心作為
2022-12-27 15:39
原標題:國家廣電總局開展“小程序”類網絡微短劇專項整治中新網12月27日電針對新興的“小程序”類網絡微短劇利用技術手段脫離監管等問題,國
2022-12-27 14:35
原標題:《阿凡達2》:如此老套為何又如此好看?12月16日,電影《阿凡達:水之道》(簡稱《阿凡達2》)正式在中國上映。據貓眼專業版數據,該片
2022-12-27 1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