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即時 > 正文

環球微資訊!有人賺 有人虧 數字零售“三巨頭”的2022年

時間:2022-12-28 15:48:55    來源:網經社    

導讀:2022年這一年,數字零售“三巨頭”阿里、京東、拼多多相對務實低調,其他電商如唯品會、抖音電商、快手電商等各自為戰,處于蟄伏期的他們在等待著新突破。(詳見網經社專題:存量時代 各自為陣 2022年數字零售“三巨頭”復盤www.100ec.cn/zt/2022szlssjtfp)

出品|網經社網絡零售部


(相關資料圖)

作者|網經社電商商務研究中心莫岱青

審稿|舒舒

題圖|網經社圖庫

面對往年熱鬧的618、雙11、雙12,今年頭部電商冷淡了許多。阿里、京東甚至破天荒地首次未公布GMV數據。雙12更是成為“雞肋”無聲無息,反而是壓軸登場的年貨節,頭部電商顯得高調起來。

同時,頭部電商更加注重降本增效,從縮減人力成本和運營開支處入手。阿里、京東、拼多多在營銷費用上大大縮減,同時在人員數量上也進行縮減。

數字零售市場已經進入存量時代,這一年我們比較清楚的看到阿里、京東在進行戰略收縮,拼多多仍在擴張。另外從頭部電商的也能窺探出行業其他電商的生存態勢。

1、告別“卷”增長

阿里巴巴三季度營收2071.76億元,同比增長3%,第一季度增長為8.89%,第二季度降0.09%。前三季度總營收為6168.26億元,同比僅增3.9%。

京東集團第三季度營收2435.4億元,同比增長11.4%,此前兩個季度的增長分別為18%與5.4%。前三季度京東營收為7507億元,同比增11.1%。

而拼多多營收增速仍然高位,三季度增長65%,此前兩季度分別增長7%和36.42%。前三季度營收907.38億元,同比增長35.98%。

從前三季度財報數據來看,阿里、京東增長呈現“低增速”態勢。拼多多由于其體量與前兩種有差距,因此還有較大空間。但不可否認的是國內數字零售電商市場已進入存量時期,告別“卷”增長率的時代,轉而紛紛扎堆躍入如何保持高質量增長之中。自疫情影響以來,消費者更注重在日常消費品上的囤積,這樣一來對于頭部平臺來說想要撬動消費者的錢袋就不容易了。

2、兩家賺 一家虧

京東三季度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60億元,基于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100億元(約合14億美元),而上年同期凈利潤為50億元。京東到三季度凈利潤共為74億元。

拼多多三季度歸屬于普通股東的凈利潤為105.886億元,較2021年同期的16.64億元增長546%。截止到三季度拼多多凈利潤為220.846億元。

三季度,阿里巴巴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虧損為205.61億元,而2021年同期的凈利潤為33.77億元。截止到2022年9月30日,阿里巴巴凈虧超140億元。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零售部主任、高級分析師莫岱青認為,經營利潤的天量釋放是京東財報的特點。這主要體現在兩方面:無死角控費以及新業務的大幅扭虧。自2021年二季度以來,拼多多已經連續六季度實現盈利。日益豐富的商家活動以及農業科研、底層基礎投入,正成為拼多多的優勢和潛在增長點。

反觀阿里,凈利潤呈現負增長趨勢。其中新業務淘特和淘菜菜是中國零售市場業務矩陣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新業務的虧損或許還要持續一段時間,對阿里的凈利潤造成直接影響。

3、有人降本增效 有人繼續投入

今年以來,京東、阿里在開展 “降本增效”策略。

今年三季度,阿里的市場營銷費用縮減到223.59億元,去年同期為288.57億元,同比下滑22.5%。二季度阿里巴巴在營銷費用上投入255.8億元,同比下降5.4%。截至9月30日,阿里巴巴員工總數為243903人,較上季度減少1797人,比年初減少15413人。

三季度,京東總支出費用275.35億,同比下跌3%,環比則下降了14.3%。京東在產品銷售收入比去年同期多110億元的情況下,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在Q3也同比減了6億元,其中管理費用更是減少14%。

另外京喜拼拼從6月開始大面積撤店,原來在20多個省份展開業務,目前還剩下北京、山東、河南、湖北。11月底,京東旗下生鮮超市七鮮開始收縮、僅保留京津冀、大灣區重點區域運營。

2021年前三個季度,拼多多就開始對營銷費用進行控制,連續三個季度環比下降。而四季度營銷費用同比下降23%。2022年一季度也同比下降14%。二季度營銷費用為113.4億元,占收入的比例從去年同期的45%降到36%。三季度拼多多銷售及營銷費用為140.5億元,去年同期為100.5億元,繼續攀升。總體而言,拼多多在繼續加大投入。同時,拼多多發力海外市場,旗下跨境電商平臺Temu同時上線美國、中國香港、新加坡、中國臺灣、加拿大等境外市場。

莫岱青表示,降本增效是電商企業普遍采取的策略,各家更加關注整體業務的可持續發展,把資金用到關鍵之處。對于阿里、京東、拼多多這三家電商來不僅要面對來自抖音、快手的壓力,也要面對唯品會、達達集團等的競爭,在這樣的情況下在維穩自己的基盤同時,需要不斷地創新以迎接挑戰。

4、三家術有專攻

阿里賺錢能力下滑較為明顯,更加注重提升抗風險能力。對于營收規模、盈利能力、用戶規模處于上風的阿里來說,更重要的是穩大盤、幫助商家獲取增長,在增長趨緩情況下,推動電商以外具有一定增長空間業務的發展,阿里海外業和淘特較為突出。阿里云也承載了較大的期待.阿里在技術方面的驅動日益明顯。

3月,京東物流開通兩條洲際航線,分別是中國香港到巴西圣保羅,和河南鄭州到德國科隆,通過加強海外倉儲和干線網絡布局,為更多國際品牌和客戶提供海外和跨境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

在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陳虎東看來,京東物流的基礎設施在多年的建設中,柔性應對和應急管理做的比較到位,整體基礎設施的敏捷度較高,這也在此次疫情中,通過其參與的抗疫保供中體現出來。供應鏈的整體協同性其實是衡量一個供應鏈效率唯一指標,所以京東物流的發展,還是大有可期的。

作為起家于下沉市場的電商平臺,拼多多找到差異化路線,長期以來重投農業領域,并連續投入百億利潤設立“百億農研”專項。通過強調農業戰略,減營銷、重投研發和農產品物流,拼多多在新發展路徑上持續深耕。作為起家于農產品的電商平臺,拼多多過去幾個季度也加大對農產品運輸、物流和倉儲等基礎設施的投入,大幅提高了農產品上行的規模和效率。

5、“三巨頭”面臨挑戰

從目前的市場環境來看,電商“三巨頭”所面臨的壓力不小。莊帥表示,拼多多的挑戰來自于內容電商平臺(抖快)在直播電商的基礎上加大貨架商城的投入,另外,視頻號直播電商對拼多多也有一定的影響,且阿里和京東也將持續拓展下沉市場。其次是拼多多的盈利模式過于單一,需要快速調整盈利結構應對營收增長降低的風險。

同時,莊帥還也指出,阿里面臨的挑戰在于:首先,消費者的需求多樣化,所以產品結構、品類結構也要不斷進行調整;其次,因為業務越來越多,所以組織和文化需要去強化,需要在保持開放多元的體系下,更加統一的文化輸出和價值觀來保證它的持續增長。再次,在競爭環境下面要強化自己的優勢,找到差異化,來提升自己的競爭力,這很重要。最后在國內營收增長乏力背景下,需要去拓展全球化的業務。

“對于京東而言,該季度京東的營收表現還算比較不錯的,等于在現在的這個大的經濟環境下,京東的增長壓力還是在的。接下來京東要繼續增長的話,要在幾個方面去尋求增量,一是下沉市場,還是需要繼續再去努力,去獲得更多的用戶和更多的轉化;二是在品類和品牌的招商上,這里還有很多的空間,特別是開放平臺的這個拓展;三是在線下的即時零售業務,也有很大的增長空間可以去增長;四是供應鏈服務,這個服務輸出或者運營,或者對接,像B站開展電商、小紅書開展電商等都可以繼續在強化這些合作;五是在直播上發力,這個也是京東的一些增長的空間。”莊帥說道。

6、尾聲:殊途同歸

我們可以看到數字零售“三巨頭”各有千秋,卻又殊途同歸:阿里著力發力新業務,淘特、淘菜菜以后來者身份闖入賽道;京東著眼供應鏈、物流科技,用技術為自身賦能;拼多多持續深耕農業、注重研發投入,從農業中來,又向農業中去。(如果您是業內人士,歡迎合作咨詢加微信modaiqing166,請務必備注單位+姓名+職務)

標簽: 阿里巴巴 降本增效 同比增長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