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從東北到西北,錫伯族傳統文化何以在新疆有序傳承?
中新網烏魯木齊12月27日電(茍繼鵬)200余年前,四千余錫伯人從東北西遷至西北的伊犁河谷,并在此繁衍生息至今。近日,記者探訪了生活在新疆伊犁的錫伯族民眾,感受了錫伯族刺繡、歌舞、弓箭制作等傳統文化在當地傳承與保護的現狀。
(資料圖)
橫跨萬里的西遷
記者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以下簡稱“察縣”)的錫伯族西遷歷史紀念館里,詳細了解了這段200多年前的西遷壯舉。
清朝平定準噶爾叛亂之后,設伊犁將軍統轄天山南北。為加強對西北邊疆的管理,清政府從關內抽調兵力補充邊防。據史料記載,1764年,清政府從盛京所屬的沈陽等十五處,抽調錫伯士兵1000余名、連同3200名眷屬組成錫伯營,遷到新疆伊犁一帶屯墾戍邊。
據當地錫伯族民眾介紹,18世紀中葉,他們的祖先從沈陽浩浩蕩蕩出發,經過一年多的艱苦跋涉,行程一萬余里,最終抵達今天的伊犁,并在此安家落戶。
時至今日,生活在當地的錫伯民眾會在每年的農歷四月十八日舉行重大活動,以紀念祖先的英雄業績,這一天也成為新疆錫伯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西遷節。2006年,新疆錫伯族西遷節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錫伯族傳統文化后繼有人
“我和我的父親都是制作錫伯族傳統弓箭的手藝人,我想把傳統的東西用先進的方式推廣出去。”察縣90后錫伯族傳統弓箭制作手工藝人趙虎說,每一次制作弓箭的過程中,都能感受到錫伯族祖祖輩輩留下來的智慧。
錫伯族尚武,很多如趙虎一般的錫伯族小伙自小酷愛射箭,察縣也被譽為“中國箭鄉”。記者在察縣錫伯古城的弓箭博物館見到趙虎時,他正在制作弓箭袋。如今,錫伯族傳統弓箭制作技藝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年輕的趙虎也希望盡自己所能,讓更多人了解錫伯族的傳統弓箭。他制作的弓箭等產品,還通過電商銷售到全國各地。
錫伯族刺繡是代表本民族手工藝的又一項重要技藝。錫伯族女孩自懂事起就會學習刺繡手藝。扎小玉是伊犁州霍爾果斯市伊車嘎善錫伯鄉刺繡合作社的負責人,記者在她的刺繡合作社里看到,服裝、頭巾、枕套、荷包等錫伯族刺繡產品琳瑯滿目,色澤艷麗。
多年來扎小玉一直執著于錫伯族刺繡的發展與傳承。“從手繡到機繡,一路走來,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把我們錫伯族刺繡傳承下去,推廣出去。”扎小玉一邊忙著手里的繡活,一邊對記者說。
生活在伊犁河谷的錫伯族人,至今相對完好地保存著錫伯族的語言文字、民間歌舞、飲食文化、服飾刺繡、體育娛樂等傳統文化,其中有不少已被列入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后繼有人。
錫伯族傳統文化得到有序傳承
錫伯族傳統文化之所以在新疆有序傳承,得益于我國民族區域自治的偉大實踐。新疆和平解放后,民族區域自治的各項政策逐步得到落實,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是中國唯一以錫伯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的自治縣,霍爾果斯市伊車嘎善錫伯鄉是中國第一個民族鄉。如今,生活在上述兩地的錫伯族人每逢佳節,都會開展各種富有本民族文化特色的活動。截至目前,新疆還成功申報了150余項與錫伯族傳統文化相關的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并積極發掘和培養傳承人。
據統計,中國現有錫伯族人口19萬余人,主要分布在遼寧、吉林,和新疆伊犁州等地。在新疆伊犁河谷生活著4萬多錫伯族人,他們主要分布在察縣、霍城、鞏留等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從東北到西北,錫伯族傳統文化何以在新疆有序傳承?中新網烏魯木齊12月27日電(茍繼鵬)200余年前,四千余錫伯人從東北西遷至西北的伊
2022-12-27 16:43
原標題:年終回首:2022劇集,以“新語態”呈現新魅力中新網北京12月27日電(記者高凱)2022年的最后一頁即將翻過,縱觀這一年的劇集表現,不
2022-12-27 15:34
原標題:年底扎堆多平臺播出,引發關注(引題)港劇式微但不斷求新(主題)齊魯晚報記者師文靜港劇《法證先鋒5》完結不久,緊接著《廉政狙擊》
2022-12-27 15:54
原標題:湖北完成長江文物資源調查工作中新網武漢12月27日電(梁婷袁青竹)記者27日從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獲悉,由湖北省文物事業發展中心作為
2022-12-27 15:39
原標題:國家廣電總局開展“小程序”類網絡微短劇專項整治中新網12月27日電針對新興的“小程序”類網絡微短劇利用技術手段脫離監管等問題,國
2022-12-27 14:35
原標題:《阿凡達2》:如此老套為何又如此好看?12月16日,電影《阿凡達:水之道》(簡稱《阿凡達2》)正式在中國上映。據貓眼專業版數據,該片
2022-12-27 14:55
原標題:好久不見梅婷再見演技很“瘋狂”齊魯晚報記者宋說近日播出的懸疑網劇《回來的女兒》,故事一開場就以滿滿的戲劇沖突,抓住了觀眾眼球
2022-12-27 14:35
原標題:山東東營提升公共圖書服務水平人民日報東營12月26日電(記者王沛)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西城商業中心24小時“紅領幸福·城市書房”安靜
2022-12-27 13:50
原標題:2023年“歡樂春節”將啟吉祥物發布新華社北京12月26日電(記者周瑋、徐壯)記者從26日舉行的2023年“歡樂春節”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
2022-12-27 13:34
原標題:剪紙迎新年非遺續傳承12月26日,黔西市剪紙非遺傳承人岳紅霞(左)帶領學生在黔西市文化館工作室進行迎新年剪紙創作。新年臨近,貴州
2022-12-27 13:43
原標題:跨界玩話劇,可行?今年說起話劇界的熱點事件,避不開德云社版《窩頭會館》的上演。該劇由劉恒編劇、張國立執導、德云社一眾相聲演員
2022-12-27 13:38
原標題:導演李路:影視化初心是整個劇的靈魂繼《人民的名義》《巡回檢察組》,李路導演的又一部現實主義題材作品《人世間》在銀屏熱播后,迅
2022-12-27 13:50
原標題:第六屆中國紡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大會在河北高陽開幕中新網保定12月27日電(呂子豪徐巧明)26日晚,以“構建紡織非遺城鄉融合發展生態圈
2022-12-27 11:32
原標題:如何提供更多優秀文化產品?“歡樂春節”給出中國答案中新網北京12月26日電(記者王詩堯)12月26日下午,2023年“歡樂春節”新聞發布
2022-12-27 10:53
原標題:《護衛者》中飾演基層民警(引題)王櫟鑫:我和角色一起成長(主題)今晚報記者劉桂芳現實主義題材劇《護衛者》正在江蘇衛視熱播。劇
2022-12-27 10:47
原標題:2023年“歡樂春節”活動將啟動人民日報北京12月26日電(記者鄭海鷗)26日,2023年“歡樂春節”新聞發布會在京舉辦。2023年“歡樂春節
2022-12-27 10:42
原標題:中國電影市場經歷嚴峻考驗電影人以光影作畫帶來期盼(引題)2022,我們依然相信電影(主題)北京青年報記者肖揚2022文藝真心話開篇語2
2022-12-27 09:40
“護文化遺產彰時代新義”原標題:編排新劇、設計文創、運用新技術(引題)騰沖皮影戲煥發新生機(主題)人民日報記者葉傳增?核心閱讀云南省
2022-12-27 08:34
原標題:暢游千年風雅宋通往未來元宇宙(引題)杭州文博會再掀“數智文化”新浪潮(主題)記者厲瑋在數智革新這條賽道上,杭州一直是“領跑者
2022-12-27 07:51
原標題:“鄖縣人”3號頭骨化石順利完成提取進入后續研究環節日前,記者從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獲悉,經過學堂梁子遺址考古團隊數月奮戰,“鄖縣
2022-12-26 16:48
原標題:脫口秀行業發倡議書規范發展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車輝日前,在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的指導下,笑果文化、單立人喜劇、笑嘛喜劇等來自全國各
2022-12-26 16:48
原標題:明年日歷書有啥新花樣(主題)傳統文化成內容主流(副題)新民晚報記者徐翌晟臨近歲末,新桃換舊符,日歷書作為新年新歲的“必更品”
2022-12-26 15:48
原標題:12月總票房已破10億元(引題)“阿凡達”引領電影市場復蘇(主題)今晚報訊(記者丁曉晨)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2022年12月總
2022-12-26 15:44
原標題:黃綺珊“除了音樂,我一無所有”新民晚報記者朱光時至今日,依然在舉辦全國巡演的歌手寥寥,黃綺珊就是其中之一。她兩個月里來了兩次
2022-12-26 15:33
原標題:王世貞全集再出重磅(引題)《弇州山人四部稿》出版(主題)解放日報訊(記者施晨露)前天,上海交通大學、太倉市政府與上海古籍出版
2022-12-26 1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