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即時 > 正文

直播電商的隱秘巨頭 已經簽約10萬主播達人|全球熱頭條

時間:2023-03-14 09:48:43    來源:網經社    

1無憂傳媒簽約藝人超過10萬人

萬萬沒想到,一家直播機構居然可以擁有這么多主播。


(相關資料圖)

近日,國內頭部MCN機構無憂傳媒發布2022年度社會責任報告。

報告指出,2022年,無憂傳媒簽約藝人超過10萬人,全約優質藝人5000+。無憂傳媒公司全職員工近3000人。浙江總部,新增就業就超過400人,半數以上是應屆大學畢業生。

這個驚人的數字無疑再次印證了那句話,“抖音網紅千千萬,無憂傳媒占一半”。

無憂傳媒號稱抖音第一大網紅機構,3000+合作品牌、18億全網粉絲量,旗下網紅從顏值博主到搞笑大咖,樣樣不缺。

超過10萬名主播藝人,證明了上述言論并非空穴來風。如此龐大的達人群體,其中不乏現象級網紅主播。

最典型的要數去年全網爆火,巔峰期一天漲粉一千萬的劉畊宏,還有刷新抖音電商直播間帶貨記錄的廣東夫婦,這兩大網紅背后的推手就是無憂傳媒。

圖源:無憂傳媒

最近一段時間,直播間里又爆火一位大明星。曾經“萬人嫌”的張大大,在短短一周時間內,實現了口碑反轉,同樣,無憂傳媒是重要推動者。

對于直播電商行內人來說,無憂傳媒早就是當之無愧的直播大廠,但在公眾層面,這家坐擁10萬達人主播的網紅機構,稱得上是一家隱秘巨頭。

官網顯示,無憂傳媒2016年正式注冊成立,創始人雷彬藝曾任職于YY直播。

2017年,無憂傳媒同時發力直播、短視頻和電商三大板塊,首次涉足淘寶直播,2018年無憂進軍抖音直播,隨后抖音成為無憂傳媒的主戰場,當年12月,無憂傳媒成為抖音MCN機構月榜第一名。

隨后,無憂傳媒進入高速發展期,簽約藝人數量暴增,憑借著多年的布局,當下無憂傳媒已實現“直播+短視頻+電商”的業務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在無憂傳媒逐漸奔向行業頭部的時候,整個直播行業先后迎來了數以萬計的直播公司、網紅機構。

來自艾媒咨詢的調研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MCN機構數量超30000家,預計2022年MCN機構數量超40000家。

尤其是網紅經濟、直播電商的持續崛起,使MCN機構的服務需求持續增長,吸引了更多的MCN機構進入。

我們真正想知道的是,無憂傳媒是如何在40000家直播機構中脫穎而出的?

2 怎么做到的?

一定要給無憂傳媒的成功經歷貼上一個核心原因的話,“相信人的力量”是關鍵因素。

先說創始人雷彬藝,這是一位典型的80后理工男,本人非常低調,干事頗有想法且雷厲風行,大學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電氣工程專業。

雷彬藝

在大學期間雷彬藝曾創立過一個名叫“同齡人”的影視交流論壇,巔峰時期論壇注冊人數達到三百萬,可以說為后來他加入直播內容賽道,埋下一個小小的伏筆。

2014年雷彬藝加入YY娛樂,第一次接觸到了網絡直播這一新形式。此時行業內已經形成了一條由主播+公會+平臺構成的完整產業鏈。

對于大眾來說,對于產業鏈的兩端:主播和平臺,往往十分熟知,但是對于二者之間的“公會”卻并不是了解。

這之中蘊藏的商機,被雷彬藝看到了。

2016年,直播行業進入千播大戰階段,無憂傳媒也順勢成立。他們首次選擇的平臺,是微博直播。在這個相對規模不大的平臺上,雷彬藝積累了成熟的短視頻、直播網紅孵化等經驗,半年內就做到平臺第一,為后來的多平臺突破埋下種子。

故事講到這,人的力量更多指創始人的力量:雷彬藝對商機的敏銳嗅覺,是無憂傳媒脫穎而出的基礎。

而更重要的是,直播電商、網紅經濟,本質上是一個以“人”為中心的行業。各色網紅、主播、藝人,如何發揮出不同“人”的力量、放大影響力,是無憂傳媒成功的關鍵。

典型的例子有二,第一,無憂傳媒有一個使命是“讓大家在追夢路上不餓肚子”,這樣才能無憂的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

基于此,在直播這個人員流動率極高的行業里,無憂傳媒的簽約主播很少有人選擇跳槽,人心的穩定,為無憂傳媒的長久發展提供了保障。

第二個例子是劉畊宏。在此前采訪中,雷彬藝表示簽約劉畊宏時“眼前一亮”,因為劉畊宏獨特的人生經歷和處事態度:出道多年、有知名度、夫妻恩愛、堅持健身和推廣健身三十年,非常專業。

劉畊宏本人愿意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在他爆火的歷程中,專業和專注,一直是他吸引粉絲的核心關鍵詞。

在這個過程中,無憂傳媒做的更多是“放大”和長線運營,放大主播本身的特色,看重長線運營,而不是短期紅利。

為了持續找到更多不同的人,不同特色的人,無憂傳媒有兩個方法論,第一是精準的篩選機制,第二是,全領域大撒網。

比如無憂傳媒簽約有5個參評標準:顏值,才藝,情商,訴求,人品。通過五個維度對潛在的簽約對象進行綜合考察,核心目的,就是發現“人”;全領域大撒網指的是無憂傳媒10萬級別的達人數量和短視頻、直播、電商的全域布局。

這套機制,本質上還是更好的發掘“人”,放大達人自身的力量。

講到這里,無憂傳媒之所以擁有10萬主播藝人的原因就清楚了。但是有趣的是,針對無憂傳媒的這種擴張模式,行業中還有更多不同的聲音。

比如“幾個大網紅養一整個公司”、“空有規模,沒有銷量”。

在這類聲音中,同樣也喜歡用劉畊宏作為案例,從100萬粉漲到7000萬粉的劉畊宏馬,幾乎被所有直播電商行業人士看好,但是選擇走長線運營策略的無憂傳媒,并沒有和劉耕宏大規模進軍直播帶貨賽道。

隨后,劉畊宏的熱度也不出意外的滑落。

取代劉畊宏熱度的,是來自東方甄選直播間的董宇輝、俞敏洪等人,他們的主營業務并不是達人運營,正是直播帶貨。

綜合來看,這其實是“人的力量”的另一面,在這個網紅速朽的時代,“5分鐘原則“才是大多數人的縮影,要逆潮流而動,走長線運營的路線,難度很高。

用戶會迅速被新面孔、新人、新事所吸引。

而在劉畊宏之后,無憂傳媒意識到業務的重點方向,開始在電商領域加大力度。

2022年雙11,無憂傳媒核心IP廣東夫婦,創下單場帶貨7.3億元的抖音平臺新紀錄,第二梯隊的帶貨主播也開始崛起,小熊出沒賣了6800萬,多余和毛毛姐雙11賣了5000多萬。

放眼望去,相較于無憂傳媒的10萬主播藝人大軍,很多頭部直播電商機構開始在賣貨的路上,越走越遠。

直播電商的故事,也越來越豐富。

3MCN機構的天花板在哪里?

直播電商崛起的速度太快了,一個又一個造富神話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追風者。MCN水漲船高,數量急劇增加。

同時伴隨而來的是內卷化競爭下的迅速洗牌,這一點在大主播面前變得尤為關鍵。

為了提升競爭實力和抵抗風險的能力,團隊化作戰的MCN機構,成為更多主播達人的首選。

所以,原本隱匿在主播背后的MCN 機構逐漸走到臺前和聚光燈下,像大型互聯網科技公司一樣,正規化、集團化發展。

由此也帶來的新的問題,這么多公司、這么多主播的搶食,直播機構的天花板,似乎也逐漸觸摸到了。

如何突破直播電商和直播機構的天花板?

無憂傳媒就給我們帶來不少值得借鑒的地方。

首先,最關鍵的問題是,直播電商機構在持續擴大規模、集團化、規范化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大公司病,通常表現為管理架構的復雜和運營效率的降低。

目前,無憂的員工數量已經達到3000人,公司員工越來越多、組織越來越復雜,怎么避免大公司病、避免高管和員工的懈怠,怎么提高人效、保持戰斗力,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這并不是一家的難題,在上市公司遙望科技,以及交個朋友中,也遇到類似的問題。遙望科技創始人謝如棟在公司內部信中的痛批,羅永浩在淘寶直播間對運營人員的怒罵,矛頭均指向管理低效。

可見,能否在規模擴張之際,持續保持高效運營和優化管理問題,是突破競爭的一大關鍵。

其次是持續挖掘新人、新內容。坐擁10萬主播藝人的無憂傳媒,顯然比在座各位更具發言權。

相較往年,2023年開年至今,實現破圈的直播新人,目前只出現了張大大這一位,在他的直播間中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劇本痕跡雖然十分明顯,但并沒有人在乎這一點。

雖然“紅人沒有辦法批量復制”,但無憂傳媒龐大的簽約數量和成熟的篩選運營機制,將復制的可能性變得很大。

挖掘和培養新人的問題,也同樣困擾著東方甄選、交個朋友,乃至李佳琦和美腕。

為此,李佳琦甚至開始籌備新的綜藝節目,名為《所有女生的主播》,核心目的是“孵化更多的李佳琦”。

還有一個關鍵的突破點,那就是多平臺布局和不同平臺的差異化競爭策略。

關于全域經營的重要性,我們已經提到太多次,典型的例子是遙望科技,實現了淘寶、抖音、快手三大平臺的跨界運營,目前已經有更多的主播和機構開始跟進這個策略。

相比全域布局,更重要的是,在不同平臺,找到不同的運營策略,這一點可以從抖音主播批量進入淘寶開直播中看出。

似乎行業中逐漸形成一種固有印象“主播在抖音漲粉,到淘寶帶貨”。雖然這種刻板印象逐漸被打破,但也可以作為不同平臺需要不同運營策略的典型例子。

針對全域經營的策略,無憂傳媒雷彬藝有一個精準的關鍵詞:“合適”,不同的機構,不同的達人都有最合適的平臺,找到他,找到合適的策略,是更保險,更高效的方案。

總的來說,在直播電商發展到今天,原本隱于幕后的MCN機構也開始爆火出圈,這證明了行業的成熟性和規范性,同時也告訴我們,行業競爭、內卷的激烈程度。

在40000家MCN機構齊聚的當下,無憂傳媒對人的重視,對主播的持續大規模挖掘,給我們帶來不少可供借鑒的經驗。但擺在這群大主播、大機構面前的問題,也逐漸浮出水面。

如何解決好上述難題,決定著MCN機構的天花板,有多高。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