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國內 > 正文

青海省市場監管系統“長江禁捕 打非斷鏈”專項行動取得明顯成效_前沿熱點

時間:2023-04-26 15:57:33    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    


(資料圖片)

長江流域禁捕是保護長江母親河和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今年是“長江禁捕、打非斷鏈”專項行動“三年強基礎”的收官之年。三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青海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始終把長江禁捕工作作為重大政治任務,緊盯“三個最大”省情定位和“三個更加重要”戰略地位,堅持將常態化監管和專項整治行動結合起來,將宣傳引導與監管執法有效銜接,落實各項“硬措施”,打好禁捕“持久戰”,確保源頭“水安全”。1個縣級市場監管部門榮獲“長江禁漁執法監管先進集體榮譽”稱號、2人獲評國家級長江禁捕先進個人稱號,為共筑長江黃河防護網提供了堅強保障和源頭擔當。

營造氛圍廣宣傳,堵源頭。牢固樹立“重宣傳、堵源頭”理念,著力營造禁漁氛圍,結合日常監管和環湖賽、青洽會等重要活動,不斷推動禁捕工作宣傳向基層、向重點區域和重點人群延伸,在廣場、車站、村居公開欄、生活小區、農貿市場、賓館酒店等重點區域通過戶外電子屏、公益宣傳畫等手段實現“長江禁捕”宣傳抬頭可見,有效督促經營戶落實主體責任。三年來共組織媒體宣傳報道117次,發放藏漢雙語宣傳冊57670份,張貼海報1540余份,發放宣傳品13855件,在全省營造了“源頭不捕、市場不賣、餐館不做、群眾不食”的良好社會氛圍。

高位推進全覆蓋,斷鏈條。自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全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爭做“中華水塔”守護人,一是緊扣“流通領域無銷售,餐飲領域無供應,所有環節無廣告”的目標,做到高起點謀劃、高站位認識、高效率推進。二是全面落實屬地責任,以農貿市場、商場超市、餐飲集中區域為重點,共出動執法人員7.1萬余人(次),檢查經營主體1.8萬家(次),檢查農貿(批發)市場8830個(次),檢查商超36750戶(次),餐飲服務單位10.5萬余戶(次),監測電商平臺(網站)3.3萬家(次),嚴格經營主體落實索證索票、進貨查驗等記錄和制度,堅持打非斷鏈、久久為功,堅決打贏長江禁捕退捕攻堅戰、持久戰。

聯合部門嚴監管,重實效。推行省、市州、縣、鄉鎮四級聯動模式,著力解決上緊下松、部門重視程度不夠等問題。一是省市場監管局成立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召集部門定期會商,組織督查督辦13次。二是強化對市州的督導檢查力度,每年2次通過現場核查、查閱臺賬、走訪群眾、抽查核驗、明察暗訪等方式對沿江流域進行全面督導考核。三是強化縣級市場監管與其他部門間的聯合執法檢查,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區域協同的監管格局,開展部門協作聯合執法、檢查等共249次。四是有機整合“護漁員”“護林員”等協助巡護人員,形成網格化禁捕管理合力,切實發揮鄉鎮、村(牧)委會等基層群眾自治組織協助監督作用,確保“禁漁令”落實落地。

沿江省份同發力,強基礎。為加強沿江省份協同防范,合力打擊非法捕撈、銷售等違法行為,果洛州發起倡議并攜手四川省阿壩州、甘肅省甘南州與青海省海南、黃南、玉樹、海西四州共同簽署三省七州長江、黃河禁捕聯合執法行動協議。從守護好綠水青山,筑牢重點水域重要生態屏障的高度出發,充分發揮各自職能作用,開展重點水域交界禁捕聯合執法行動3次,合力打擊非法捕撈及其利益鏈條的違法犯罪行為,徹底斬斷了長江源頭非法捕撈、運輸、銷售野生魚類、制售禁用漁具的地下產業鏈,有效打擊銷售長江領域非法捕撈漁獲物違法行為,切實保護好長江水生生物多樣性。(供稿:青海省市場監管局)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