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國內 > 正文

全球短訊!湖北咸寧市探索“四位一體”NQI建設新模式

時間:2023-04-26 11:57:55    來源:中國質量報    


(資料圖片)

湖北咸寧市探索“四位一體”NQI建設新模式

1+6檢測體系助推334產業集群崛起

本報訊 (龍新文 胡林紅 記者 張 華)日前,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湖北省咸寧市赤壁市市場監管局探索的“一站式監管+服務”模式,因有效助推青磚茶質量安全提檔升級創優,成功入選2022年度湖北市場監管十大品牌工作。

咸寧市素有“湖北南大門”之稱,是我國著名的桂花和溫泉之鄉。近年來,該市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形成了獨具特色的334產業集群,即3大支柱產業(大健康、食品飲料、清潔能源)、3大優勢產業(冶金建材、電子信息、裝備制造)和4大特色產業(紡織服裝、智能機電、商貿物流、農產品加工)。“為助推334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咸寧以公檢中心為主體,以質檢中心為支撐,積極探索質量基礎設施建設新模式,整合成立一個市級公檢中心和6個縣級公檢中心,布局籌建一個國家質檢中心(國家苧麻紡織產品質檢中心)和6個省級質檢中心(橋式起重機械、森工板材、黑茶產品、桂花產品、化妝品、釩產品),初步形成了覆蓋城鄉的1+6檢驗檢測網格體系,可基本滿足重點產業集群對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的需求。”咸寧市市場監管局局長王用新介紹。

2019年成立的咸寧市公檢中心已具備包括農產品、食品、藥品、化妝品、醫療器械、工業產品、室內空氣監測等領域754個產品、1402項參數的檢測能力。“2022年,我們以1+6檢測體系為技術平臺,創新組建咸寧市NQI綜合服務中心,整合集約計量、標準、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質量、品牌、人才培養、知識產權8大要素,打造質量‘一站式’服務平臺,構建‘產學研檢創’五大服務體系,推出‘五式’(對接式、跟蹤式、扶助式、打包式、上門式)線下精準服務,著力為產業集群提供個性化解決方案,形成全鏈條、全方位、全過程的‘滴灌式’服務模式。”咸寧市公檢中心黨組書記、主任吳江說,咸寧市NQI綜合服務中心成立以來,大力實施“十百千萬”服務工程,即圍繞10條特色產業鏈,確定100家龍頭企業為重點服務對象開展點對點檢驗檢測服務,為1000家規上企業提供全方位檢驗檢測技術服務,為1萬家小微企業提供技術咨詢指導,收到很好成效。

赤壁市茶產業發展歷史悠久,有“中國青磚茶之鄉”“中國米磚茶之鄉”美譽,是歐亞萬里茶道的重要起點。赤壁市公檢中心主任龍曉達介紹,該中心緊緊圍繞赤壁市政府“四個不留”(不留一家問題茶企、不留一畝問題茶園、不留一塊問題茶磚、不留一個空白數據)的茶葉質量提升工作要求,積極籌建湖北省黑茶產品質檢中心,目前已取得食品、茶產品資質認定證書(CMA),可檢測223個產品、201項參數的食品、茶及茶制品。去年3月以來,該中心以青磚茶質量安全問題為導向,成立服務型監管工作專班,駐廠對企業每一批次的原料、半成品和產品實行免費批批檢、批批查,共完成黑茶產品檢驗檢測1353批次,為茶企節約成本近千萬元。

記者近日在“中國釩業之鄉”崇陽縣采訪時了解到,正在加緊建設的湖北省釩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總面積8000平米,總投資5300.64萬元。建成后,檢測范圍將涵蓋釩殘渣、釩礦、鐵釩土、全釩液流電池用電解液4大類28個產品和95%以上的檢測參數,填補湖北省釩產品質量檢驗檢測的空白。

據悉,目前,咸寧市政府已出臺《高質量市場體系建設實施方案》,決定每年拿出2000萬元設立23項“免申即享”獎勵政策,對質量基礎設施和高質量發展指標進行獎補。同時,咸寧市市場監管局正深入推進“四位一體”(一業一院、一業一檢、一業一館、一業一站)質量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形成了“政產學研檢”為一體的特色產業發展服務模式。

《中國質量報》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