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電視劇《他是誰》研討會在京舉行|世界新資訊

時間:2023-04-26 15:39:49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相關資料圖)

原標題:電視劇《他是誰》研討會在京舉行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蘇墨

近日,由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湖北省廣播電視局聯合主辦的電視劇《他是誰》研討會在京舉行。

電視劇《他是誰》講述了刑警衛國平歷經橫跨八年追查連環兇殺案,雖然阻礙重重,卻從未放棄對兇手的追查,在與罪犯斗智斗勇的過程中堅守責任使命,堅持打擊不法勢力的故事。今天開研討會的是目的深入研討總結該劇的創作經驗,希望能為今后同類型電視劇創作提供啟示。

湖北省廣播電視局二級巡視員王平在致辭中提到,創作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是文藝工作者的職責使命,啟迪思想、滋養心靈、涵育審美、成風化人,弘揚時代精神 是文藝作品的生命之所在。電視劇《他是誰》正是這樣一部根植現實生活、映照當下、遵從藝術規律、感知人民群眾喜怒哀樂、承載正確的社會價值和意義的優秀作品,一經播出,就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電視劇項目部副主任馬駿提到《他是誰》在人物塑造、懸疑敘事以及氛圍營造方面做到了創新。同時也指出了一些遺憾和不足,觀眾對情感線鋪襯和大結局設計有不滿足,這些批評值得創作團隊認真復盤,研究改進。

出品人尹香今回憶道,《他是誰》剛播出時,外界還比較驚訝,這么大尺度的劇集竟然能夠播出?這要感謝湖北廣播電視局,他們能夠透過劇中的案件,看到這個項目的本質。刑警們為了破案,不僅要沒日沒夜地查找線索,甚至還會遭受戰友犧牲的精神重創。《他是誰》就是希望給觀眾展現刑警的日常工作和真實生活。

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楊洪濤認為《他是誰》的特點鮮明,懸念和推理是這個劇推動敘事的重要引擎,懸念是敘事藝術的一個重要修辭手法,是以刑偵為主懸疑劇成功與否的一個重要標志。在懸疑劇的視域里懸念能夠產生敘事的推動性力,敘事,緊張度和節奏感,喚起觀眾對未知世界未知人物未知事件的好奇,由此產生所謂的震驚、緊張、壓抑、恐懼等獨特的審美體驗。《他是誰》里面的陳年積案,未解之謎、莫名危機,神秘訪客等等元素,總是夠起杞觀眾的收視欲望,在好奇心的驅動下持續催更。同時,《他是誰》塑造了許多有辨識度的典型人物形象,無論是正面角色還是負面角色,人物非常有層次感,立體豐滿,演員的可塑性非常強。

北京大學融媒體中心音視頻辦主任呂帆說道,《他是誰》做到了嚴肅對待時代背景。劇中的故事發生在1996年,我國在當年正式修正了《刑事訴訟法》。 劇中多次展現了衛國平和顧開巖針對辦案方式的交鋒,這實際上是折射了中國刑偵走向科學和法治的過程。《他是誰》走出了個人英雄主義敘事,具備了反思過去的歷史格局。

最后,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副秘書長李園園總結道,《他是誰》真正打動觀眾之處,是對人民警察工作日常的細致描寫,是對平凡人物、平凡生活的真實刻畫。可以說,這是一部對現實主義創作手法進行有效探索的好劇。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