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少年歌行》成開年首部“小黑馬”,導演、總編劇等主創談創新:(引題)
(資料圖)
少年感是“新武俠”的內核(主題)
羊城晚報記者 胡廣欣
優酷獨播劇《少年歌行》播出過半,豆瓣評分從7.3分一路漲至如今的7.5分,成為2023年開年首部“小黑馬”。該劇改編自同名小說,并由原作者周木楠擔任總編劇,導演則是曾執導《琉璃》《錦衣之下》《且試天下》《大唐榮耀》等熱門古裝劇的尹濤。
在玄幻和仙俠劇大行其道的當下,武俠劇一度遇冷。但是,主打“新武俠”的《少年歌行》卻成功引發討論,“少年感”“熱血”“又爽又燃”成為彈幕里的關鍵詞。何謂“新武俠”?武俠劇如何才能重新贏得觀眾的心?近日,導演尹濤、總編劇周木楠等主創接受了記者采訪。
沒有一個角色是“工具人”
“成長”是《少年歌行》這個故事的重點。初出茅廬的少年俠客雷無桀,慕名前往江湖第一大城雪月城。他陰差陽錯卷入一場轟動整個江湖的事件,在此過程中遇上了身份成謎的客棧老板蕭瑟、雪月城大弟子唐蓮、神秘的和尚無心等人,幾位少年俠客一路相伴,共同成長。
主創人員對《少年歌行》的定位是江湖群像劇。導演尹濤說:“這部劇有一個非常龐大的世界觀,里面每個門派都有故事,每個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雖然由于篇幅關系,劇中人物的出場時間有多有少,但在原著作者兼總編劇周木楠看來,這部劇沒有一個角色是“工具人”:“我們希望呈現給觀眾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物,而不是成為主角們戀愛或者升級的踏腳石,即便是一個配角,也擁有自己的故事。我們希望打造一個有溫度、充滿希望的少年江湖,放大點來說,主角是江湖中的每一個人。”
“《少年歌行》用群像刻畫的方式,展現了年輕人從男孩到男人的成長過程。”尹濤說。在他看來,“新武俠”的“新”是以少年感為內核的,“蕭瑟與無心幫助雷無桀成為真正的少年英雄,雷無桀與無心也陪伴蕭瑟從孤單隱世到找回自我。一開始他們只是路見不平而助人脫困,慢慢地他們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達成了自我成全。這部劇反映的,是每一個少年都面臨的成長課題。”
打戲兼顧“想象力”和“真實感”
精彩的打戲也是《少年歌行》頗受觀眾贊賞的一點,大部分打戲在特效和真實動作的結合上做到可圈可點。有觀眾感嘆:“終于不再是慢鏡頭打戲了!”
周木楠介紹,《少年歌行》的設定屬于“高武低玄”領域:“按我們以前看的一些武俠劇來劃分,《少年歌行》屬于《風云雄霸天下》這類范疇,與金庸、古龍的武俠劇不一樣。《少年歌行》在特效和動作上花了很多心思,光看這兩點,這幾年的武俠劇中能達到我們這樣效果的,真的不多。”
對于兼具武俠和玄幻特點的劇集而言,在“想象力”和“真實感”之間取得平衡至關重要。對于這個難題,《少年歌行》處理得不錯,訣竅就是讓武術招式和特效嵌入到角色當中。尹濤透露:“各門各派都有自己的特點,每個人物的招數都是根據人物性格來挖掘的,觀眾會看得很舒服,相信這些武學是真實存在的。但不同于一般武俠劇偏好拳拳到肉的特點,我們在保留打戲力量感的同時,呈現方式更飄逸空靈;劇中人和特效融合,也構建出獨特的美學風格。”他用“大開大闔”來形容《少年歌行》的打戲,“比如白發仙拔劍一揮,周圍碎石紛紛飄到天空,劍氣直接劈開馬車;天女蕊出場的時候,花瓣和紅緞帶傾瀉而出,她的招式還融合了舞蹈動作,一氣呵成;唐蓮的亮相也很有意思,指尖刃一出,敵人應聲倒地,此時鏡頭拉遠,唐蓮與漫天飄雪融為一體,很有意境。”
值得一提的是,劇集的視效總監趙剛和王利明在接受采訪時透露,《少年歌行》并沒有用上特別先進的技術,“現在國內的特效技術基本就能實現導演的訴求,所以這次創新的重點還是在設計上、想法上。”這部劇的打戲贏在審美和巧思上,“傳統武俠劇給觀眾的印象普遍都有點老套和陳舊,但導演要求我們多去了解年輕觀眾的審美和喜好,所以《少年歌行》的視效更年輕化,我們做得比較快節奏、鮮亮,色彩也比較大膽。”
三觀足夠正才能“燃”起來
《少年歌行》既有漫畫感的“燃”和熱血,同時也體現了傳統武俠劇的俠氣和義氣,成功吸引了不少不怎么看武俠劇的觀眾“入坑”。尹濤說:“我們這部劇的主題,一方面是展現鮮衣怒馬的少年氣,另一方面是主角團之間的守護之義。”在他看來,要做出一部受歡迎的武俠劇,“人物有成長”和“立意三觀正”很重要,“所謂‘燃感’,一定是三觀正才能燃起來,才能打動觀眾。”
而作為原作者和總編劇,周木楠更加希望《少年歌行》能夠成為一部老少皆宜的劇集,吸引不同年齡層的觀眾:“我不太喜歡用年輕人、中年人、老年人來劃分影視劇的受眾。我是做內容的,會比較感性一點。我在書里寫的百里東君,他是《少年白馬醉春風》的主角,但他在《少年歌行》里已經40歲了,我依然覺得他是那個少年。年齡是死的,但我們的心性是活的。我覺得我爸那一輩的人看《少年歌行》,也會被里面的打斗和江湖吸引。希望每個心里有江湖的人都愛看《少年歌行》。”
回應質疑
劉學義演無心年紀偏大?
原作者:顏值和實力都配得上
小說真人化,演員的選擇是一大難題。周木楠坦言,從一開始做《少年歌行》劇版的項目前,就預料到會有觀眾不滿演員的選擇,“不管找哪個演員,都會有人不滿意”。他很認可最終劇版的演員選擇,認為他們演出了自己心中的“熱血新武俠”:“李宏毅(蕭瑟扮演者)讓人很有驚喜,敖瑞鵬(雷無桀扮演者)天生自帶少年氣,形象和演技都不錯。”
對于網友爭議最大的無心扮演者劉學義,周木楠也大贊他的表現:“劉學義30歲左右,無心按設定是17歲的少年。但他在我心目中是符合傳統審美的標準美男子長相,可以掩蓋年齡的瑕疵,而且他演得非常好。”
劇中有一場重頭戲是無心與忘憂大師的告別,賺到了不少觀眾的眼淚。忘憂大師由1985年版《濟公》扮演者游本昌飾演,周木楠稱贊劉學義“接住了這場戲”。劉學義則表示,與游本昌的對手戲讓他印象深刻:“這是無心的重頭戲。我以前經常看游老師的作品,合作時感覺激動又榮幸。特別能感受到老藝術家的功力,我在現場跟他學到了很多,包括表演的態度。”
標簽: 在他看來
上一篇:天天微動態丨“國子文脈——歷代進士文化藝術聯展”亮相故宮博物院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少年歌行》成開年首部“小黑馬”,導演、總編劇等主創談創新:(引題)少年感是“新武俠”的內核(主題)羊城晚報記者胡廣欣優酷獨
2023-01-17 09:49
原標題:“國子文脈——歷代進士文化藝術聯展”亮相故宮博物院中新網北京1月16日電(記者應妮)“國子文脈——歷代進士文化藝術聯展”16日在故宮
2023-01-17 09:53
原標題:聚焦父子情電影《父親的味道》亮相平遙國際電影展中新網晉中1月16日電(記者胡健)“我30歲那年,看了賈樟柯導演的電影,從那時候起,心
2023-01-17 09:35
原標題:文旅部門恢復受理和審批涉港澳臺營業性演出新華社北京1月16日電(記者徐壯)文化和旅游部市場管理司16日發出通知決定,自2023年2月16
2023-01-17 08:44
原標題:用心用情新意頻現!《2023年春節聯歡晚會》完成第四次彩排在“歡樂吉祥、喜氣洋洋”的主基調中,1月16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3年春
2023-01-17 08:37
原標題:春天我想對你說丨載歌載舞迎春天春節要來,怎么能少了歌舞。在四川羌族地區,村里正在組織一場群眾聯歡活動。坐上出租車,邊聊天邊向
2023-01-17 08:51
原標題:179件文物午門講述“國子文脈”北京日報訊(記者劉冕)黃庭堅草書杜甫寄賀蘭铦詩頁、范仲淹楷書道服贊卷、于謙行書題圖贊頁……故宮博
2023-01-17 08:52
原標題:劉慈欣科幻小說《三體》搬上熒屏根據作家劉慈欣同名科幻小說改編的電視劇《三體》1月15日開播。該劇由張魯一、于和偉、陳瑾、王子文、
2023-01-17 05:37
原標題:第六屆平遙國際電影展將于1月14日至19日舉辦第六屆平遙國際電影展將于1月14日至19日在山西平遙古城舉辦。來自中國、法國、意大利、葡
2023-01-17 05:33
原標題:迎新春過大年北京推出200余項文博展覽活動記者15日從北京市文物局獲悉,自1月14日起至春節期間,北京陸續推出200余項文博展覽活動,迎
2023-01-16 18:55
原標題:港劇《輕·功》聚焦“武行”(引題)主演黎耀祥:輕功是自在的人生態度(主題)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徐語楊2010年,香港電視劇《巾
2023-01-16 16:44
原標題:《月歌行》中洛寧仙子惹人愛(主題)鄭合惠子:不斷更新角色履歷表(副題)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李雨心梳著簡潔素雅的發髻,衣袂飛
2023-01-16 16:56
原標題:謝灶、開油鑊、蒸糕、洗邋遢、貼揮春辭舊迎新每天都有不同安排(引題)廣州人過年的儀式感從“小年”開始(主題)莫斯其格“歲月不肯
2023-01-16 15:48
原標題:《福爾摩斯探案全集》用文言文讀什么體驗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吳波)用文言文讀經典偵探小說《福爾摩斯探案全集》是種怎樣的體驗?
2023-01-16 15:55
原標題:國家大劇院新春演出盛宴將啟中新網北京1月16日電(記者高凱)記者16日從國家大劇院獲悉,在農歷新年即將到來之際,國家大劇院由20臺精品
2023-01-16 15:35
原標題:張藝謀春節檔電影《滿江紅》曝“大甥小舅”特輯張藝謀執導的春節檔電影《滿江紅》發布“大甥小舅”特輯,效用兵張大(沈騰飾)與親兵
2023-01-16 15:39
原標題:《雨后望月》:可能藏著李白的初戀故事馬睿《雨后望月》是唐代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這首詩寫雨后夜月升起時的景觀,緊扣“望
2023-01-16 15:42
原標題:《眾創英雄匯》第四季收官:聚焦創業前沿,呈現奮斗群像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趙亮當下,創業群體和創業模式均呈現出多元化趨勢,推動
2023-01-16 14:36
原標題:總臺2023網絡春晚播出獲贊,科技感、年輕態、時尚化成為獨特風格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趙亮2023年1月14日小年夜,總臺2023網絡春晚在央
2023-01-16 14:40
原標題:《縱有疾風起》另有一個編外“選角導演”?(引題)導演費振翔:大家都愿意和靳東合作(主題)羊城晚報記者龔衛鋒中年人經歷苦難后逆
2023-01-16 14:32
原標題:《流浪地球2》特輯揭內幕(引題)太空電梯首次在中國科幻片中亮相(主題)羊城晚報記者李麗《流浪地球2》中,太空電梯將首次在華語科
2023-01-16 14:49
原標題:都和兔子沾邊都有美好寓意(引題)博物館年味禮很有意思(主題)北京晚報訊(記者李祺瑤實習記者何蕊)茶點禮盒融合了古畫和兔首銅像
2023-01-16 14:42
原標題:李漁“無聲戲”的稗史意義李漁(1611—1680)原名仙侶,號天徒,在他后半生賣文糊口的生涯之始,改名漁,號笠翁,是清初一位毀譽參半的
2023-01-16 13:39
原標題:18組“潮兔”彩燈裝點百年弄堂文匯報訊(記者宣晶)隨著癸卯兔年的腳步臨近,位于虹口區四川北路的今潮8弄迎來了年味十足的“潮兔春禧
2023-01-16 11:33
原標題:創業題材劇激勵創新精神孫曉美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近年涌現出以《縱有疾風起》《風吹半夏》《大博弈》《大
2023-01-16 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