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專欄 > 正文

江西鷹潭余江區多措并舉抓實新階段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工作

時間:2023-01-20 14:06:45    來源:中國農網    


【資料圖】

江西省鷹潭市余江區圍繞“保健康、防重癥”工作目標,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科學精準落實“乙類乙管”各項措施,壓緊壓實農村地區疫情防控責任,建立健全農村地區疫情防控體系,切實保障農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建立健全工作機制。

一是建立專班工作機制。余江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工作,及時組建由分管副區長任組長的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工作專班,明確工作職責,實現扁平化指揮、整體化作戰、高效化運行,切實加強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工作的組織領導。二是建立網格聯系機制。充分發揮村“兩委”、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農村黨員等主力軍作用,組織動員黨員、駐村工作隊員、返鄉青年、返鄉大學生等力量,運用網格化管理模式,實現聯系服務全覆蓋。向農戶發放《個人防疫手冊》,普及防疫政策、健康知識等,并告知網格聯系方式,隨時隨地保障群眾應急需求。三是建立重點人群包保機制。成立由衛健、農糧、鄉村振興、民政、公安、醫保等部門協作的重點人群專班。壓實鄉鎮、村(社區)責任,加強對農村地區65歲以上合并基礎疾病的老年人健康狀況重點監測,特別是對“一老一小一孕一弱”和其他特殊病患建立“五包一”健康監測和醫療服務機制,對4.71萬人老人、538名孕產婦、2.36萬兒童及高齡合并基礎疾病、定期血液透析等特殊人群實行臺賬式管理。通過電話、微信、視頻等方式分別對重點人群和次重點人群定期隨訪,及時有效保障就醫、用藥、送診、代購代辦等需求。

抓實抓細醫療救治。

一是強化發熱門診建設。全區5家二級醫院、11家鄉鎮衛生院、136家村衛生室發熱門診設置實現全覆蓋,保持春節期間正常開診。通過擴充區域、增加診室或將采樣亭改造成發熱診療服務點、返聘退休醫師等方式,提升發熱門診擴容接診能力。統籌其他科室醫護人員作為發熱門診(診室)預備醫療隊伍,有效應對接診壓力。二是強化醫療資源儲備。設置區人民醫院為重癥患者定點治療醫院,配置床位499張(可加床擴容至764張),原有ICU床位12張,占比2.4%,已增建ICU床位45張,轉化ICU床位數50張,現定點醫院ICU床位達107張,占比達21.4%。配備ICU醫師14人、護士23人,經重癥醫學專業培訓的其他科室醫師90余人、護士80余人。開通120急救熱線5條,配備救護車13臺,醫護人員36人。加大相關藥品等物資采購保障力度,確保防疫物資和救治藥品儲備可滿足全區需求。三是強化分級診療體系。統籌醫療救治資源,在縣域內搭建起覆蓋全民的新冠感染救治網格,每個網格涵蓋“區級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村衛生室”,構建區鄉村一體化分級診療體系。同時,依托醫共體和村醫“鄉聘村用”,實現縣域內區、鄉、村三級醫療機構深度融合,通過專家坐診、醫師巡診、聯合查房、遠程會診等方式,強化基層首診能力,暢通綠色轉診通道。鄉鎮衛生院與養老機構建立“一對一”結對幫扶機制,為老弱病殘等重點人群提供免費送醫送藥上門服務,切實強化兜底保障。

用心用情精準服務。

一是優化疫苗接種服務。針對農村地區老人年齡較大、行動不便、地域偏遠等情況,提供上門接種、流動接種車、綠色通道等便民服務,確保60歲以上老年人能夠“應接盡接”。二是開展“敲門行動”。在全區面向農村特困人員、低保戶、脫貧戶等重點人群開展“敲門行動”,發放1919份“健康愛心包”。組建187個家庭醫生巡診小分隊,逐戶上門提供疫苗接種服務,開展特殊群體健康監測,筑牢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屏障。三是啟用“健康之家”。1月8日起啟用潢溪健康監測點建設“健康之家”,為返鄉人員、無癥狀或輕癥患者和不具備居家隔離條件的居民提供集中健康監測和治療服務。四是加強農村就醫保障。充分發揮“五包一”工作機制作用,鄉村組三級干部加強與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配合,幫助村民購藥,指導輕癥群眾用藥。屬地黨委政府分別儲備20輛左右就醫車輛,24小時值班值守,滿足村民尤其是重點人群外出就醫需求。五是擴大吸氧和血氧監測服務。全區所有鄉鎮衛生院均設置氧療區,分別配備至少2瓶氧氣瓶,5個以上氧氣袋,1臺以上制氧機,為門診患者、居家治療患者、偏遠山村及養老院老年人提供氧療和氧氣灌裝服務。每家衛生院配備20個指夾式血氧儀,每家村衛生室配備2個指夾式血氧儀,用于巡診監測、訪視監測、門診監測,推動重點人群服務“關口前移”。

標簽: 農村地區 發熱門診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