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專欄 > 正文

當前短訊!河南西峽:村鎮醫療有保障 守護村民健康

時間:2023-01-16 20:53:18    來源:中國農網    

開展農村義診活動


(資料圖)

1月15日一大早,河南省南陽市西峽縣陽城鎮后營村村民賈有法敲響了村醫值班室的門:“均山啊,我嗓子有點咳嗽,你幫忙看看哪里不得勁啊!”孫均山趕緊招呼賈有法坐下,給他把了脈量完血壓,對他說:“叔,你這沒事,就是天氣變化時的正常咳嗽,我給你拿點中藥回家吃兩天就好了,甭擔心哈!”

孫均山是陽城鎮后營村黨支部書記兼村醫,他自1993年開始在村里擔任村醫,樂于助人,經常義務給群眾看病,2019年當選為村支書。當上村支書后,又恰逢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孫均山經常琢磨怎么把村這一級的醫療作用發揮到最大。

免費為群眾發放湯藥

實踐出真知。在后營村,成立了一群“義診巡邏隊”。“這支隊伍由各組黨員、群眾代表、村醫組成,每村都是5到6人,一般臨近的3個村聯動出勤,充分整合醫療資源,走村串戶,對群眾特別是重點人群進行動態監測,平均3天一次。”后營村駐村第一書記尹伊介紹。

在村里,重點人群的家門口都懸掛有“家庭簽約醫生”指示牌。群眾如果有需求,通過指示牌上面的聯系渠道,通過電話、微信,可以直接聯系到“義診巡邏隊”。村里的沈桂獻在上個月就通過電話快速聯系到醫生,然后接受建議到鎮衛生院進行輸液治療。

除此之外,巡邏隊在村道路上,或在田間地頭,只要遇到街坊鄰居,就會主動與村民聊天,簡略講解一下當下時令病的注意事項,提醒大家常通風、多飲水、人密集的地方戴好口罩。

“村里有高血壓、糖尿病等重點人群60多人,每年進行四次體檢,每三天上門測量一次體溫,我經常也給孤寡老人送點藥物,希望他們能保持健康。”孫均山說。

陽城鎮衛生院輸液診區的老人們

在陽城鎮,除了后營村的村級醫療保障外,這幾年鎮一級的醫療保障也在不斷優化發展。

在陽城鎮衛生院,閆高獻是該鎮金花村的村醫,也是當地的名中醫。2021年他來到衛生院坐診,鑒于中醫在預防治療疾病方面的功效,和院長謝付元共同努力創建了中醫藥診區,在全鄉鎮范圍內每月至少開展一次“中醫義診日”活動,主要針對孤寡老人、脫貧戶、弱勢群體等。

上個月,面對冬季氣候變化和外出人員返鄉潮,陽城鎮衛生院提前進行中藥預防,兩人在鎮政府的支持下,在九味清瘟飲的基礎上增加了兩味藥劑,加入燒姜等藥引,制作了600多公斤中藥,免費發放給鎮上的老人、婦女、學生等5063人,每人領取兩劑藥,讓群眾提前做好個人防護。

據謝付元介紹,鎮里的孤寡老人有100多位,在鎮上的幸福大院實行閉院管理,為此他們每月開展1次義診,有1名醫生1名護士和老人們進行“簽約”服務,免費上門進行健康檢查和日常監護。

“我們對65歲以上的老人全部建立臺賬,通過微信群、打電話等方式,還用上村里的大喇叭和出動宣傳車,提醒大家身體不舒服要及時到醫院就診,關注自身健康。”陽城鎮副鎮長薛聰說。

村醫孫均山正在給孕婦測量血壓。

孫均山每次說起鎮上的遠程會診中心,也是贊不絕口:“對我們村醫來說,這個非常實用,‘培訓+業務學習’的方式讓我們能及時掌握到最新最實用的技術,更好地為村民服務。”

孫均山口中的遠程會診中心是健康服務總醫院遠程醫學會診中心,是該縣在省市的統一部署下建成的,近3年發揮了巨大作用。“我們能第一時間聯系到上一級的專家,對于疑難雜癥及時交流,轉運病人,不耽擱治療。每周四開展業務培訓,覆蓋到17個村的村醫。近期學習的內容有《新冠疫情下的自我健康指南》《新冠感染癥狀識別、評估與初步處理》《新冠重點人群健康服務工作方案》。”該鎮衛生院培訓負責人張璞說。

據了解,西峽縣現有17個鄉鎮衛生院,其中中心鄉鎮衛生院6個,普通鄉鎮衛生院11個,14個達到國家優質服務基層行基本標準,其余3個2022年7月份已通過市級現場一致性評價。

同時,該縣針對性加強鄉鎮衛生院全科、老年醫學、婦產科、兒科和急救等方面專業人才培養,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實施醫療、預防保健服務,人財物一體化管理,推進縣、鄉、村三級雙向轉診,全力實現“小病不出村,常見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的目標。

作者:陳思遠 王金柱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王帥杰

標簽: 鎮衛生院 遠程會診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