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農村義診活動
(資料圖)
1月15日一大早,河南省南陽市西峽縣陽城鎮后營村村民賈有法敲響了村醫值班室的門:“均山啊,我嗓子有點咳嗽,你幫忙看看哪里不得勁啊!”孫均山趕緊招呼賈有法坐下,給他把了脈量完血壓,對他說:“叔,你這沒事,就是天氣變化時的正常咳嗽,我給你拿點中藥回家吃兩天就好了,甭擔心哈!”
孫均山是陽城鎮后營村黨支部書記兼村醫,他自1993年開始在村里擔任村醫,樂于助人,經常義務給群眾看病,2019年當選為村支書。當上村支書后,又恰逢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孫均山經常琢磨怎么把村這一級的醫療作用發揮到最大。
免費為群眾發放湯藥
實踐出真知。在后營村,成立了一群“義診巡邏隊”。“這支隊伍由各組黨員、群眾代表、村醫組成,每村都是5到6人,一般臨近的3個村聯動出勤,充分整合醫療資源,走村串戶,對群眾特別是重點人群進行動態監測,平均3天一次。”后營村駐村第一書記尹伊介紹。
在村里,重點人群的家門口都懸掛有“家庭簽約醫生”指示牌。群眾如果有需求,通過指示牌上面的聯系渠道,通過電話、微信,可以直接聯系到“義診巡邏隊”。村里的沈桂獻在上個月就通過電話快速聯系到醫生,然后接受建議到鎮衛生院進行輸液治療。
除此之外,巡邏隊在村道路上,或在田間地頭,只要遇到街坊鄰居,就會主動與村民聊天,簡略講解一下當下時令病的注意事項,提醒大家常通風、多飲水、人密集的地方戴好口罩。
“村里有高血壓、糖尿病等重點人群60多人,每年進行四次體檢,每三天上門測量一次體溫,我經常也給孤寡老人送點藥物,希望他們能保持健康。”孫均山說。
陽城鎮衛生院輸液診區的老人們
在陽城鎮,除了后營村的村級醫療保障外,這幾年鎮一級的醫療保障也在不斷優化發展。
在陽城鎮衛生院,閆高獻是該鎮金花村的村醫,也是當地的名中醫。2021年他來到衛生院坐診,鑒于中醫在預防治療疾病方面的功效,和院長謝付元共同努力創建了中醫藥診區,在全鄉鎮范圍內每月至少開展一次“中醫義診日”活動,主要針對孤寡老人、脫貧戶、弱勢群體等。
上個月,面對冬季氣候變化和外出人員返鄉潮,陽城鎮衛生院提前進行中藥預防,兩人在鎮政府的支持下,在九味清瘟飲的基礎上增加了兩味藥劑,加入燒姜等藥引,制作了600多公斤中藥,免費發放給鎮上的老人、婦女、學生等5063人,每人領取兩劑藥,讓群眾提前做好個人防護。
據謝付元介紹,鎮里的孤寡老人有100多位,在鎮上的幸福大院實行閉院管理,為此他們每月開展1次義診,有1名醫生1名護士和老人們進行“簽約”服務,免費上門進行健康檢查和日常監護。
“我們對65歲以上的老人全部建立臺賬,通過微信群、打電話等方式,還用上村里的大喇叭和出動宣傳車,提醒大家身體不舒服要及時到醫院就診,關注自身健康。”陽城鎮副鎮長薛聰說。
村醫孫均山正在給孕婦測量血壓。
孫均山每次說起鎮上的遠程會診中心,也是贊不絕口:“對我們村醫來說,這個非常實用,‘培訓+業務學習’的方式讓我們能及時掌握到最新最實用的技術,更好地為村民服務。”
孫均山口中的遠程會診中心是健康服務總醫院遠程醫學會診中心,是該縣在省市的統一部署下建成的,近3年發揮了巨大作用。“我們能第一時間聯系到上一級的專家,對于疑難雜癥及時交流,轉運病人,不耽擱治療。每周四開展業務培訓,覆蓋到17個村的村醫。近期學習的內容有《新冠疫情下的自我健康指南》《新冠感染癥狀識別、評估與初步處理》《新冠重點人群健康服務工作方案》。”該鎮衛生院培訓負責人張璞說。
據了解,西峽縣現有17個鄉鎮衛生院,其中中心鄉鎮衛生院6個,普通鄉鎮衛生院11個,14個達到國家優質服務基層行基本標準,其余3個2022年7月份已通過市級現場一致性評價。
同時,該縣針對性加強鄉鎮衛生院全科、老年醫學、婦產科、兒科和急救等方面專業人才培養,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實施醫療、預防保健服務,人財物一體化管理,推進縣、鄉、村三級雙向轉診,全力實現“小病不出村,常見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的目標。
作者:陳思遠 王金柱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王帥杰
上一篇:上海市崇明區橫沙鄉:“孤島”不孤,全力守護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迎新春過大年北京推出200余項文博展覽活動記者15日從北京市文物局獲悉,自1月14日起至春節期間,北京陸續推出200余項文博展覽活動,迎
2023-01-16 18:55
原標題:港劇《輕·功》聚焦“武行”(引題)主演黎耀祥:輕功是自在的人生態度(主題)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徐語楊2010年,香港電視劇《巾
2023-01-16 16:44
原標題:《月歌行》中洛寧仙子惹人愛(主題)鄭合惠子:不斷更新角色履歷表(副題)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李雨心梳著簡潔素雅的發髻,衣袂飛
2023-01-16 16:56
原標題:謝灶、開油鑊、蒸糕、洗邋遢、貼揮春辭舊迎新每天都有不同安排(引題)廣州人過年的儀式感從“小年”開始(主題)莫斯其格“歲月不肯
2023-01-16 15:48
原標題:《福爾摩斯探案全集》用文言文讀什么體驗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吳波)用文言文讀經典偵探小說《福爾摩斯探案全集》是種怎樣的體驗?
2023-01-16 15:55
原標題:國家大劇院新春演出盛宴將啟中新網北京1月16日電(記者高凱)記者16日從國家大劇院獲悉,在農歷新年即將到來之際,國家大劇院由20臺精品
2023-01-16 15:35
原標題:張藝謀春節檔電影《滿江紅》曝“大甥小舅”特輯張藝謀執導的春節檔電影《滿江紅》發布“大甥小舅”特輯,效用兵張大(沈騰飾)與親兵
2023-01-16 15:39
原標題:《雨后望月》:可能藏著李白的初戀故事馬睿《雨后望月》是唐代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這首詩寫雨后夜月升起時的景觀,緊扣“望
2023-01-16 15:42
原標題:《眾創英雄匯》第四季收官:聚焦創業前沿,呈現奮斗群像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趙亮當下,創業群體和創業模式均呈現出多元化趨勢,推動
2023-01-16 14:36
原標題:總臺2023網絡春晚播出獲贊,科技感、年輕態、時尚化成為獨特風格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趙亮2023年1月14日小年夜,總臺2023網絡春晚在央
2023-01-16 14:40
原標題:《縱有疾風起》另有一個編外“選角導演”?(引題)導演費振翔:大家都愿意和靳東合作(主題)羊城晚報記者龔衛鋒中年人經歷苦難后逆
2023-01-16 14:32
原標題:《流浪地球2》特輯揭內幕(引題)太空電梯首次在中國科幻片中亮相(主題)羊城晚報記者李麗《流浪地球2》中,太空電梯將首次在華語科
2023-01-16 14:49
原標題:都和兔子沾邊都有美好寓意(引題)博物館年味禮很有意思(主題)北京晚報訊(記者李祺瑤實習記者何蕊)茶點禮盒融合了古畫和兔首銅像
2023-01-16 14:42
原標題:李漁“無聲戲”的稗史意義李漁(1611—1680)原名仙侶,號天徒,在他后半生賣文糊口的生涯之始,改名漁,號笠翁,是清初一位毀譽參半的
2023-01-16 13:39
原標題:18組“潮兔”彩燈裝點百年弄堂文匯報訊(記者宣晶)隨著癸卯兔年的腳步臨近,位于虹口區四川北路的今潮8弄迎來了年味十足的“潮兔春禧
2023-01-16 11:33
原標題:創業題材劇激勵創新精神孫曉美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近年涌現出以《縱有疾風起》《風吹半夏》《大博弈》《大
2023-01-16 11:38
原標題:一幅煙霧繚繞的街市圖景沈嘉祿鐘叔河先生在1990年編選《知堂談吃》一書時,特意寫了一篇序坦陳初衷:“吃是人生第一事,比寫文章重要
2023-01-16 11:55
原標題:電影《長空之王》五一檔亮相文匯報訊(記者張鋼)由劉曉世導演,王一博、胡軍、周冬雨等主演的電影《長空之王》日前發布定檔海報,宣
2023-01-16 11:45
原標題:2023央視春晚主持人陣容官宣中新網北京1月16日電1月16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3年春節聯歡晚會》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多項技術創新
2023-01-16 11:51
原標題:“雖楚有材,晉實用之”(主題)——從春秋時期歷史文化現象看歷史規律(副題)黃樸民楚國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大國。它大部分時間里
2023-01-16 10:46
原標題:【文化評析】期待更多女性題材劇植根現實生活近期,電視劇《風吹半夏》以高分口碑收官,劇中主角女商人許半夏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23-01-16 10:53
原標題:河南漢魏洛陽城發現240座北魏時期皇家倉窖記者從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漢魏城隊獲悉,考古人員近日在河南漢魏洛陽城宮城遺址內
2023-01-16 10:38
原標題:《生機勃勃的我們》:展示鄉村振興圖景光明日報記者崔興毅陳晨光明日報訊(記者崔興毅、陳晨)日前,由國家鄉村振興局指導的全國首檔
2023-01-16 10:52
原標題:《中國奇譚》古典故事用現代思路新編邱偉誰也沒想到,2023年的開年爆款會是一部動畫短片集——《中國奇譚》。元旦伊始,曾創作《大鬧
2023-01-16 10:41
原標題:四川濛溪河遺址或將助力破解“資陽人”之謎光明日報訊(記者周洪雙)四川資陽濛溪河遺址考古發掘專家座談會近日在資陽市樂至縣舉行。
2023-01-16 0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