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原標題:“雖楚有材,晉實用之”(主題)
——從春秋時期歷史文化現象看歷史規律(副題)
黃樸民
楚國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大國。它大部分時間里建都于郢(今湖北江陵),此地居南北中樞,北據漢、沔,接襄漢之上游,襟帶江湖,東連吳會,西通巴蜀,遠接陜秦。且內阻山險,易守難攻。故顧祖禹引胡安國語:“荊渚,江右上流也。故楚子自秭歸徙都,日以富強。近并轂鄭,次及漢東,下收江黃,橫行淮泗,遂兼吳、越,傳六七百年而后止。此雖人謀,亦地勢使然也”。憑借著這一優越有利的兵要地理條件,楚國致力于對外擴張,兼并小國,兵進中原,使自己的疆域擴大到大半個南中國,一躍而成為春秋戰國時期面積第一的大國。
但是,我們同時也能發現,在春秋戰國的絕大部分時間里,楚國總是只能扮演大棋局中的老二角色,春秋期間,它很郁悶,不競于齊、晉。而到了戰國時期,則又先后受魏、秦的壓制。
這個局面的造成,有多個復雜的原因。其中一個不可忽略的因素,就是楚國內部的政治建設明顯落后于其他重要的諸侯國,這突出表現為留不住自己的優秀人才,成為其崛起壯大過程中的最大瓶頸。所謂“雖楚有才,晉實用之”。例如,楚軍在鄢陵之戰中遭遇慘敗,重要原因之一,乃是楚國叛臣苗賁皇積極替晉厲公出謀劃策,將楚軍內部的虛實和盤托出,使得晉軍得以在戰場上把握主動,乘隙蹈虛,制敵死命。又如,晉景公在位時,晉國拉攏吳國,雙方結為同盟,唆使吳國在楚國的側后開辟第二戰場,使得楚國陷入兩線作戰、腹背受敵的戰略困境,顧此失彼,左支右絀,捉襟見肘,疲于奔命,這一毒辣招數的策劃者和具體實施者,正是楚國的叛臣申公巫臣。再如,提出“疲楚誤楚,三分其師”之謀,導致楚軍在日后的吳、楚柏舉之戰中大敗虧輸,進而讓對手“五戰入郢”,攻陷國都的,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楚國逃亡者——伍子胥。其他像伯嚭等人,也都是從楚國出走,跑到敵國,心甘情愿地替人賣命,而與自己的故國叫板作對的。
先秦時期人才的流動比較頻繁,人們的國家意識不是特別強烈,可以朝秦暮楚,隨時跑到它國(也包括本國的敵國)那邊成為高級打工仔,這種情況并非為楚國所獨有,但是,沒有哪個諸侯國有像楚國這樣的嚴重與普遍。說實在的,楚國不是被敵手在戰場上打敗的,而是讓自己的叛徒、“楚奸”們給搞殘整死的!這是一個十分沉痛的歷史教訓!
楚國人才嚴重流失,原因很多很復雜,但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恐怕是與楚國歷代最高統治者刻薄寡恩,殘忍酷虐有關,例如,同樣是打敗仗,秦、晉崤之戰后,秦穆公是主動把戰敗的責任攬到自己的身上,孟明視、西乞術等三位統帥雖然導致秦軍“匹馬只輪無反”之慘敗,卻能夠繼續獲得信任,依舊充當秦軍的統帥。但是,反觀楚國,城濮之戰敗北后,令尹子玉就被楚成王逼得不能不自裁了斷,讓晉文公聽到消息后,開心滿懷、歡呼雀躍,連連說“莫予毒也、莫予毒也”!邲之戰沒有能打贏,楚軍的主帥司馬子反也沒有了活命的機會,只能賠上自己的那條小命。在這樣的惡劣險峻政治環境里,楚國的諸多貴族與大臣,自然會對絕情寡義的楚王離心離德,同床異夢。一旦有風吹草動,跑路潛逃,投靠他國,借他國之手,來整治修理母國,也就是勢所必然了。
由此可見,能否珍惜和善待優秀人才,讓其充分發揮作用,而不是“為叢驅雀,為淵驅魚”,把他們推向對手陣營,倒過頭來反噬自己,乃是決定事業成敗的一大關鍵。春秋時期“雖楚有材,晉實用之”的歷史文化現象,所揭示的正是這個沉甸甸的歷史規律!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
上一篇:即時焦點:文化評析丨期待更多女性題材劇植根現實生活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雖楚有材,晉實用之”(主題)——從春秋時期歷史文化現象看歷史規律(副題)黃樸民楚國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大國。它大部分時間里
2023-01-16 10:46
原標題:【文化評析】期待更多女性題材劇植根現實生活近期,電視劇《風吹半夏》以高分口碑收官,劇中主角女商人許半夏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23-01-16 10:53
原標題:河南漢魏洛陽城發現240座北魏時期皇家倉窖記者從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漢魏城隊獲悉,考古人員近日在河南漢魏洛陽城宮城遺址內
2023-01-16 10:38
原標題:《生機勃勃的我們》:展示鄉村振興圖景光明日報記者崔興毅陳晨光明日報訊(記者崔興毅、陳晨)日前,由國家鄉村振興局指導的全國首檔
2023-01-16 10:52
原標題:《中國奇譚》古典故事用現代思路新編邱偉誰也沒想到,2023年的開年爆款會是一部動畫短片集——《中國奇譚》。元旦伊始,曾創作《大鬧
2023-01-16 10:41
原標題:四川濛溪河遺址或將助力破解“資陽人”之謎光明日報訊(記者周洪雙)四川資陽濛溪河遺址考古發掘專家座談會近日在資陽市樂至縣舉行。
2023-01-16 09:49
原標題:喜劇《赤腳走公園》:“嬉皮笑臉”背后的真誠王潤1月12日至14日,在國話先鋒智慧劇場上演的爆笑喜劇《赤腳走公園》,秉持了曉年青劇團
2023-01-16 09:52
原標題:“史升漢降”與史學史之延長【讀史札記】傳統“正史”中,《史記》和《漢書》雙峰并峙,影響深遠,而兩者間的異同高下之比較,也成了
2023-01-16 09:46
原標題:重讀謝靈運與謝瞻《戲馬臺》詩東晉義熙十四年(418)九月九日,宋公劉裕在彭城戲馬臺設宴,為辭官歸隱的孔靖送行。謝靈運、謝瞻兄弟在
2023-01-16 09:34
原標題:北美票房:《阿凡達:水之道》周末票房五連冠中新社洛杉磯1月15日電(記者張朔)首映一個月來,《阿凡達:水之道》(Avatar:TheWayof
2023-01-16 08:45
原標題:北魏洛陽永寧寺文物首次大規模展出中新社河南洛陽1月15日電(記者韓章云)“其寧惟永——北魏洛陽永寧寺特展”15日在洛陽博物館開展,這
2023-01-16 08:34
原標題:北京自然博物館舉辦兔年新春生肖文物圖片聯展?光明日報北京1月15日電記者詹媛15日從北京自然博物館了解到,由國家文物局主辦,中國文
2023-01-16 08:33
原標題:漢魏洛陽城遺址發現大型倉窖遺跡光明日報記者王勝昔光明日報通訊員梁笑宇1月15日,記者從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漢魏城考古隊獲
2023-01-16 08:56
原標題:網劇《擇君記》開播(引題)青年演員上淇:從看“建寧公主”到演“九公主”(主題)近日,騰訊視頻上線網劇《擇君記》。該劇一開播,
2023-01-16 08:44
原標題:融解于故事的“現實真情”(創作談)李浩寫一部完全不同的長篇小說,這個想法出現在10年前左右。那時,我剛寫完長篇小說《鏡子里的父
2023-01-15 15:46
原標題:《野望》:中國新鄉村的“浮世繪”人民日報海外版電(記者張鵬禹)近日,付秀瑩長篇小說《野望》研討會在線上舉辦,研討會由中國作協
2023-01-15 15:45
原標題:高品質大劇亮相央視電視劇頻道(引題)《狂飆》《三體》好戲連播(主題)今晚報訊(記者劉桂芳)多部高品質大劇近期陸續定檔開播,其
2023-01-15 15:41
原標題:馮遠征委員:推動演出市場“滿血復活”北京日報記者韓軒擦亮“大戲看北京”的文化品牌、推動演出市場“滿血復活”——1月13日晚,來自
2023-01-15 15:51
原標題:拍出約300萬人民幣AI繪畫會不會搶藝術家飯碗?繪畫AI說:藝術創造不只是人類的專屬品。藝術家說:創造力是人類擁有的最后堡壘。2016年
2023-01-15 14:47
原標題:2022首屆北京藝術雙年展建筑藝術展揭幕(引題)從歷史和未來展現“藍圖北京”(主題)北京青年報記者王磊?攝影 北京青年報記者王曉溪
2023-01-15 14:57
原標題:面點飄香迎新春1月13日,山東省棗莊市龍山路街道居民在制作傳統“面魚”。新華社發(孫中喆攝)春節將至,我國一些地區有制作花糕、花
2023-01-15 14:46
原標題:陜西西安:傳統民俗迎新春1月14日,演員在西安市永興坊景區表演傳統社火。新華社記者張博文攝1月14日是農歷小年,位于陜西省西安市新
2023-01-15 14:33
原標題:《中國奇譚》引發共鳴導演:用溫暖結局抵達更多觀眾這是一個清風微拂的夏日,在郁郁蔥蔥的森林之中,一只小豬妖正在枝葉茂密的綠樹下
2023-01-15 13:56
原標題:“溫暖有你共赴美好”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新春聯誼會舉辦中工網北京1月14日電(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郝赫)新年臨近,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
2023-01-15 10:48
原標題:國博開年首展閩臺藝術展亮相1月12日,中國國家博物館南2展廳的“源·緣——閩臺藝術展”上,參觀者們在豐富多彩的展品前駐足觀看。據
2023-01-15 0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