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產業生機勃發、城鄉面貌日新月異、發展后勁持續增強、民生福祉不斷提升……回望2022,甘肅省民勤縣經濟社會發展乘風破浪、砥礪前行、喜訊頻傳。
(資料圖)
經濟總量實現突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歷史性突破百億元大關,前三季度,二產增加值、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多項主要經濟指標位列全市第1位。
農業節水實現突破。全縣農業灌溉用水總量較去年減少1億方、降幅22.9%,是近年來成效最明顯一年。向青土湖下泄生態水量首次達到4000萬方,青土湖地下水位再次上升0.04米。
綠色工業實現突破。青島天能重工等一批新能源產業鏈項目相繼落戶民勤,遠景智能風機制造填補了新能源裝備制造業的空白,紅沙崗工業園區升級為省級開發區,工業稅收實現翻番增長。
資金爭取實現突破。全年爭取到位中央預算內資金4.02億元、專項債券資金28.62億元,分別是去年的2.4倍、9.6倍。
鄉村建設實現突破。重興東風、東湖下月等10個生態避險搬遷安置點全部高標準建成,875戶群眾告別了土坯房、搬進了磚瓦房,民勤被納入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創建名單。
數字喜人,既顯現良好的發展速度與質量,亦透出成果格外珍貴、來之不易。
這是民勤縣把握機遇、攻堅克難、拼搏實干的成果。
2022年面對疫情反復沖擊和不斷加大的經濟下行壓力,民勤縣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落實“三新一高”要求,按照“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效統籌發展和安全,大力實施強科技、強工業、強縣域行動,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結構改善、韌勁增強、速效兼取、量質齊升的良好態勢,風雨無阻、破浪前行,交出了一份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績單。
產業“多點開花” 發展提質增效
春節臨近,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薛百鎮宋和村村民陳得福家的溫室大棚內果香四溢、綠意盎然。這座大棚是他家的“聚寶棚”,在老陳的精心管理下,生財不斷線。
作為國內設施栽培人參果的最大產區,民勤縣不斷夯實農業基礎,優化產業結構,以鄉村振興為契機,突出綠色、優質,“以水定規模、以水定產業、以水定結構”,做強做優做大溫室人參果產業,讓村民吃上“產業飯”,走上致富路。
這幾天,民勤同澤農業有限公司15萬只高端肉羊生產加工車間機聲隆隆,干凈整潔的生產車間、國際先進的屠宰加工生產線讓人眼前一亮。工人們正在對排酸后的羊肉進行精細分割,全排、半排、高鈣磚、羔羊肉卷、法式小切、法式十二肋等各類新式羊肉產品琳瑯滿目。
精深加工作為民勤縣種草養羊“產、加、銷”一體化全產業鏈條中的重要一環,集肉羊屠宰、加工、冷鏈一體,與產業鏈上下游互動互促,橫向拓展、縱向延伸,夯實產業鏈集群化發展基礎,實現肉羊產業鏈的安全和產業鏈價值的最大化。
產業多點開花,群眾增收路闊。近年來,民勤縣將持續培育壯大“3+1”主導產業作為發展現代絲路寒旱農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現產業興旺的直接抓手,通過做精產業布局、做強農業園區、做優結構調整,多業并舉,“鼓鈸齊鳴”,積極創建綠色農業發展先行區,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發展。
同時,依托自然資源優勢,成立中國工程院吳明珠院士工作站、甘肅省農業科學研究院民勤綜合試驗站、民勤縣現代絲路寒旱農業研究中心及蜜瓜、蔬菜、林果、土肥、節水等農業科研所,大力開展農業關鍵技術科研攻關,集中突破農業發展技術“瓶頸”,提高農業技術產量產值,實現智慧農業“商業蝶變”。
“如今,民勤縣現代特色農業發展格局基本形成,蘇武供港蔬菜、蔡旗官溝韭黃等農業示范園帶動效應明顯,全縣千畝以上種植基地達25個,供港蔬菜等‘萬元田’達5.22萬畝,溫室人參果等‘十萬元棚’達3622座,肉羊飼養量達到406萬只。” 民勤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陳芳介紹說。
蔬菜質優價良,瓜果俏銷市場,羊肉遠銷他鄉......現代農業讓民勤百姓振興鄉村的腳步更鏗鏘。
項目“雙龍抱珠” 經濟進中求速
大風刮黃金、陽光灑珍珠……在傲雪凌霜的時節,從空中俯瞰綠洲民勤,會被眼前的景致驚艷到:風力發電機似白色森林,在大漠戈壁迎風轉動,蔚為壯觀;光伏發電板如藍色海洋,在陽光下綿延百里,熠熠生輝。
向“綠”而行,讓綠色工業更好地造福民勤人民!
近年來,民勤縣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聚焦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以綠色優先、重點突破、科技引領、量質并重為方向,實施產業倍增、梯次培育、提檔升級、創新提升、數字賦能、綠色轉型六項行動,打造綠色能源、綠色裝備、綠色化工、綠色礦產、綠色食藥五大產業集群,構建綠色鮮明、結構優化、集群發展的現代綠色工業體系,創建民勤紅沙崗碳中和綜合創新試點先行區。
作為河西特大型新能源基地、武張金千萬千瓦級風光電基地重要組成部分,民勤縣境內風光資源富集,屬一類光資源區和三類風資源區,年有效風能時間4851小時,可利用風能年貯量518.6千瓦時/平方米,年平均日照時數3149.1小時,年均太陽輻射總量5570至6613兆焦/平方米。
風光無限,追風逐日。發展新能源,民勤縣一體推進“風光資源”開發、產業鏈延伸配套,推動新能源產業全面發展。
在遠景民勤智能風機制造基地一期項目現場,風機主軸軸承內外套順利完成加工,并緩緩進入裝配間。檢測結果顯示,各項技術指標達到標準要求,順利通過了客戶驗收。遠景民勤智能風機制造基地項目是民勤縣落地的第一個大型裝備制造項目,該項目以智能風機制造基地為中心,打造基于低成本綠電的零碳產業園區。項目分三期建設,一期項目占地100畝,總投資9億元,主要建設智能風機總裝廠、機艙罩制造廠、測試驗證中心、區域運維中心,可形成年產風電整機2GW以上、機艙罩500套的能力,年產值60億元。
項目“雙龍抱珠” 經濟進中求速。隨著風光伏發電的興起,“乘風借光”、聚能成勢的民勤縣換了“模樣”。
目前,民勤縣已建成風光發電項目185萬千瓦。其中,光電裝機60萬千瓦,風電裝機125萬千瓦。同時,民勤縣借勢新能源協同產業政策,大力發展風電、光伏、光熱裝備,統籌推進輸出電網、裝備制造、電能消納和儲能研發等配套產業建設,加快推動產業鏈條由“短”到“長”,產業層次由“低”到“高”,產業布局由“散”到“集”,依托龍頭企業,打造鏈條完整、配套協作緊密、要素配置精準、規模效應顯著的新能源產業集群,并積極順應現代農業發展需求,加快發展特色農業裝備,推動綠色裝備產業突破發展。
厚植生態“底色” 提亮發展成色
在推動重大項目建設過程中,民勤縣始終堅持走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精準對接國家重點投資方向,聚焦補短板、強基礎、增功能、利長遠,積極謀劃儲備、開工建設、建成運營一批重大項目。
散發異味、黑色水體,這是一般污水廠給人的印象。而走進民勤縣城東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你會顛覆這一想法。這里不僅能將滾滾污水,變成汩汩清流,還隱藏著一座環保生態濕地公園,讓人賞心悅目。
“污水廠尾水通過管道輸送至濕地范圍內,經潛流濕地處理、表流濕地凈化后,達到地表水四類標準,經泵房收集、加壓輸送至中水管網,用于城區綠化和各電廠用水。”民勤縣發改局副局長陳國斌介紹,通過污水處理廠及“生態濕地”,把污水變為生態活水,從傳統的污水處理向污水的循環再生利用升級,源源不斷為沙漠綠洲提供深度凈化活水,更為周邊基礎設施提供環境優美、感官舒適的公共空間。
針對水資源短缺和生態環境問題嚴峻現實,民勤縣創新優化縣域生態環境治理體系,依托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修復綜合治理項目,從點、線到面,大力推動區域生態環境整體性保護和系統性修復,實現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共贏,并逐步形成治理有效、系統完備、可推廣復制的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模式。
每當夜幕降臨,民勤縣城區集中供熱第二熱源廠,百米高的“煙囪”折射出的燈光耀眼奪目,將這座邊塞小城映襯得清新時尚富有立體感。以“熱源—熱網—熱力站—用戶熱力輸送”為主線,數據感知層、數據采集層、數據訪問層、業務邏輯層、表示層與終端訪問層組成的“互聯網+”智能供熱系統,一經投用便成為民勤綠色環保的溫暖新地標。
“通過物理系統和信息系統的深度融合組成新的智能供熱網絡,最大程度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民勤縣第二熱源廠廠長委海紅介紹說,項目的建成投運,實現了民勤城區南北兩大集中熱源互聯互通、互為備用,對降低能源消耗、改善大氣環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進城市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無論生態環保項目,還是基建項目、民生項目……即使發展愿望再迫切,民勤縣都會嚴把項目建設環保準入關、資源消耗關、產業政策關,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必須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生態保護、總量控制和達標排放要求,確保項目投產前騰出環境容量,實現區域“增產不增污”。
同時,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反彈琵琶、治沙節水,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產,精準治沙、科學植綠,積極構筑生態防護屏障,全力打造全國生態建設示范區,成效顯著。
厚植生態底色 積蓄綠色動能。民勤縣讓經濟高素質與生態高顏值協同并進,呈現互補發展態勢。
“共建共享共富” 民生幸福升溫
民生之微,衣食住行。
圍繞學有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等,民勤縣精準對接群眾需求,以大力實施民生工程來保障和促進民生各項事業健康有序發展……一項項民生工程、一件件民生實事,正不斷為民生“加碼”、為幸福“加速”、為生活“加溫”,讓群眾實實在在享受到改革發展的紅利。
隆冬時節,暖陽照耀下的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大灘鎮東大村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安置點,雞犬相聞、雀鵲歡唱,田間地頭忙秋收的村民喜上眉梢。“安逸,有新房子住心里就是敞亮啊。”村民魏珠花是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工程首批受益者,與同村40戶搬遷戶一起搬進新家,開啟新生活。“房子是自己親眼看著修建的,質量有保證,住著特放心。”她如是說。
同樣,在民勤縣夾河鎮朱案村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安置社區,日前也迎來首批住戶,村民們在遷入的新民居中貼窗花、掛燈籠、吃安鍋拉面,處處洋溢著祥和、溫馨、和諧。“熟悉的‘門樓’、底蘊深厚的 ‘郡王匾’,民勤鄉土元素濃郁,我們對新環境很滿意,鄉親們都說國家政策好、易地搬遷好,我們很幸福!”村民李興花興奮地說。
“實施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是一項事關生態修復與人民福祉的民生工程,是建設和美鄉村的重要舉措,更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有效之策。”民勤縣鄉村振興局局長馬述宏介紹,2022年,民勤縣準確認定生態敏感區,統籌人口轉移與鄉村振興、城鎮化建設和產業發展,突出重點區域、重點村組、重點人群,全力推進生態敏感區等群眾搬遷,全縣875戶群眾告別了土坯房、搬進了磚瓦房。
老舊小區改造讓民勤縣東關社區居民收獲滿滿幸福,修整園林綠化、安裝門禁系統、更換路燈設施、改造排水管網……一項項務實舉措讓這個在城市變遷中失去光彩的小區脫下“舊衣”,煥發新活力,實現“逆生長”。“‘面子’好看 ‘里子’舒心,老舊小區改造一頭連著民生、一頭連著發展,其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步驟,都浸透著黨和政府的民生情懷。”居民張國強說。
近年來,民勤縣緊盯城市基礎設施短板,加大投入,全力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工作,以點帶面,逐步解決了轄區老舊小區建筑外立面破損、小區配套設施不完善、便民服務智能化程度不高、綠化和群眾活動場所不足等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讓老城區重新煥發了“新光彩”。
房屋由“舊”到“新”,道路由“堵”到“疏”,樓院由“亂”到“齊”, 綠化由“粗”到“精”…… 舊址“新”家、風景無限,居民生活品質實現從“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的提升。
如今,放眼綠洲民勤,都能聆聽到這座城市奮進發展的足音。民勤縣正站在更高的起點上,順應新常態,培育新動力,奮力新作為,堅定不移地邁向全面建設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作者:馬愛彬
標簽: 老舊小區
上一篇:北京昌平:百善迎新春 初雪兆豐年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中國奇譚》:民族的與世界的圍繞著《中國奇譚》最重要的討論其實依舊落在“中國”兩字,人們驚嘆、贊美和懷舊所謂的傳統中國式審美
2023-01-12 15:48
原標題:《大偵探》新春演唱會連播兩天羊城晚報記者邵梓恒1月11日,芒果TV自制普法教育推理節目《大偵探8》官宣新春演唱會定檔,《偵心偵意·
2023-01-12 15:43
原標題:2022名人堂年度人文榜·“破圈”圖書榜發布(引題)云端讓純文學被更多看見(主題)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張杰近幾年來,讀屏、線上
2023-01-12 15:35
原標題:第五批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出爐新華社北京1月12日電(記者董博婷)記者12日從國家檔案局了解到,近日,國家檔案局發文公布了第五批中
2023-01-12 15:55
原標題:秦始皇兵馬俑考古新突破:初步厘清秦軍軍陣排列規律新發現220余件陶俑新華社西安1月12日電(記者楊一苗)掃蕩六國、一統天下的秦軍如
2023-01-12 15:38
原標題:楊紫瓊憑《瞬息全宇宙》獲金球獎最佳女主角羊城晚報記者邵梓恒北京時間1月11日早上,第80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舉行頒獎典禮。凱特·布
2023-01-12 14:54
原標題:安徽將舉辦5萬余場次文化活動迎新春為歷年之最中新社合肥1月11日電(記者吳蘭)“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2023安徽迎新春系列文
2023-01-12 14:50
原標題:陜西石峁遺址核心區域發現最高等級墓地實證石峁已進入早期國家形態在1月12日舉行的2022年度陜西重要考古發現新聞發布會上,陜西省考古
2023-01-12 14:52
原標題:“歌劇回來了,凜冬消散迎接春天”文匯報記者姜方舞美設計圖展開,舞臺中景傾斜的塔樓頂仿佛夢回巴黎,而由幾何圖形分割而成的冰塊,
2023-01-12 14:56
原標題:重慶:傳統村落里話新年1月11日,志愿者在“山村喜事多”活動上為村民剪窗花。新華社記者唐奕攝1月11日,重慶市綦江區三角鎮中壩村在
2023-01-12 13:46
原標題:一部動畫短片集僅10天就在B站斬獲了近五千萬的播放量,獲得了9 5的豆瓣高分,真正成為“現象級”(引題)《中國奇譚》奇在哪兒?(主
2023-01-12 13:48
原標題:兔年臨近兔主題受青睞1月11日,顧客在安徽省阜陽市人民路年貨市場選購新春飾品。新華社發(盧啟建攝)兔年春節臨近,各地年味漸濃,以
2023-01-12 13:55
原標題:《無名》發布“超級商業片”雙預告(引題)梁朝偉王一博領銜演繹眼神殺(主題)齊魯晚報記者?宋說 電影《無名》日前發布
2023-01-12 13:39
原標題:山東鄆城:制作花饃迎新春1月11日,在山東省鄆城縣玉皇廟鎮韓莊村,村民趙鑫在她開辦的花饃店內搬運花饃。新華社記者徐速繪攝春節臨近
2023-01-12 11:42
原標題:如何看待與內地平臺合作開發的“新港劇”?(引題)樂易玲:做合拍劇,既要謹慎,又要創新(主題)羊城晚報記者胡廣欣在剛剛過去的《
2023-01-12 11:51
原標題:皮洛遺址之后 四川發現舊石器時代又一重要大型曠野遺址新華社成都1月11日電(記者余里)四川遂寧市桃花河遺址暨四川舊石器時代考古成
2023-01-12 11:40
原標題:浙江湖州:紅火“村晚”迎新春1月11日,在道場鄉施家橋村文化禮堂,演員在“我們的村晚”上表演舞蹈。新華社記者徐昱攝1月11日,“我
2023-01-12 11:47
原標題:國家文物局:籌備啟動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中新網1月11日電11日上午,國家文物局召開2022年度工作總結會,總結全年工作,部署2023年工作
2023-01-12 10:55
“微言大義”原標題:雷同化正在讓歌曲喪失生命力世界杯結束,阿根廷奪冠,在涌現出來大量的短視頻配樂中,雷同化的音樂讓人覺得非常乏味。據
2023-01-12 10:52
原標題:《中國奇譚》為什么能出圈,還能被網友自發保護?近日, 家長炮轟中國奇譚 話題沖上熱搜,可令人意外的是,眾多網友發聲為《中國奇譚
2023-01-12 10:56
原標題:多個IP影視化(引題)兒童題材作品會成為新風口嗎(主題)齊魯晚報記者師文靜近日,以兒童為主角的幽默搞笑劇《米小圈上學記》在央視播
2023-01-12 10:43
原標題:37年演出千余場梅蘭芳《霸王別姬》何以成經典(主題)“京劇《霸王別姬》首演百年攝影作品展”全國巡展首展在滬揭幕(副題)文匯報記
2023-01-12 10:52
原標題:演藝大世界·2022第八屆上海國際喜劇節收官(引題)舞臺喜劇如何破圈值得深思(主題)解放日報訊(記者諸葛漪)昨天,隨著口碑話劇《
2023-01-12 09:43
原標題:第80屆金球獎揭曉楊紫瓊奪得最佳女主角殊榮中新社洛杉磯1月11日電(記者張朔)第80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于當地時間1月10日晚在加利福
2023-01-12 09:39
原標題:《中國奇譚》讓我們看到了什么評論員隨筆播放量4天突破一千萬,豆瓣評分9 6,近日,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與嗶哩嗶哩網站聯合推出的動畫
2023-01-12 0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