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專欄 > 正文

重慶梁平:一個農業大區的穩產增效“三步法”

時間:2022-04-02 22:54:46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重慶4月2日電 題:重慶梁平:一個農業大區的穩產增效“三步法”

新華社記者韓振、蔣彪

光輝生萬物,好雨潤禾肥。素有“巴渝第一大平壩”之稱的梁平區,剛下了一場春雨,萬畝稻田春水盈盈,山水田園徐徐鋪開。“梁山熟,川東足”,傳統產糧大區梁平近年推出的穩產增效“三步法”,為秋季豐收注入了更多希望。

“實現穩產增效,首先要改變傳統農業小、散、亂的狀況,推動規?;N植。”梁平區區長陳孟文說,近年來梁平區依托“三權分置”推動田地“小改大”,使全區8成耕地實現了流轉。

據陳孟文介紹,流轉的土地通過高標準農田改造,不但使耕種面積增加了約5%,還為機械化耕作提供了便利。農民以土地入股實現分紅,并組建農業社會化服務隊,為種糧大戶提供耕、播、收、儲等服務,傳統農民變成了新型“農業工人”。據統計,去年全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萬多元,增速連續多年居全市前列。

“農業要發展,還要在產業鏈上做文章,通過深加工來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值。”梁平區經信委主任鄧順友說著,將記者帶到重慶奇爽食品工業園生產車間。盡管是中午休息時間,但生產車間內機器運轉不停,工人們穿著作業服在忙碌地工作。

“工業園主要對梁平柚子和豆子進行深加工,將柚子做成柚子汁、柚子酒等飲料,豆子制成豆干、豆筋等休閑食品,由于需求訂單較多,企業正在加班加點趕工。”工業園一名工作人員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畝地生產的大豆可制作120斤豆筋,按豆筋的平均價格每斤17元算,一畝大豆深加工后產生的效益提高了兩三倍。

梁平區推動穩產增效,還積極向科技“借力”,依托大數據、智能化,打造智慧農業。在梁平區金帶鎮雙桂村,占地400畝的重慶數谷農場吸引不少游客觀光體驗。這座由中國農科院參與設計建造的智能溫室,運用農業物聯網、大數據、云平臺,引入國外先進的一體化灌溉技術、溫室種植技術,大大提高了農產品的產量、品質和觀賞性。

重慶市數谷旅游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盧長坤告訴記者,依托重慶數谷農場,公司還大力發展農旅融合產業,利用種植出來的有機蔬菜發展餐飲業,可同時容納1000人用餐,日接待用餐人數最高達700余人。

“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農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绷浩絽^委書記錢建超說,梁平作為農業大區,將持續深入推進一二三產業、農文旅產業深度融合,真正把農業發展好、農村建設好,讓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獲得感和幸福感強起來。

標簽: 生產車間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