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專欄 > 正文

河北沽源:庫倫淖爾“冬捕”魚兒肥

時間:2022-02-07 19:48:01    來源:中國農網    

“今年魚兒肥,平均五六斤重哩!”2月6日,河北省沽源縣庫倫淖爾湖迎來新年又一次冬捕。漁民孫河高興地介紹著情況,向記者展示著肥美的魚兒。

凌晨三點鐘左右,冬捕的“漁把頭”從就開始作業。在零下20余度的凜冽寒風中,他們在冰面上選定的下網點,用“冰镩子”先打好直徑半米的圓形冰眼,以及長方形的入網口和出網口,兩個冰眼之間相隔八九米遠,80多個冰眼圍成了2.5公頃左右的橢圓,入網口和出網口相對而設,分別位于橢圓長軸的兩端。

在漁民將捕獲的魚兒裝車時,新出水的魚兒還在跳躍。

然后,就是“水下走桿”的環節,這個環節要求的技術難度也是最大的,需要漁工有豐富的經驗和較強的體力。走桿需要3個人互相配合,一人撥桿、一人校桿和一人拉繩。在三個人的配合下桿子在冰下依照軌跡行進,從而帶動大網在水下行進鋪展。這樣下來,2000多米的漁網,通過鑿開的冰洞進行穿桿、走鉤,必須“一氣呵成”。

記者趕到時已經上午11時許,漁民們已經開始收網,這也是最激動人心的時刻。記者看到,漁民們把連接大網的繩子從出網口拉出,掛在絞盤上,用機械拉動絞盤,從而帶動漁網出水,時爾有魚兒拉出來,隨之漁網里帶出來的魚兒越來越多,最后網魚的大兜兒出水了!活蹦亂跳的魚兒被拉出了水面!

冬捕收網,漁民準備將出水的魚兒裝上車。

孫河是土生土長的庫倫淖爾村民,他說沒有發展旅游之前,他們這里的冬季因為太冷,村子里、大街上少有人煙,都在家“貓冬”。沒有想到“冷”卻成為他們的財富,現在他們冬天也都忙活起來了,他們村里有很多人都加入的冬捕隊,有的家里開起了農家樂,鄉親們都有了穩定的收入,實現持續增收,“生活也越來越好啦”。

據了解,沽源緊鄰冬奧會賽區崇禮,近年來依托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借力冬奧會籌辦舉辦、京津冀協同發展等重大機遇,著力打造“冰雪文化節”、“庫倫淖爾冬捕節”等藝術盛會,拓展了庫倫淖爾漁獵文化節、滑雪冰雪產業等零度以下旅游經濟,吸引了京、冀、蒙等地慕名而來的游客。

漁民在展示剛剛捕獲的魚兒。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李杰

標簽: 魚兒 漁民

上一篇:
下一篇: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