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專欄 > 正文

浙江平湖:“葡”寫鄉村富美進行曲

時間:2023-08-15 13:22:21    來源:農民日報客戶端    


【資料圖】

綠蔓繁茂處,又聞葡萄香,在浙江省平湖市曹橋街道孔家堰村的葡萄種植園里,一串串如同綠寶石般晶瑩剔透的葡萄掛滿藤蔓,長勢喜人。“我們這的‘陽光玫瑰’ 葡萄好看又好吃,還是我們村致富的‘金鑰匙’。”說起村里的葡萄產業,孔家堰村黨總支書記張雪明底氣十足。

群眾要致富,黨員干部來探路。十余年前,孔家堰村還是以種植傳統經濟作物為主,農戶們普遍認為葡萄是果樹里面比較“嬌氣”的,不好養、養不好。近年來,曹橋街道黨委以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聚焦抓好特色高效優質農業,由“街道領導、駐村干部、村兩委干部、農技專家、黨員、農戶”組成鄉村產業振興研究團,走農戶、訪田間,認真調查研究,了解村情民意、氣候土壤優勢,引進新品種。同時,村干部和黨員帶頭種植,有效提升農戶種植信心。如今,孔家堰村已然成為遠近聞名的“葡萄村”。

“田間課堂”,送去農業種植“大餐”。曹橋街道通過“新農人紅領匯”機制,招引青年農技黨員牽頭開展農業生產技術培訓、果蔬優勢品種培育等,并總結形成了一套夏果-冬菌技術模式,打造零污染農業循環模式,提高了土地、設施利用率,每年可實現畝均效益8萬元,幫助農民增收致富。

“酒香也怕巷子深”,為解決農戶擔憂的銷路問題,補齊農村供銷信息不對稱的短板,曹橋街道黨委采取“村級黨組織+供銷社+公司+N個主體”的形式,把原先各自為戰的小農戶統領起來,打造“堰上人家”區域共富品牌。借助品牌、產品優勢,已在上海、杭州、蘇州、嘉興建立長期穩定的銷售渠道,并配備專業的現代倉儲物流,逐步形成“以銷定產”的產業發展模式。去年夏季,在“堰上人家”品牌的加持下,僅“陽光玫瑰”葡萄一個品類就產生效益逾千萬元。

作者:平組軒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朱海洋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