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專欄 > 正文

南京農業大學育成“愛吃飼料”的河蟹新品種

時間:2023-07-27 17:25:49    來源:農民日報客戶端    

近日,農業農村部發布2023年水產新品種公告,南京農業大學育成的中華絨螯蟹“金農1號”(品種登記號:GS-01-009-2023)榜上有名。這個經全國水產原種和良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的水產新品種,由南京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水產系劉文斌教授團隊聯合江蘇海普瑞飼料有限公司、江蘇華海種業科技有限公司,歷經10余年成功培育而成,張定東教授為第一完成人。

“全程只吃人工配合飼料,是‘金農1號’最大的特點。”張定東介紹。自農業農村部啟動實施水產綠色健康養殖“五大行動”以來,全面部署了配合飼料替代幼雜魚行動方案,而這一新品種通過審定,將進一步推動水產養殖業轉型升級和河蟹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只吃飼料不吃雜魚的河蟹


(相關資料圖)

中華絨螯蟹俗稱河蟹、大閘蟹,是我國重要的經濟水產動物,廣泛分布于我國,在多個地理種群中,尤其以長江水系的中華絨螯蟹品質最佳。近年來,隨著河蟹規模化養殖的推進和擴大,養殖產量不斷攀升。

“池塘養殖是目前河蟹養殖的主要方式。但人工配合飼料的貢獻率不足30%。業內專家早在20年前就呼吁提倡使用人工配合飼料替代幼雜魚,但固有的觀念很難逆轉過來。傳統農戶喜歡投喂幼雜魚,但是這樣的喂養方式質量安全不可控,水環境污染嚴重,不利于機械化、智能化投喂。”劉文斌教授介紹。

能否培育一種更適應全人工配合飼料的河蟹新品種,從種質源頭上解決河蟹配合飼料適應性的難題?科研團隊早在十幾年前就萌生了這樣的想法,他們從長江水系選擇了一些野生中華絨螯蟹,從一些重要養殖區篩選了人工養殖親本,在全程只投喂配合飼料的養殖條件下,持續多代選留長得快、長得大的“好苗子”,通過群體繼代選育技術,在生長速度和飼料轉化率方面取得顯著的遺傳進展。歷經10余年,培育出能夠很好適應人工配合飼料的河蟹新品種“金農1號”,與投喂幼雜魚對比,新品種全程投喂配合飼料,對成蟹規格、肥滿度和繁殖力沒有影響,更突出的是成蟹風味品質具有味鮮無腥、脂香味濃、口味回甘、膏黃豐滿、不易退膏的優點。

金農1號。

奇、偶年份出生的河蟹也有“奧秘”

2009年,團隊從長江江都至泰州段水域收集中華絨螯蟹野生雄蟹,從江蘇高淳、金壇地區收集中華絨螯蟹養殖雌蟹,共1024只個體構建偶數年基礎群體。2010年以同樣配組辦法收集的956只個體構建奇數年基礎群體,在全程投喂配合飼料的條件下,以體重為目標性狀,采用群體選育技術,奇、偶年同步選育,經連續5代選育而成,奇、偶年選育系統由“金農1號”命名。

因為河蟹種群的特殊性,河蟹的繁殖配對得分清“奇、偶”年。據介紹,河蟹生活史僅有2年,奇數年出生的河蟹要到偶數年才能性成熟,同理,偶數年出生的也要到奇數年性成熟。因此,正常情況下奇數年出生的河蟹不能與偶數年出生的河蟹繁殖配對,需要分別建立奇數年和偶數年選育系,所以團隊所經歷的試驗要比其他水產品種更長、更復雜。“雖然是一個品種,卻承擔了雙倍的工作量。”育種團隊成員蔣廣震教授感慨道。

通過歷年小試試驗和連續兩年的生長性對比試驗,在全程投喂配合飼料的相同養殖條件下,與其他中華絨螯蟹品種相比,17月齡的“金農1號”體重提高12.41%,飼料轉化率顯著提升,更適應人工配合飼料,遺傳穩定性高,生長優勢明顯!適宜在全國水溫10~32℃人工可控的淡水水體中養殖。

新品種河蟹“不挑食”效益高

隨著河蟹產量趨于穩定,注重生態、效益和品質已成河蟹產業的發展方向,水產養殖綠色健康發展成為必然趨勢。為了給予養殖戶科學的指導和幫助,團隊還專門為養殖戶撰寫了詳細的中華絨螯蟹“金農1號”推廣指南。

“沒有好的品種,沒有好的飼料,養不出好的河蟹!”張偉剛是南京市浦口區星甸街道后圩村養殖戶。2007年他從南京農業大學水產養殖專業畢業, 2011年從外企辭職后到后圩村創業搞河蟹養殖。10多年養殖河蟹,遭遇了品種退化(成活率低、規格小、整齊度差、發病率高)等各種波折。2019年起,張偉剛開始引進河蟹新品種“金農1號”。“單位產量和利潤提高了30%左右。養了300畝,現在每畝凈利潤大概8000元!”張偉剛興奮地說,與投喂幼雜魚相比,全程使用配合飼料投喂,不僅降低了飼料成本、減少了病害發生、提高了勞動效率,而且河蟹的品質和風味有了明顯的提升,線上和線下銷售的客戶群穩定,回頭客增多。

“‘金農1號’一點不‘挑食’,只要給它們投喂符合河蟹配合飼料行業標準的上限值的優質飼料,就可以保證它們的健康成長。而且配合飼料使用成本實際比幼雜魚更低。”育種團隊成員李向飛副教授說。

團隊長期從事中華絨螯蟹的遺傳育種、飼料營養和養殖模式等研究工作,研制的“金海”飼料和繁育的“金海”蟹苗,已在全國進行了廣泛的推廣應用。苗種具有成活率高、規格整齊的優點,目前市場供不應求,往往當年底就將下一年的苗種訂購一空,產生了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未來,南京農業大學水產團隊還將繼續加緊進行中華絨螯蟹新品種“金農2號”的選育工作,并繼續加快研發更加經濟、環保、營養精準的中華絨螯蟹專用配合飼料。“希望更多肥美、鮮甜、豐腴、高營養價值的中華絨螯蟹,走向越來越多老百姓的餐桌。”張定東說。

作者:趙燁燁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