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網絡劇《血戰松毛嶺》影像書寫青春黨史

時間:2022-10-26 08:29:29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資料圖片)

原標題:網絡劇《血戰松毛嶺》影像書寫青春黨史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趙亮

10月27日,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絡視聽司、福建省廣播電視局指導的革命歷史題材網絡劇《血戰松毛嶺》將在優酷獨家播出。該劇聚焦長征前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在福建的最后一戰,講述了基層年輕紅軍戰士堅定革命信仰,并為之奮斗獻身的青春熱血和成長故事。

劇中,一支由平凡的閩西子弟臨時組建的地方武裝赤衛隊,在余光明、馬青山等優秀紅軍指揮員的訓練下,成長為了能征慣戰的百戰之師,最終與敵軍展開殊死搏斗,保證了中央紅軍的順利轉移?!堆獞鹚擅珟X》將讓那一段崢嶸歲月重耀時代光芒,為觀眾打造出一幅真實的歷史畫卷、一段震撼的革命事跡、一曲嘹亮的人民頌歌。

松毛嶺位于福建省龍巖市連城和長汀兩縣交界處,是一座南北綿延40多公里,東西寬15公里的小山脈。就在這里,88年前,萬余名戰士成功阻擊國民黨軍7天7夜的進攻,為紅軍主力戰略轉移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松毛嶺戰役作為紅軍長征前第五次反圍剿在福建的最后一戰,歷時七十余天,時至今日,當地依然流傳著“家家無門板,戶戶無閑人”的感人故事。為保衛蘇區,當年松毛嶺附近幾個村子幾乎所有的成年男子都參加了武裝支前工作,門板都卸掉作了擔架,就連少先隊、兒童團也行動起來。即使戰事激烈,傷亡慘重,依然有許多年輕人想方設法加入紅軍,他們為了青春理想堅守在陣地上,流盡最后一滴血也毫不后悔。

走進這一段革命歷史,背后的故事更加震撼人心。但是,在講述中國革命歷史的影視作品中,鮮有創作聚焦于松毛嶺戰役,甚至“松毛嶺”這個名字對很多人來說都十分陌生。為了讓更多人了解這段革命歷史,同時擴充和豐富當代紅色題材的影像表達,《血戰松毛嶺》基于松毛嶺戰役這一真實的革命歷史事跡,通過反復查找和搜集各類史料、開展黨史研究專家座談、實地探訪戰役遺址、走訪當地老紅軍及其后代等方式,秉持著“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原則進行藝術創作,還原感人至深的崢嶸歲月,填補這段革命歷史的熒屏空白。

《血戰松毛嶺》總導演劉雪松表示,這部劇有別于過去對于革命英雄的單一化刻畫,轉而聚焦于中國底層民眾、工農階層的覺醒群像,彰顯出人民群眾作為歷史創造者的地位和作用,突顯革命過程的群眾基礎和民心所向。也正因如此,《血戰松毛嶺》在人物設計和角色塑造上具有一定的突破性,力求用滿蘸深情、充滿生活氣息的筆墨勾勒出立體生動的角色形象,拉近革命歷史與當代觀眾之間的距離。

“這是一段悲壯的歷史記憶,更是一場英勇的戰斗傳奇,近萬名的紅軍將士在松毛嶺戰役中前赴后繼,當地群眾也在這場戰役中付出了巨大犧牲?!薄堆獞鹚擅珟X》編劇陶佳說,希望通過這部劇讓更多的觀眾了解那段感人至深的崢嶸歲月,感受紅軍戰士們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盡管松毛嶺之戰傷亡慘重,但其取得的戰略意義,以及軍民一心、顧全大局的戰斗精神值得永遠銘記”。

標簽: 崢嶸歲月 感人至深 傷亡慘重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