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將與環球影城“動靜互補”(主題)
將與環球影城“動靜互補”(副題)
北京日報訊(記者 孫穎)北京市政協人資環建委日前就“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重點課題赴張家灣鎮調研。張家灣今年將啟動考古勘探,未來將依托張家灣古城、通運橋、蕭太后河以及張灣鎮村打造張家灣古鎮項目,與西北側環球影城及度假區形成一動一靜、錯位互補的發展格局。
建于明嘉靖年間的張家灣古城,僅存南面城墻的斷壁殘垣,修繕后的城門外,明萬歷年間修建的通運橋架在靜靜流淌的蕭太后河上,橋面石上是深深淺淺的車轍印。張家灣因漕運而興,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大運河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后,張家灣城遺址與通運橋作為大運河上典型河道段落和重要遺產點,也從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升級為“國保”。
“《紅樓夢》中有許多張家灣的影子,曹雪芹也葬在張家灣地區,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公社平整土地時還發現了刻有‘曹公諱霑墓’字樣的石碑。”張家灣鎮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將啟動對張家灣古城的考古勘探,為未來古城遺址公園建設做好基礎性工作。
規劃中的張家灣古鎮項目位于副中心11組團1101街區內,在大運河故道與副中心創新發展軸的交會處,隔著六環路,與西側的北京環球影城主題公園和文化旅游區相望,北側是城市綠心,東側是張家灣設計小鎮,南側是涼水河,位于副中心南部文化旅游功能匯聚的核心地區。
根據歷史空間格局與自然空間格局,張家灣古鎮將形成“一帶、兩軸、三區”的規劃空間結構。一帶,即依托玉帶河、蕭太后河、涼水河等歷史文化漕運河道,形成大運河濱水文化帶。兩軸,即依托長店街與張梁路,形成漕運文化展示軸和近現代文化展示軸。三區,即依托自然河道水網,結合歷史空間格局,形成古城遺址片區、張灣鎮村片區、產居融合片區三個片區。在整體定位上,充分結合張家灣古鎮區位、文化、環境優勢和發展趨勢,打造古今記憶交匯地區、漕運文化展示窗口、文化功能融合節點、文化旅游休閑勝地,為北京環球影城主題公園及度假區提供重要補充,形成一動一靜、錯位互補的發展格局。
通運橋是張家灣古鎮地區漕運文化展示的重要節點,張家灣古鎮項目將對通運橋南部橋頭地區建筑進行重點保留提升,塑造古鎮橋頭標志性歷史空間氛圍,保留由長店街、塘子胡同和檔子胡同組成的“一街兩巷”歷史街巷格局。
蕭太后河具有優良的歷史文化和景觀資源,將通過植入文化配套功能,打造濱水休閑經濟帶,設置文化主題酒店、文化典禮中心、藝術文化中心、民俗館、實景劇場等一批休閑打卡地,實現北京環球影城主題公園、張家灣設計小鎮、臺湖演藝小鎮等重要文化旅游功能點的有機串聯。
標簽: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2022-04-27 08:37
2022-04-27 08:32
2022-04-27 08:54
2022-04-27 08:38
2022-04-27 08:35
2022-04-27 08:53
2022-04-27 08:55
2022-04-27 08:44
2022-04-27 08:36
2022-04-27 08:46
2022-04-27 08:56
2022-04-27 08:47
2022-04-27 08:52
2022-04-27 08:46
2022-04-27 08:44
2022-04-27 08:41
2022-04-27 08:45
2022-04-27 08:37
2022-04-27 08:36
2022-04-27 08:40
2022-04-27 08:54
2022-04-27 08:45
2022-04-27 08:51
2022-04-27 08:32
2022-04-27 0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