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走,去戶外音樂節

時間:2023-07-31 09:53:59    來源:中國文化報    

原標題:走,去戶外音樂節

中國文化報實習記者 劉霄

當下,戶外音樂節日漸興起,展現出較強的資源融合和旅游帶動能力。不少戶外音樂節的舉辦正成為當地激發文旅融合發展的重要力量,對當地文旅產業的發展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


(資料圖片)

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自2017年舉辦楠溪江·東海音樂節以來,相繼引進星巢、草莓等知名音樂品牌,并創辦楠溪江星巢音樂營等。2021年4月,永嘉縣與中國原創音樂產業知名人物許曉峰創辦的曉峰音樂公社合作,聯合打造了楠溪江ROCKTOWN音樂節,集結實力歌手及樂隊,有力地帶動了當地的旅游人氣,創下國內音樂節雙日票房之最,實現了品牌宣推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楠溪江旅游經濟發展中心宣傳營銷處處長戴強表示:“音樂節不僅是文藝活動,還是激發永嘉全域旅游活性的催化劑。”據了解,楠溪江ROCKTOWN音樂節自從參演陣容公布之日起,明星陣容、觀演攻略和現場場景等持續在網絡平臺曝光,不時登上熱搜。“樂迷除了在現場體驗音樂以外,還會關注和了解永嘉的特色山水和風土人情,他們嘗美食、逛景點,這都會促進經濟發展。”戴強說。

近年來,多地政府部門越來越重視音樂節在促進文旅融合發展方面的價值,開始引進音樂節,并給予一定財政補貼、提供場地等。有些城市的政府部門還會主導音樂節的舉辦,將其打造成為城市文化品牌。如山東德州的麥浪音樂節、濰坊的新國潮音樂嘉年華等,通過舉辦戶外音樂節助力當地文化與旅游的融合發展。

戶外音樂節的發展逐漸呈現出演出內容從單一邁向多元的趨勢。作為國內最早把音樂節品牌化、規模化運營的主辦方,迷笛如今在該領域探索出了一套獨特的創新模式。不同于以搖滾為主的傳統音樂節,轉型后的迷笛,推出的音樂節涵蓋民謠、流行音樂和嘻哈等不同音樂類型,既滿足了樂迷對不同音樂的需求,也拓展了音樂節的受眾群體。

在河北崇禮翠云山舉行的電子迷笛音樂節更注重參與者的舒適度。夏日平均溫度為17攝氏度的崇禮是理想的避暑勝地,觀眾在這里享受“音樂+戶外運動”的“山谷派對”,比在城市文體場館有更接近自然的體驗。

隨著戶外音樂節產業的發展,迷笛布局細分市場的嘗試也明顯加快。“孩子們的迷笛”音樂夏令營是專門針對中國少兒的音樂項目,與音樂節的“孩迷”舞臺形成互動;“迷笛考級”讓迷笛音樂學校、樂手、迷笛音樂節形成三向互動;“迷笛出品”則成為迷笛觀眾必購的音樂周邊產品。

西安敦煌大漠音樂節是在甘肅敦煌舉辦的音樂盛會。它融合了西北的多種藝術元素,創造出震撼的音樂節,展現國潮音樂新姿態。戶外音樂節在敦煌文化背景下,集合了多種別具一格的文化活動。公路與音樂狂飆、極限車迷大狂歡、有趣的影視專場、戶外電影、戶外紀錄片,均讓人耳目一新。在現場,觀眾還可以觀賞到獨特的文化展示,如敦煌曲子戲、秦腔。借助音樂節的客流量與熱度,西北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宣傳,其文化魅力得以彰顯。

“音樂節不僅助推當地文旅產業升級、消費升級,更帶來了新的文化理念,實現城市文化的多元融合。”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游科學學院教授唐承財認為,戶外音樂節的舉辦,在提高本地市民文化生活獲得感的同時,更給外地游客提供了一種旅游度假的新思維、新嘗試。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