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巴山蜀水連香江

時間:2023-07-10 08:54:48    來源:人民政協報    


【資料圖】

原標題:巴山蜀水連香江

陳智林

編者按 近日,由香港特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的中國戲曲節在港開幕。從6月至10月,9臺涵蓋京劇、曲劇、川劇、漢劇、粵劇、婺劇、昆劇和越劇的高水平戲曲節目將為觀眾們奉上戲曲盛宴。本版邀請全國政協委員,四川省川劇院院長陳智林撰文講述川港兩地的戲曲情緣。

6月28日至7月3日,四川省川劇院攜川劇經典劇目《白蛇傳》《和親記》以及《川劇經典折子戲專場》赴香港,參加2023年香港“中國戲曲節”的演出,以此慶祝香港回歸26周年。

為了這次演出,我們精心準備劇目、精心排練,只為給香港觀眾呈現高水平的川劇表演,弘揚中華戲曲文化。其中《白蛇傳》是四川省川劇院的代表劇目,細膩的表演、優美的唱腔、精彩的武打將《白蛇傳》這一流傳千年且極富浪漫色彩的神話愛情故事以川劇特有的表現形式呈獻給觀眾;《和親記》再現了喬玄、劉備、孫尚香、吳國太、孫權、周瑜等《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故事跌宕,人物鮮活,演出富于川劇情趣,地域特色濃郁而別開生面;川劇經典折子戲專場則薈萃了《攔馬》《活捉三郎》《武松殺嫂》《六月雪》《掌燈焚書》等經典劇目,既有文唱,也有武打,集生、旦、凈、末、丑于一體,讓香港戲迷近距離感受獨特的川劇魅力。

川劇是巴蜀文化的藝術瑰寶,香港是東西方文化交融之都,兩者相遇會產生什么樣的反應?香港高山劇場的熱烈掌聲說明了一切。每場演出結束,觀眾都起身歡呼,紛紛拿出手機記錄下演員謝幕的珍貴瞬間。為什么香港觀眾會如此喜愛川劇?我想,原因就在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和共鳴。中華文化是香港文化的重要根基,香港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血脈相連。巴山蜀水連著香江,領略中華戲曲藝術的精彩絕倫,聆聽代代相傳的中國故事。

香港觀眾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渴求是發自內心的,并且非常懂戲——從進場到結束,每個節目、每個細節,不管是唱詞還是技巧,演員表演中的每個興奮點、關鍵點或者笑點等呈現出來時,觀眾們都有呼應,與演員形成了很好的互動,雙方在此過程中都找到了快樂,非常難得。香港是中西文化薈萃交融之地,戲曲藝術在這個舞臺上大放異彩,讓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蓬勃生命力和強大的感召力,能夠激勵人、鼓舞人,凝聚起同呼吸、共命運的共識和情感。同時,也充分說明,人民需要優秀的文化藝術作品,這就要求我們文藝工作者在傳承中轉化、在學習中超越,創作出更多體現中國文化精神、反映現代審美意識、傳播中華精神的優秀作品,擔負起文化傳承發展的使命。

這次演出是四川省川劇院第五次赴港,也是我本人第四次赴港。在演出時,我收獲了一份意外的驚喜。一位戲迷送給我80張1988年我第一次赴港演出《芙蓉花仙》的高清照片。他是一位攝影師,這些照片竟保存了30多年。這樣的喜悅和感動還有很多。演出前一天,我在香港文化中心會議室以“蜀戲冠天下”為主題,與戲迷們近距離、面對面分享川劇的藝術特點及魅力。戲迷們提了很多問題,比如川劇表演形象和演員表現方式等,講座過程中,大家在川劇這個載體上探討文化,也溝通了情感。6天時間里,我們和香港一些文化機構也進行了充分交流,他們希望四川省川劇院能夠再度來港,給香港觀眾帶來更多精彩的演出。

文化如水,潤物無聲。藝術是文化交流、情感相通的紐帶,川港兩地的戲劇文化交流,是對熱心觀眾的真切回報,希望川劇在傳播巴蜀文化的同時,可以成為一種紐帶、渠道,架起兩地文化的橋梁,助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迸發出新時代的文化光輝。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四川省川劇院院長)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