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光腳下地種菜去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楊文靜
脫了鞋,光著腳,站到地頭,放眼望去,整畦都是草。
4月初,澆了沒幾天的地,只有表層凝固,像巧克力脆皮雪糕。剛踩上去還有一點干暖,很快那層“脆皮”就化了,濕涼滲上來,得挪個位置站。
這樣的土地最宜薅草,不會踩兩腳爛泥,草根也被水灌醉了,抓地不牢,輕輕一揪就掉。你揪起它的時候,還能聽見草根與土地分裂的聲響,比一根蘿卜出土的聲音小得多,一聲接著一聲躍上心頭,過癮又減壓。
薅一把草扔到壟上,再薅一把扔到壟上,一邊薅一邊向前挪,漸漸地,壟上多了一個個小草堆,菜苗的行列就清晰了。原來是花生。
花生地里長滿了莧菜苗,就把它當莧菜地多好?我們卻不要吃莧菜,非要吃花生。
陶淵明種豆南山下,說草盛豆苗稀,我發現,如果你不管草,種啥都稀。從種子睡到土里開始,草就像湯泡饃似的長起來了,它們比任何菜苗長得都更加茂盛,更加歡喜。一開始我不解,地那么大,別處的草咋就不長這么好?偏是你在哪兒種菜,哪兒就瘋狂長草!
“有水嘛!”蹲在不遠處的農人說。我簡直醍醐灌頂:種地澆水,草因為有水所以茂盛;苗稀是因為播種有限,而每一寸土地里都藏著無數草籽。
原來土地是野草的家鄉,我們是在人家的地盤上種自己的食物啊。
人類自稱大地之子,其實大地的孩子多得數不清,比如草。
春天地里的草種類少,我去芹菜地里薅草,滿眼嫩薺菜,花生地里全是嫩莧菜。等到荷蘭豆、蠶豆長起來,草的種類就豐富多了,好像七大姑八大姨把她們的孩子都扯來了,有一二十種我叫不上名字的“兄弟姐妹”。
蠶豆地里剛澆過水,走幾步就兩腳爛泥,爛泥從每個腳趾頭縫里鉆出來,噗吱噗吱的。薅草減壓,踩泥巴更減壓,對著電腦坐了五天,急需釋放一下渾身的壓力。
其實蠶豆棵子長大以后,草就無足輕重了——在苗和草都嫩小時薅草,讓草輸在起跑線上,后面它們就沒啥威懾力了。我卻非要來做這不必要的事,還是玩心占了上風。
農人追求效率,多是鋤草,我非親手薅,這樣有趣,也不會傷到蚯蚓。在爛泥地里薅草,更容易遇見蚯蚓。拔起一大棵蒿子,帶出一條大蚯蚓。我把它捧在手里,仔細看它一顆一顆生產“加工”過的有機物,這可是傳說中的“有機肥王”!想想看,在人類誕生之前,蚯蚓已經在地球上耕耘了數億年,它們是更資深的大地之子呀。
還有藏在草窩里、躲在土里的蟾蜍,趁著你澆地蹲在引水渠邊解渴的刺猬,你經過時倉皇從麥地里飛出去的野雞,在金色麥穗上跳舞的麻雀,在地里邊溜達邊偷嘴的喜鵲、戴勝,當然也少不了泥土里、葉子上的各種蟲……這塊土地以及土地上的果實,也應該屬于它們。
這里的農人早就有這樣的意識了。黃姐一邊擇菜一邊說,人吃一點,蟲吃一點,鳥吃一點……黃姐是這村里的農民,她的合伙人坤姐是一名“都市農夫”,因為有著同一個自然農耕的夢,她們成了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
感謝坤姐帶我親近田園,走進一個新世界。別人去公園露營燒烤,我到菜園解悶減壓,雙腳接觸土地,身心擁抱自然,干完農活特有成就感。原來收獲蒜薹是一根一根抽的,收獲蘆筍是一根一根剪的,從小在城市里長大的我,總能在菜園里獲得新發現。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我總會帶著家人和朋友一起去菜地,幾年下來,改變最大的是我爸。我爸是個活力四射的50后,天天去體育場打籃球,一到夏天就把自己曬得跟蟋蟀一樣,古銅色的皮膚會發光。菜園改變了他的生活,現在他每天早晨打球,下午干農活。
去年冬天我們去地里窖白菜,那兩個巨大的白菜窖都是我爸親手挖的。12月的風掃蕩大地,萬木凋零,白菜地里卻擠擠挨挨坐滿了翠綠的大白菜,生機盎然,熱鬧非凡。大白菜又大又沉,一人只能抱一棵,想一次運兩棵,就得使勁拎著趕快跑。我帶著女兒,我爸帶著外孫,用鐵锨把白菜從根部一鏟,抱進手推車,推到白菜窖邊,這邊遞,那邊擺,一棵一棵密密實實地碼進去,最后給它們蓋上“被子”,大功告成。
義工總有賞,我抱了一棵白菜回家,它美得像一朵巨大的翡翠花。把外面的綠葉子一片一片掰下來,就是超市貨架上那個模樣的大白菜,涮火鍋美極了。要是沒有這份經歷,讓我直接去地里找“白”菜,那恐怕就……
標簽: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光腳下地種菜去楊文靜脫了鞋,光著腳,站到地頭,放眼望去,整
2023-07-09 06:01
原標題:流年小扇搖清涼王小雨所謂一夜熏風帶暑來,日子漸往七八月過,
2023-07-09 05:54
原標題:夏天的云鄭利俠云是夏天的寵兒。云不怕熱,它喜歡趁著暑天排兵
2023-07-09 05:53
原標題:演革命女性助內心成長(主題)從《左耳》走上銀幕的陳都靈主演
2023-07-08 23:05
原標題:成都元素滿滿!記者帶你逛成都大運會博物館設立賽事博物館,是
2023-07-08 17:02
原標題:同人創作還能“站在前人肩膀上”嗎?(主題)——透視“同人作
2023-07-08 15:02
原標題:天津大劇院開啟“藝術之門”(圖)(主題)今年暑期將演出20余
2023-07-08 15:03
原標題:中國文房藝術展帶觀眾走進古人書房(引題)600余件器物講述文
2023-07-08 11:01
原標題:提前至8時!7月8日至8月31日故宮博物院開館時間調整7月7日,故
2023-07-08 10:03
原標題:畫里畫外談雅集新民晚報記者吳旭穎昨晚,上海博物館書畫部研究
2023-07-08 08:56
原標題:我國演出市場上半年“一大一小”齊發力北京青年報記者壽鵬寰7
2023-07-08 07:54
原標題:歌手李玟輕生去世導演李安發文悼念今晚報訊(記者高爽)歌手李
2023-07-07 16:03
原標題:暌違六年推出導演新作《八角籠中》(引題)?王寶強:每個人心
2023-07-07 15:59
原標題:“漫步經典”周日啟幕21天13場音樂會北京青年報記者田婉婷7月6
2023-07-07 15:59
原標題:再見李玟謝謝你給世界的光和暖羊城晚報記者胡廣欣“親愛的,我
2023-07-07 16:03
原標題:普契尼經典歌劇《三聯劇》今明上演北京青年報記者田婉婷作為年
2023-07-07 15:56
原標題:節令之美·小暑丨小暑聞花香,不覺夏日長“荷風送香氣,竹露滴
2023-07-07 15:01
原標題:癡愛連環畫三十年(主題)講述人:傳統連環畫策劃人、出版人劉
2023-07-07 14:53
原標題:定陵出土金冠鳳冠明天“團聚”北京日報訊(記者孫云柯)明天,
2023-07-07 14:52
原標題:上海博物館推出“與時偕行——金石傳拓技藝”特展集王羲之書三
2023-07-07 14:53
原標題:電影《消失的她》領跑榜單(引題)?暑期檔總票房突破55億元(
2023-07-07 15:05
原標題: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舉行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86周年活動今天(7
2023-07-07 14:06
原標題:今日小暑7月7日16時30分,小暑至。“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
2023-07-07 12:00
原標題:藝術家白明大型個展在京展出(主題)曾設計北京冬奧會禮品“文
2023-07-07 11:55
原標題:《我愛你!》感動全年齡段觀眾帶來諸多啟示(引題)?老年題材
2023-07-07 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