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即時 > 正文

【電商快評】螞蟻、騰訊領百億罰單 平臺企業金融業務進入常態化監管

時間:2023-07-08 19:06:34    來源:網經社    

7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證監會分別掛出相關處罰決定。其中,對螞蟻集團及旗下機構、相關控股股東、負責相關業務的高級管理人員合計處以罰款(含沒收違法所得)超71億元,對騰訊集團旗下財付通及負責相關業務的高級管理人員合計處以罰款(含沒收違法所得)近30億元。對此,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電商快評予以解讀。

觀點一:金融創新監管趨嚴螞蟻、騰訊巨額處罰具備警示作用


(相關資料圖)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上海漢盛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李旻律師認為,本次處罰無疑是嚴厲打擊金融違規亂象的一次重要行動,具有典型意義。此外,也很好的表明了監管部門在鼓勵金融創新的同時,也要懲處借助金融創新而進行監管套利的行為。

李旻律師進而表示,金融創新應當堅持“金融為本、科技賦能”,所有金融創新應當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進行。可以預見,今后對于互聯網領域的金融創新的監管要求將越來越嚴格。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上海正策律師事務所董毅智律師認為,此次處罰對行業來說本身是件好事。一直以來,關于這個這些企業在互聯網金融方面或平臺經濟方面將如何的處罰,一直是懸而未決的。通過這一次處罰將很多事情都厘清了。

觀點二:常態化監管落地行業或引來新一輪洗牌

董毅智律師做出三個判斷:第一,金融監管本身會變成一種常態化的監管,將一直存在下去的,對于整個平臺來說,其合規性要求是非常高的,這必然導致整個的合規成本的拉高,這是一種趨勢;第二,所有的持牌經營還是所有的金控平臺,可能都有新一輪的洗牌,除了這兩個頭部之外,其他的一些相關的平臺是否后續還有處罰,值得我們觀望。第三,在資本市場的層面,后續不排除螞蟻和騰訊在這個金融板塊是否單獨上市的可能性,這是一個比較大的預期。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九三學社中央促進技術創新工作委員會委員王喜文認為,從螞蟻集團等公司被罰,說明企業達到一定規模就要重視宏觀政策研究的重要性。企業達到一定規模意味著不再是行業的跟隨者,而是引領者。那就要重視對宏觀政策的研究,僅僅是法律層面的規避某些事項、打監管擦邊球是不可取的,而是需要研究技術與產業層面的合規。

觀點三:互聯網頻現高額處罰利于行業長遠健康發展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數字生活分析師陳禮騰認為,互聯網行業的快速發展一方面為提高了社會的生產生活效率,但同時,由于缺少相應的監管也導致在發展過程中留下不少隱患,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愈發顯現。在螞蟻集團和財付通收到巨額罰單之前,互聯網平臺還有美團因“二選一”問題被罰34.42億元,阿里因反壟斷問題被罰182.28億元等。這些都是監管部門對于行業亂象的嚴監管表現。

陳禮騰認為,各行各業健康長遠的發展離不開監管的把控。每一個巨額處罰背后,對平臺來說是短期的陣痛,而從長遠來看,是互聯網行業邁向有序健康發展的新開始。對于互聯網來說,除了通過監管、罰單等外力約束外,更重要的還是通過尋找自身健康發展的內在動力。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