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五月天演唱會“黃牛票”價格狂跌,粉絲勝了?
中新網北京5月20日電 (記者 王詩堯)距離五月天北京演唱會正式開演還有10天時,“五月天演唱會‘黃牛票’價格跌近萬元”沖上了熱搜榜,乍一看以為票價大跳水,實際上這跌了近萬元的“黃牛”票,價格還是遠超原價票。
(資料圖)
今年演出市場復蘇,導致多數演唱會“一票難求”,開票即售罄的情況層出不窮。一邊是觀眾們對線下演出的需求高漲,一邊是“黃牛”們伺機借著市場火爆大賺一筆。
五月天演唱會海報圖
粉絲團票因“不可抗力”取消
“不可售”的票去哪兒了?
5月5日,五月天北京鳥巢演唱會正式官宣,此次北京演唱會分為兩段,5月26日-28日連開三場《五月天2023好好好想見到你北京演唱會》,5月31日、6月1日和6月3日三場為《五月天2023諾亞方舟10周年進化復刻限定版北京演唱會》。官宣當日,兩家粉絲站隨即開啟團票,為了防止“黃牛”入場,購票者需先答題證明粉絲身份后才可以搶票。
五月天粉絲站團票發現大量異常訂單。微博截圖
5月6日晚,五月天粉絲團票的最后一日,“MAYDAY五月天任意門”粉絲站在社交媒體公布大量0秒異常訂單,并表示異常訂單將全部關閉,排查完畢后即開始發貨。然而不足3個小時,一則團票取消的通知讓粉絲們剛剛搶到票的喜悅消失殆盡。
據五月天歌迷智美(化名)介紹,她參與五月天演唱會團票已有十年之久,通常由3個粉絲站“五月天吧”“純真MAYDAY”“MAYDAY五月天任意門”負責團票事宜。
這是粉絲站與演出主辦方達成的不成文規定,在票務網站預售開啟前留出一部分團購票,粉絲可以通過粉絲站購買原價票。特別注意的是,粉絲站團購要求原價購買的演出票嚴禁加價轉賣,如需轉票必須原價。
粉絲提供的團票背后印著嚴禁加價轉賣字樣。受訪者供圖
原價團購票渠道被堵死,粉絲們將矛頭直指主辦方和“黃牛”,懷疑他們為了利益干涉團票。
在粉絲站發布的公告中曾提到,團購票取消是“因為不可抗力因素”。據錢江晚報消息,記者聯系了一位與演出主辦方華樂非凡關系密切的合作方,對方稱,取消公告中的“不可抗力”,實際上是本次團票活動,收到了匿名舉報,理由是“非法集資”。
北京市京都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常莎律師告訴中新網記者,非法集資是一類案件的統稱,包括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集資詐騙罪等。歌迷組團購票是出于觀看演出的目的,并不屬于非法集資行為。但現實中往往出現一些以購買粉絲團票為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組織,消費者一定要加強防騙知識,選擇正規渠道購票。
五月天北京演唱會主辦方華樂非凡微博截圖
5月13日,華樂非凡在官方微博發布聲明,五月天演唱會全部可售票是在有關部門的嚴格監督下,分配至官方授權票務平臺公開銷售。然而對于這則聲明粉絲們并不買賬,評論區里有粉絲詢問“不可售”的票去哪兒了?
據悉,“黃牛”手中常握有大量所謂的“內部票”“贈票”,這些原本免費的“贈票”到了“黃牛”手中被高價兜售。
常莎指出,按照文化和旅游部相關規定,演唱會門票應當合理制定票價、明碼標價,不得在標價之外加價銷售,不得捂票、囤票、炒票。主辦方如果與“黃牛”“合作”進行內部票的倒買倒賣,這是違法的,會嚴重擾亂市場秩序,損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記者欲就此事聯系演出主辦方華樂非凡,截至發稿前,該公司電話一直處于無人接聽狀態。
代搶、錄信息、轉贈
“黃牛”更新迭代套路多
過去,“黃牛”還只是個低收高賣賺取差價的“倒爺”,他們大多蹲守在演出場館門口,伺機而動問一句“要票嗎”?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以及電子票的出現,“黃牛”不僅沒被淘汰更是升級成2.0版本,研究出多種套路任君挑選。
套路一:代搶門票,失敗全退
上文提到粉絲團票中出現大量0秒訂單,實際上就是所謂的機器“代搶”的結果。當粉絲們不斷刷新著擁堵的頁面,被建議“稍后再試”時,“黃牛”已經通過軟件實現“0秒下單”。
據記者調查發現,代搶費一般在幾百至上千元不等,少量特別火爆的演出一排門票的代搶費可達到上萬元。代搶費不包含門票,即“黃牛”所謂的“辛苦費”,如果代搶失敗可退全款。
資料圖為臺灣著名搖滾樂團五月天。中新社發 安源 攝
代搶門票也可以指定區域,而且價格一般要比現票便宜。一般對實名制要求較高的演出,“黃牛”會采用代搶的方式賣票,提前收取買家賬號及身份信息,這樣刷到的票可以確保在買家本人賬戶內。
除了幫客戶代搶,“黃牛”還會申請大量賬號為自己“代搶”囤票,等收到實體票后再以開票后的市場“行情”定價,也就是所謂的現票。
套路二:強實名?直接錄信息
為了遏制“黃牛”擾亂市場,票務網站開始啟用“強實名制”的方式售票,即消費者除了在網絡購票時填寫個人身份信息外,入場時還要經過人臉識別、實名證件核驗等多道步驟,才可進入場館。同時,部分“強實名制”門票不支持退票,也不能轉贈及轉售。
本次五月天北京演唱會需要實名制購票及入場,且購票完成后觀演人信息不可更改。所以在沒有提前找代搶的情況下,就不能買“黃牛票”了嗎?
大麥APP截圖
“當然可以買,前排、連座都有,直接錄信息。”“黃牛”基仔(化名)告訴記者,想買票要盡快,第一批錄信息馬上截單,之后只能轉贈。
翻看另一位“黃牛”的朋友圈可見,早在正式開票前,他就做好了對抗“強實名”的準備:如果強實名接代拍或者錄信息(不強實名百分百有票)。
微信截圖
錄信息就是直接在票務系統后臺上傳購票者實名信息,當記者詢問他是如何完成錄信息時,基仔沒有回復,只催促道:“要買盡快,馬上截止了!”
當晚,基仔更新朋友圈表示,五月天演唱會第一批已截單,還想要票需要重新詢價。
套路三:電子票轉贈,“合規”操作
無論是代搶還是錄信息,說到底都是利用程序漏洞違規操作,而電子票轉贈則是部分票務網站開啟的“合規”窗口。
前幾天,“劉若英,12小時內退票”“梁靜茹,24小時內退票”等消息在社交平臺引發大量討論,這其實是針對不熟悉實名制購票的觀眾,特地開啟的限時退票通道。這些演出票原本不支持退換,也不可以轉贈轉售。
針對票務網站不允許退票的規定,常莎表示,現場演出票不讓退票是不合法的,“票品為有價證券,非普通商品,其背后承載的文化服務具有時效性、稀缺性等特征,不支持退換”是常出現在購票網頁或者票面的拒絕消費者退換的條款。這樣的退改條款沒有改變其“霸王條款”的實質。平臺方作為提供條款方單方限制購票方的退票、換票權,可能被認定為不合理加重購票方責任的情形,從而導致該條款無效。
五月天北京演唱會轉贈票要求。大麥APP截圖
許多網友也表示,非常支持實名制,但應該允許退票,誰還沒臨時有點兒事呢?不過,現在市面上的大部分演出暫不支持退換票,而允許轉贈票看起來似乎更加“通情達理”。
五月天北京演唱會的電子票還未出票,但是這里面的一部分票早已確定將會轉贈他人。在基仔朋友圈發布五月天演唱會第一批已截單的第二天,記者再去詢問時被告知,“現在錄信息不接了,但是可以轉贈”。
轉贈比錄信息在靈活性上差一點的是,已經轉贈的票無法二次轉贈,如果購票者臨時有事情無法觀看演出,也只能自己承擔損失。
票價一路下跌
粉絲有希望戰勝“黃牛”?
“寧可鳥巢門口站,也不能讓黃牛賺。”
當已經有十年傳統的團票被取消,憤怒的五月天粉絲開始向“黃牛”宣戰!這一“口號”及自制的宣傳圖片,在五月天粉絲群和社交媒體引發廣泛傳播和熱議。
6場演唱會、數十萬張門票,5秒內全部售罄。“粉絲群里一問,沒多少人搶到票。”智美說,自己是搶票“老手”,過去十年的團票她每次都能搶到,有時還多搶了再原價轉給群里的其他姐妹。
演唱會門票供不應求,自然變成了“商機”。一票難求的五月天門票,到了“黃牛”的朋友圈變成了一排排數字,每個檔位的門票溢價不等,最高檔位票價1855元的門票,第一排更是賣到了18880元,是原票價的10倍之多。
身為五月天18年的老粉,智美原本打算6場北京演唱會一場不落,然而她只搶到了一場演出票。
粉絲智美稱,自己這十年來的五月天演唱會票,全部都是自己搶到的原價團購票。受訪者供圖
2012年4月底,《五月天2012諾亞方舟世界巡回演唱會》來到北京鳥巢,那一年正在備戰高考的智美因此錯過了演出,后來她在電腦上哭著看完了整場演唱會。
這一次聽到五月天將舉辦諾亞方舟10周年進化復刻限定版北京演唱會時,她激動壞了,勢必要打卡3場演唱會。然而現在手中僅有的一張演唱會票,無法讓她順利“登船”。
不過,絕對不買“黃牛”票是智美無法撼動的底線,“我看了十年五月天的演唱會,沒有一次不是原價票!”
“黃牛”票報價截圖
前兩天,五月天演唱會“黃牛票”價格大跌的消息傳遍互聯網,曾經18880元的“黃牛票”變成10800元,跌了近萬元。沒過多久,網友又發現有“黃牛”以6980元的價格賣內場第一排的票。
雖然如此“大幅度”降價依舊算不上什么好事,但這似乎也證明了粉絲的抵制是有效的,只要“黃牛”的票賣不出去,就不得不降價脫手。
現在,五月天演唱會的“黃牛票”已經大幅降價,原價的基礎上多加三五百即可買到。但是大部分粉絲仍舊不買賬,只堅持原價購票。
五月天粉絲群截圖
智美說,以前群里都是出票的人多,現在全是求票的。聊天的過程中,群消息又彈了出來——“求票,溢價500!”
下一秒,群主現身并放出一張截圖,上面顯示求票的粉絲已被移除群聊。隨后群主寫道:“還是那句話,溢不溢價是自己的選擇,但是你選擇了溢價票那就拜拜了。”
目前,這場粉絲與“黃牛”之間的拉鋸戰還在進行中,預計將會持續到轉贈票的截止日期,也就是演出前48小時。
然而,這不該成為只是粉絲與“黃牛”間的較量。一個健康有序的演出市場,需要多方齊心合力,依法打擊違法違規行為,整治非法倒票源頭,共同營造一個良好的市場環境。(
標簽:
上一篇:【熱聞】“我是建設者,也是藝術家”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五月天演唱會“黃牛票”價格狂跌,粉絲勝了?中新網北京5月20日電(記者王詩堯)距離五月天北京演唱
2023-05-20 08:32
原標題:陳許用一批油畫作品,記錄下港珠澳大橋的建設風貌(引題)“我是建設者,也是藝術家”(主題)工人
2023-05-20 07:39
【作品廣議】原標題:超乎想象的煎熬肖承森更睡不著了 于昌偉服務于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是新時代中國漫畫
2023-05-20 07:56
原標題:首個縣級國家一級綜合性博物館運營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劉靜)明代趙秉忠的“狀元卷”、
2023-05-20 07:50
原標題:來這座博物館,看中國錢幣史|探館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王羨茹曹玥中國錢幣博物館成立于1992年,它是
2023-05-20 05:47
原標題:開心果左一:風景如畫左二:向往左三:前車之鑒右一:條件反射北京 趙春青
2023-05-20 05:34
原標題:黃河岸邊“一日游”:登鸛雀樓、觀大鐵牛、游普救寺中新網運城5月19日電?作者楊佩佩“白日依山盡
2023-05-20 05:56
原標題:工人的畫(第1744期)尋 吉林 孫德民雙面人 河南 巫德華身價 黑龍江 王真猶抱琵琶半遮面 吉
2023-05-20 05:47
原標題:【尋味中華|文博】從海昏侯墓一窺西漢“食”尚編者按:?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國際博物
2023-05-19 20:32
原標題:《漫長的季節》:開創生活懸疑的創新表達,傳遞視聽語言的溫度與質感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近日
2023-05-19 20:35
原標題:《哆啦A夢:大雄與天空的理想鄉》六一冒險起航羊城晚報記者邵梓恒將于6月1日上映的《哆啦A夢》系列
2023-05-19 20:51
原標題:全新修復版《天空之城》六一上映羊城晚報記者邵梓恒吉卜力工作室開山之作,由宮崎駿執導的經典動畫
2023-05-19 16:48
原標題:開掛不如接地氣《平凡之路》戳中打工人羊城晚報記者龔衛鋒這是一部“不一樣”的職場劇!辦公室茶水
2023-05-19 15:35
原標題:郭麒麟:飾演“小人物”是我的舒適區羊城晚報記者龔衛鋒從《慶余年》中的范思轍,到《贅婿》中的寧
2023-05-19 15:38
原標題:國家文物局:全國博物館總數達6565家排名全球前列5月18日,國家文物局正式發布中國博物館發展數據
2023-05-19 15:34
原標題:《消失的丙察察》記錄進藏公路的蛻變羊城晚報記者李麗5月17日下午,電影《消失的丙察察》亮相由廣
2023-05-19 15:33
原標題:中醫故事也能拍得青春活潑(主題)熱播劇《后浪》導演希望觀劇同時學點養生(副題)北京晚報記者邱
2023-05-19 15:50
原標題:山東:搭建博物館與公眾溝通的平臺光明日報記者趙秋麗馮帆【國際博物館日專題報道】本報訊(記者趙
2023-05-19 14:47
原標題:運城博物館中的中華文明光明日報記者李建斌【國際博物館日專題報道】從4500萬年前的“世紀曙猿”化
2023-05-19 14:36
原標題:聚焦高分劇《漫長的季節》專家:走出類型局限中新社北京5月19日電(記者高凱)作為近五年來豆瓣平臺
2023-05-19 14:49
原標題:游戲跨界,加速傳統文化煥新作者:韓小喬寒暑相推,千年轉瞬。近日,首個運用游戲科技打造的新一代
2023-05-19 14:37
原標題:作家莫言為書法“拋磚引玉”愿更多年輕人“重拾”毛筆中新網上海5月19日電?作者王笈陳靜著名作家
2023-05-19 14:39
原標題:福建上杭首次發現恐龍蛋化石5月19日,記者從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自然資源局獲悉,福建省地質調查研
2023-05-19 13:42
原標題:各地博物館創新形式,融入大眾——(引題)走出有限空間?創造無限可能(國際博物館日特別報道)(
2023-05-19 13:48
原標題:琵琶名家趙聰明晚登天津大劇院舞臺(引題)“最美時光”里演繹東方神韻(主題)今晚報訊(記者高麗
2023-05-19 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