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中醫故事也能拍得青春活潑(主題)
熱播劇《后浪》導演希望觀劇同時學點養生(副題)
(相關資料圖)
北京晚報記者 邱偉
電視劇《后浪》正在東方衛視和優酷播出,這是一部熒屏少見的中醫題材劇。該劇導演韓曉軍表示,對于中醫大多數人都是一知半解,或者認為中醫有些神秘莫測,他希望《后浪》能夠成為一把鑰匙,通過看劇讓觀眾對中醫產生興趣,發生改觀,“開個玩笑,哪怕看完《后浪》,大家以后能做到早睡早起,這部劇也發揮了應有的作用和價值,我們作為主創就很開心。”
中醫故事以“傳承”為主線
在韓曉軍看來,中醫給人一貫的印象是厚重、嚴肅的,談到中醫大家總會想到老中醫的概念,但實際上所有知名專家都是從年輕學生一步一步成長起來的。《后浪》講述的就是年輕人進入“師承班”后,如何在老師的帶領下用現代的思想接受傳統的醫學知識、學習傳統文化的成長故事。
最初看完劇本時,韓曉軍就認為這部現實題材劇青春勵志、活力四射。把握住故事脈絡以后,他開始在中醫專業知識方面給自己迅速充電,去找懂中醫的朋友聊天,由淺入深翻閱相關資料,越來越體會到中醫的博大精深。他認識到中醫并非單一學科,而是與中國傳統文化融會貫通,所以講述中醫故事一定不要忽略“文化的傳承”。
韓曉軍透露,為了寫《后浪》,編劇六六攻讀了中醫碩士學位,所以劇中很多故事都來源于她的親身經歷。電視劇開拍之前,整個創作團隊學習了一段時間中醫,演員們試著給自己針灸,大家也糾正了以前的認知誤區。
《后浪》融合了“厚重”和“活力”兩種反差的元素,具體到攝影的調性上,就是“動”與“靜”的平衡。韓曉軍首先希望這部劇能呈現出很強的動感,畢竟是年輕人的戲,要讓畫面真正充滿活力和張力;涉及到中醫專業知識的體現,就要呈現出沉靜和平穩。
幫助年輕演員松弛下來
《后浪》由吳剛、趙露思、羅一舟、張萌、江珊等主演,劇中的“師承班”學生來自五湖四海,學中醫之前都有不同的身份、職業,而且性格迥異,老中青三代人的思想碰撞妙趣橫生。對于老一輩演員的表演,韓曉軍一點也不擔心,關鍵是年輕演員如何盡快進入角色。《后浪》匯聚了眾多年輕演員,韓曉軍也特別喜歡拍年輕人的戲,因為那種青春飛揚、朝氣蓬勃,特別具有感染力,但新人演員難免緊張,需要松弛下來。
在片場,韓曉軍經常鼓勵年輕人:放松放松,沒什么大不了,不怕你演錯,怕的是不敢演。他不會從細枝末節去糾正演員,而是幫他們慢慢找到狀態,進入角色,先理解人物再去表演,就會水到渠成。“我首先會照顧到演員的情緒,然后在專業技能方面適當引導。演員在現場是非常脆弱的,旁邊圍著這么多工作人員,還得旁若無人地迅速進入到表演狀態,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重來,會嚴重打擊自信心,反而越演越不順。”
韓曉軍會讓年輕演員把自己當成學生,表現出學生本色,在片場的首要任務就是調動自己的熱情和活力,其次是要學會“和而不同”,表現出所塑造人物的個性,即使身處集體中也不能喪失自我。“在片場我經常反復說一個詞,叫‘好玩兒’,我說你們要把演戲當成一件好玩兒的事,我們這個戲的基調是很活潑的,也要演得好玩兒、有趣。你看咱們老戲骨都演得挺好玩兒的,你們得更勝一籌才行。所以我們的拍攝過程也特別快樂。”
寓教于樂避免枯燥乏味
《后浪》以中醫為載體,中醫講究“萬物有序”,如何作息,如何飲食,得按照客觀規律進行。韓曉軍認為中醫不僅是一門治病救人的學問,更是一門修身、修心的學問,而《后浪》的內涵超越了中醫層面,進入到引人深思的人生理念。但任何題材的作品涉及到專業知識層面,難免會顯得有些枯燥。電視劇不是科教片,《后浪》首先要做到故事好看,讓觀眾能夠感同身受,把核心理念在歡快的氛圍中逐漸滲透,用生動的案例去講解中醫知識,如此傳遞理念才能事半功倍。
“希望大家能夠從劇中看到,如何擁有正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看到有意思的橋段不只是哈哈一笑,還會思考,原來這么做會得病,那樣做可以治病,那我們的初衷就達到了。”韓曉軍通過親身體會特別想告訴大家,雖然中醫博大精深,但并非不可認知,日常學一點中醫知識,人人都能受益,“我們確實希望能讓更多觀眾在看劇過程中受益,不管是中醫層面的專業知識,還是更深層次的人生境界。”
標簽:
上一篇:山東:搭建博物館與公眾溝通的平臺|天天關注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中醫故事也能拍得青春活潑(主題)熱播劇《后浪》導演希望觀劇同時學點養生(副題)北京晚報記者邱
2023-05-19 15:50
原標題:山東:搭建博物館與公眾溝通的平臺光明日報記者趙秋麗馮帆【國際博物館日專題報道】本報訊(記者趙
2023-05-19 14:47
原標題:運城博物館中的中華文明光明日報記者李建斌【國際博物館日專題報道】從4500萬年前的“世紀曙猿”化
2023-05-19 14:36
原標題:聚焦高分劇《漫長的季節》專家:走出類型局限中新社北京5月19日電(記者高凱)作為近五年來豆瓣平臺
2023-05-19 14:49
原標題:游戲跨界,加速傳統文化煥新作者:韓小喬寒暑相推,千年轉瞬。近日,首個運用游戲科技打造的新一代
2023-05-19 14:37
原標題:作家莫言為書法“拋磚引玉”愿更多年輕人“重拾”毛筆中新網上海5月19日電?作者王笈陳靜著名作家
2023-05-19 14:39
原標題:福建上杭首次發現恐龍蛋化石5月19日,記者從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自然資源局獲悉,福建省地質調查研
2023-05-19 13:42
原標題:各地博物館創新形式,融入大眾——(引題)走出有限空間?創造無限可能(國際博物館日特別報道)(
2023-05-19 13:48
原標題:琵琶名家趙聰明晚登天津大劇院舞臺(引題)“最美時光”里演繹東方神韻(主題)今晚報訊(記者高麗
2023-05-19 13:33
原標題:18載堅守非遺夢昆曲木偶新傳承孫菁(右)和施錦芳在蘇州市吳江區七都鎮一處公園內排練(4月18日攝
2023-05-19 11:35
原標題:換個視角拍懸疑破案劇《漫長的季節》導演辛爽希望激發觀眾的思考昨天,由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主辦的
2023-05-19 11:44
原標題:探中國南海博物館觀海上絲路文化5月18日,觀眾在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觀看“詩畫彩瓷——唐代海
2023-05-19 11:35
原標題:一本大國建造旅行手賬,帶你開啟博物館奇妙游!文博寶藏承載著數千年歷史,是連接過去、現在和未來
2023-05-19 10:42
原標題:新疆唐王城遺址考古首次展出一批珍貴出土文物位于新疆圖木舒克市的唐王城遺址從去年6月開始發掘。1
2023-05-19 10:39
原標題:克拉瑪依紅色記憶展覽館入選新疆第二批“自治區特色博物館”名單5月18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和
2023-05-19 10:49
原標題:宣南文化博物館重新開放本報訊(記者張驁通訊員李碩)經過三年多的文物修繕和展陳提升,宣南文化博
2023-05-19 09:49
原標題:江西景德鎮:數字“魔力”讓博物館更美好新華社南昌5月18日電(記者周密、崔璐)晚上8點,景德鎮御
2023-05-19 08:55
原標題:嘉峪關:跨越1700多年的烤肉文化在嘉峪關魏晉墓六號墓的畫像磚上,繪有男主人宴請賓客的畫面,內容
2023-05-19 08:38
原標題:故宮數字文物庫又添2萬件文物北京日報訊(記者劉冕)趁著國際博物館日,故宮“數字文物庫”添了2萬
2023-05-19 08:37
原標題:無障礙·共美好——故宮博物院舉辦手語服務發布會2023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為“博物館,可持續性與
2023-05-19 06:50
原標題:故宮助殘服務“上新”:推出手語導覽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當天,故宮博物院與北京手語研究會聯合推
2023-05-19 06:42
原標題:新華全媒+丨品味博物館里的文創美食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甘肅省博物館圍繞“博物館、可持續性與
2023-05-18 22:32
原標題:藏在校園里的博物館:成為一本“教科書”中新網貴陽5月18日電?作者周燕玲在貴陽職業技術學院,有
2023-05-18 21:44
原標題:西藏日喀則博物館開館館藏3200余件文物中新網拉薩5月18日電(記者趙朗)18日正值“518國際博物館日
2023-05-18 21:37
原標題:新華全媒+丨一圖看盡“海絲”精品文物展2023年“5·18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于5月17日至19
2023-05-18 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