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北京圖書訂貨會作家分享“書”外事
北京青年報記者 張嘉 張恩杰
【資料圖】
在第35屆北京圖書訂貨會上,多位作家亮相不同展館,與嘉賓對談創作體會,與讀者分享寫作背后的心路歷程。
《大春秋》作者李舫:寫作是回溯與發現的過程
2月24日,作家、文藝評論家李舫的兩部作品《大春秋》《中國十二時辰》的分享會在湖北展館舉辦。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邱華棟等作為特邀嘉賓蒞臨活動現場,與李舫進行對談,就《大春秋》和《中國十二時辰》的創作特色、文學價值和社會價值等方面進行探討。
《大春秋》用多首詩詞連接起中國歷史的士、脈、道,以文學的手法抒寫中華民族的精神源流,因其思想和藝術的高品質獲得了魯迅文學獎,誠如頒獎詞所言,它“穿越古今,氣勢雄強,以尋根和守望確證中華文化的磅礴力量”。《中國十二時辰》則以脫貧攻堅為主線,將飛馳的中國濃縮在一天的十二個片段中。
李舫表示,對于一位寫作者而言,所有的文字都應該是噴薄而出的,這種噴薄而出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是日積月累的所思所悟自然而然流諸筆端。她說,《大春秋》是閱讀之書,她在日常閱讀中,會思考理想與信念、人類與世界、文明與傳承、時間和空間、歷史與文學、經緯與未來這些大問題。而《中國十二時辰》是行走之書,過去幾年的脫貧攻堅戰讓中國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她有幸走過這樣的地方、看到這樣的奇跡,于是把這樣的奇跡記錄了下來。
《彩瓷帆影》作者紀紅建:揭開鮮為人知的長沙彩瓷歷史
魯迅文學獎獲得者、著名作家紀紅建的全新力作《彩瓷帆影》在北京圖書訂貨會上舉辦了首發式。該書由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是一部尋訪長沙彩瓷歷史蹤跡,展現“海上絲綢之路”上的中外交流的作品。
紀紅建的家鄉,就在離銅官窯唐朝窯址不遠的地方,因此他自稱是彩瓷的“娘家人”。老家、彩陶源村唐朝窯址、銅官古街上的陶瓷作坊,在地理上呈三足鼎立之勢。紀紅建坦言:“(這些)已經植入了我的記憶,甚至靈魂深處。但遺憾的是,我過去所有的認知和情感都是那么的狹窄,所有對長沙銅官窯的關注與重新審視,都處于被動。” 從2017年起,紀紅建開始以一種“娘家人”的認真,為《彩瓷帆影》積累素材。他從彩瓷故里開始,深入探訪長沙銅官窯如何南北融合、創新突破,成為世界釉下多彩陶瓷發源地、瓷器世界工廠的歷程;再從湘江出發,沿長江、東海、南海、印度洋、阿拉伯海等,探尋長沙彩瓷出江、出海,打拼海外市場,將中國彩瓷文明推向世界的雄心。
創作這部作品的意義何在?這是一直縈繞在紀紅建心里的一個問題。“難道真的只是一個歷史的呈現,對一件事物的探尋?”顯然不夠,紀紅建清楚地知道自己不僅為了探討過去,更多的是為了助益當下甚至未來。
創作這部以長沙銅官窯彩瓷為主題的非虛構作品,紀紅建更多的是為了進一步了解中國社會,了解中國文化的來龍去脈。
創作中,紀紅建始終在努力地將長沙銅官窯納入全球化的進程中描述。他提示讀者,在長沙彩瓷興旺發達的時代,中國也曾是制造大國,石渚窯口生產的彩瓷,是唐朝時名副其實的世界級的先進制造業。今天我們仍能從長沙彩瓷身上借鑒許多。
《問道北大》作者方彪:講述北大發展歷程
2月25日,“北大文化與五四運動——《問道北大:再現一個覺醒的年代》新書分享會”在北京圖書訂貨會團結出版社展位舉行,該書作者方彪來到現場與觀眾交流。
《問道北大:再現一個覺醒的年代》是一本有關老北大的歷史文化隨筆,著眼于北京大學的使命與傳承、北大人與北大精神、北大學統、北大歷史等方面,再現那個“大師群集,引領文化新風尚;學生英勇,推動革命新征程”的盛況,從百年風雨中回望,探尋北京大學文化、精神的實質所在,以反思大學教育的本質和意義。
作者方彪為北大學生軍總教官白雄遠之孫,退休前從事編輯、教學工作,專攻北京學、北京史、北京文化研究,已出版《北京士大夫》《北京簡史》等作品。
在活動現場,方彪首先拋出問題“為什么新文化運動在北大集合,為什么五四運動從北大出發”,他以北大人為切入點,講述了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中北大人的引領作用,還講述了蔡元培等歷屆北大校長嘔心瀝血建設北大的良苦用心,以及辜鴻銘等北大教授生活與教學中的趣事。方彪表示,我們熟知的那些北大人中有許多“癡子”“瘋子”“呆子”,有時做學問往往需要有些“癡心”“瘋心”和“呆心”,才能真正做出成績。
在現場,方彪還對北大人的衣食住行娓娓道來,從不同年代的校服,到延續至今的北大美食,從不同年代教授的住所和學生公寓,到北大的交通變遷,還原了北大的發展歷程。
關注
首次以當代作家代際劃分的文學叢書亮相
“年輪典存叢書”收錄207部經典
2月25日,1號館新聞中心的“年輪典存叢書”出版座談活動吸引了大批讀者的目光。馮小剛、劉恒、曹文軒、石鐘山、笛安、梁豪等圍繞這套叢書對談短經典。
這套叢書是由邱華棟、楊曉升主編,北京長江新世紀策劃出品、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經典中短篇小說集,是中國當代文學史上首次以作家的代際年齡劃分的文學叢書,收錄了“40后”到“90后”6個代際、70余年、32位作家自選的207部經典作品。
本套叢書的作者,不僅有王蒙、梁曉聲、賈平凹等茅盾文學獎得主,葉廣芩、馮驥才、池莉、蔣韻等15位魯迅文學獎獲得者,有尤鳳偉、石鐘山、須一瓜、滕肖瀾等作品曾被改編為影視劇的原著作家,更有作品破百萬冊銷量的笛安、李尚龍等新銳青年力量。
“年輪典存叢書”旨在以短經典的力量豐富讀者的精神寶庫,展現六代作家的年代記憶。
統籌/滿羿
上一篇:世界快訊:天交引領小觀眾《遇見·莫扎特》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北京圖書訂貨會作家分享“書”外事北京青年報記者張嘉張恩杰在第35屆北京圖書訂貨會上,多位作家亮相不同展館,與嘉賓對談創作體會,
2023-02-26 10:38
原標題:演繹經典旋律走近音樂大師(引題)?天交引領小觀眾《遇見·莫扎特》(主題)今晚報訊(記者高麗)天津交響樂團昨晚在天津音樂廳推出
2023-02-26 10:53
原標題:身邊的樹尹乾《春季花束》皮埃爾·雷諾阿瑪咖供圖樓下種著兩棵樹,頂著深綠,經常灰撲撲的,走到陽臺邊上往下望才能看到。看到了也留
2023-02-26 08:49
原標題:蘇州的春秋顧小平天堂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蘇州人喜歡把文化發源時間追溯到春秋時代吳國。把泰伯、仲雍南奔作為蘇州文化的發端,把孔
2023-02-26 08:51
【守靜觀海】原標題:打量他人的生活劉建民忘記是哪位小說家講的,寫作的過程是一個走向自己內心的過程。越開放,你對內心的張望越熱切,因為
2023-02-26 07:52
【視線】原標題:長影電影院自助圖書館正式啟用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柳姍姍彭冰)日前,長影電影院引進的長春市圖書館24小時自助圖
2023-02-26 05:34
【視線】原標題:殘疾人勵志紀錄影片《勇敢的你》開拍中工網訊大型殘疾人勵志系列紀錄影片《勇敢的你》于日前在山東省聊城市開拍。該片由中國
2023-02-26 05:34
【進擊吧,國產科幻3】原標題:國家級科學家加盟國產科幻影視,一個腦洞大開又嚴謹可信的世界觀降臨了(引題)當科學“撞擊”科幻,“大爆炸”
2023-02-26 05:33
原標題:認識鄰居嗎李曉前不久,約了幾個從前在老街巷里居住的老鄰居一起吃飯。老鄰居們見了面,仔細打量著彼此的變化,有的已經眉上掛霜,有
2023-02-26 05:35
原標題:帶著《星落凝成糖》走出舒適圈(引題)李蘭迪:閱歷是最好的表演老師(主題)羊城晚報記者龔衛鋒李蘭迪今年24歲。不拍戲時,她一有空
2023-02-25 22:56
原標題:梁曉聲談新作:比《人世間》格局更大、更有分量中新網北京2月25日電“《父父子子》比《人世間》的格局要大一些。歷史的厚重感,也比《
2023-02-25 21:53
原標題:船夫號子、打夯號子……這些勞動號子你聽過嗎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甘皙你知道嗎?很多民歌都是從勞動號子發展而來。讓我們一起走進陜
2023-02-25 13:51
原標題:川臺兩地舉辦第二屆黃埔書畫聯展人民日報海外版電(鐘欣)第二屆“筆硯濃情·天府神韻進寶島——川臺黃埔書畫聯展”開幕式近日在四川
2023-02-25 13:39
原標題:第v35屆北京圖書訂貨會開幕這是2月24日拍攝的第35屆北京圖書訂貨會現場。當日,第35屆北京圖書訂貨會在京開幕。本屆訂貨會以“新征程
2023-02-25 11:52
原標題:山東濟南出土50余件唐三彩含天王俑等大型器物中新網濟南2月24日電(記者趙曉)記者24日從濟南市考古研究院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
2023-02-25 05:44
原標題:總制片人白一驄:“死磕”出來的《三體》澎湃新聞記者楊偲婷電視劇《三體》近期收官,點擊率與口碑都不錯,對于一部創制作難度極高的
2023-02-25 05:54
原標題:工人的畫(第1738期)聞風而動?內蒙古?戴培誠誰遛狗?黑龍江?郝延鵬越來越黑?寧夏?魯楠后來者居上?陜西?李天躍借?吉林?孫德
2023-02-25 05:54
【作品廣議】原標題:走火入魔的演技肖承森“悟”尚建國漫畫和表演同屬視覺藝術,因而漫畫家們一向很關心表演藝術取得的成果和突破。從功能上
2023-02-25 05:52
原標題:“白鸚鵡”意象貫穿的“小說宇宙”《戴王冠的白鸚鵡》系青年作家夏周首部小說集,收錄6篇小說,故事發生地分別為上海、悉尼、紐約、倫
2023-02-24 16:42
原標題:親自監督創作的《三體漫畫》出版(引題)劉慈欣:有一種夢想成真的感覺(主題)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張杰隨著電視劇版的熱播并獲得
2023-02-24 16:41
原標題:《毒舌律師》制片人江志強:最有說服力的永遠是好故事中新網北京2月24日電(記者高凱)電影《毒舌律師》(香港片名《毒舌大狀》)自2023
2023-02-24 16:47
原標題:《狂飆》片頭侵權了嗎?首輪播出已結束,話題繼續“飆”……經歷了首輪熱播狂潮后,電視劇《狂飆》正在二輪播出,可謂熱度不減。近日
2023-02-24 15:51
“堅持“兩創”書寫史詩·新征程新輝煌”原標題:讓音樂成為城市名片核心閱讀在發掘城市地域資源、賡續歷史文脈的過程中,人們以音樂為媒了解
2023-02-24 14:49
原標題:第八屆中國(深圳)國際電視劇節目交易會開幕中新網深圳2月24日電(記者朱族英)第八屆中國(深圳)國際電視劇節目交易會(簡稱“深交
2023-02-24 14:32
原標題:《尋聲而來》探尋泉州戲曲之聲感受堅守與傳承的力量由新華網、中國移動咪咕出品,中國移動獨家冠名,新華社聲在中國、海西傳媒集團聯
2023-02-24 1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