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稿專家:王國義
中國農業大學營養與食品安全博士后
最近,“科技與狠活”這個詞在網上出現的頻率特別高。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聽到這個詞的時候,小編還以為是出現了什么不得了的新科技,查了才知道,原來這個梗指網絡上爆火的一系列“科技視頻”。在烹飪過程中往奶茶和火鍋湯底里加點“三花淡奶”,食品和飲料的味道就能從平平無奇到濃郁鮮香,簡直就是化腐朽為神奇的“黑科技”。
來源|微博截圖
與此同時,也出現好幾位博主,通過視頻實拍了不少“科技與狠活”,幾勺粉末就可以變成熬制整夜的骨湯,讓不少外賣黨感到后怕,引發了極大的爭議。那么,所謂的“科技與狠活”真的就是人們的健康殺手,無良商家的幫兇嗎?
不要自己嚇自己。三花淡奶也好,防腐劑也罷,這個“科技”并不什么新奇玩意,而是我們的“老朋友”——食品添加劑!
三花淡奶是什么?
三花淡奶可是餐飲行業的一員大將,多用于奶茶、咖啡、甜品、濃湯等等,能夠增添風味和提升口感。
它的主要成分有鮮牛乳、奶粉以及磷脂、磷酸二氫鈉、卡拉膠等食品添加,富含鈣質和高蛋白,只要按照相關標準法規來使用,完全是可以作為日常食品添加的,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實際上,從含嘌呤更低這一角度,它或許還要比高嘌呤的長時間燉煮骨湯要更健康一些。
來源|網絡截圖
對于消費者來說,需要警惕的就只有餐飲店“掛骨湯賣淡奶”的欺騙行為,不需要擔心三花淡奶本身是不是對人體有害。
細談食品添加劑
很多人總是談“添加”色變。現在隨著物流業的發展,人們無論在何處都能品嘗到來自各地的美食,但是初級農產品并不能熬過漫長的運輸過程,為了能夠讓食品得以保存,大多數加工食品都會使用添加劑。
在現代食品工業中,食品添加劑更是得到極其廣泛的應用,基本經過加工的食品都是添加了食品添加劑的,比如罐頭,甜食、調味料等等。
食品添加劑有兩方面的作用,一是能夠防止食品變質,延長保質期;二是改善食品的風味,提高食品營養。
我國早已制定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明確規定食品添加劑的類別、用量和適用范圍。目前允許食用的添加劑品種有2300多種,按功能分類有23個。
來源|百度百科
生活中不乏看到不少“熟悉”的添加劑,例如卡拉膠,它是常用的增稠劑,是從紅藻類植物中提取的,廣泛用于雪糕、果凍、調制乳等,不過在食品中用量不高,總體攝入量低,對健康沒什么影響。
“味精”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主要問題是增加人體的鈉離子攝入量,安全性沒有問題;腌制品中的亞硝酸鹽,可抑制肉毒桿菌的生長繁殖,防止食物性中毒,超量食用才具有毒性;三花淡奶實際上也只是濃縮奶制品并添加了一些食品添加劑;
反式脂肪能讓食物口感酥脆,外形穩定,但它確實能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此建議大家盡量控制反式脂肪的攝入。
事實上,大家對于食品添加劑的排斥,主要是因為出現過三聚氰胺、蘇丹紅、塑化劑等惡性食品安全事件,但它們其實根本不是食品添加劑,而是非法的添加物,不符合國家安全標準,添加屬于違法行為。
所以,在符合安全標準的前提下,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并無問題,不需要避之不及。
來源|百度百科
零添加真是“0”添加?
近幾年出現很多產品,打著“不含防腐劑”“零添加”“不含香精色素”等標題,吸引人們去消費。
可市面上這些食品真的“零添加”嗎?答案是否定的。
在超市購物的時候,要是你有看配料表的習慣,就能夠發現,貨架上排列整齊的包裝食品,幾乎都含有添加劑。
有些打著"不含防腐劑"的食品,還得看看它是否含有高糖高鹽,亦或是干燥處理的?如果是,那這些食品的確不需要添加防腐劑,因為其加工處理的方式就能達到防腐的效果。比如蜂蜜(高糖食物)、方便面(干燥處理)等,這些食品本身就難以滋生微生物,所以零添加就是商家宣傳的噱頭罷了。
來源|pixabay
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比起零添加,反而能夠很好地保護食材,防止人們誤食變質的食品,還能降低生活成本,使人們能夠吃到其他地區的新鮮食物。
食品添加劑并不可怕,但是“零添加”的過分宣傳,影響大眾認知,也讓市場價格高漲。不少“健康”食品并沒有那么健康,而且價格不一定合理。
消費者沒必要看到添加劑就害怕,購買食品時多注意配料表,以合適的價格買到安全的食品。日常盡量以家庭烹飪為主,多吃新鮮的肉類和蔬菜,維護好身體健康。
雖然我們平時總是調侃中國人的胃是“百毒不侵”,但還是建議大家從可靠來源處購買食品,對于一些確實有害健康的食品還是盡量避免,或者采購原料自己烹飪,不僅可以做到少糖少鹽少油,還能少放添加劑。與其擔驚受怕,不如提升自己的廚藝,實現美食自由~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面對面丨專訪翟楊揭秘百年古船“穿越”歸來的背后故事11月21日,長江口二號古船在長江口水域成功實施整體打撈出水,在海底沉默150多年
2022-12-07 19:57
原標題:河北蔚縣:文化進萬家老戲傳新聲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蘭德華通訊員藺媛媛“金秋華夏彩旗揚 ”臺上表演精湛,唱腔優美,臺下群眾歡
2022-12-05 08:48
原標題:“陸游的鄉村世界”火了中國文化報記者?黨云峰2022年是南宋詩人陸游誕辰897周年。為進一步弘揚宋韻文化,擦亮“宋韻越城”和“陸游詩
2022-12-05 08:49
【視線】原標題:《風味人間》第四季將谷物匯集成篇(引題)每一種谷物都有自己的“人生故事”(主題)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陳俊宇“谷物是人類
2022-12-04 20:40
原標題:重慶合川發現春秋時期巴文化遺存出土各類器物278件記者日前從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在歷時6個多月的搶救性考古發掘后,重慶合川
2022-12-04 05:34
原標題:京津冀三地協同立法推進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為加強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進一步提升京津冀協同發展水平,2022年12月1日,天津市
2022-12-04 05:38
原標題:2023年故宮博物院年票12月1日開售每張300元中新網12月1日電故宮博物院近日發布關于2023年故宮博物院年票發售的公告。2023年故宮博物院年
2022-12-02 19:42
原標題:文旅部:將劇本娛樂經營場所全面納入監管視線據文化和旅游部網站消息,近日,文旅部市場管理司召開全國劇本娛樂管理工作視頻會,督促
2022-12-02 19:43
原標題:嘉陵江下游發現春秋時期巴文化遺存新華社重慶11月30日電(記者劉恩黎)記者日前從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在歷時6個多月的搶救性考
2022-12-02 09:31
解碼·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原標題:對話甘肅省博物館文創中心設計師團隊——(引題)精美靈動的文創產品這樣產生(主題)人民日報記者付文核心
2022-11-30 16:43
原標題:山西展出商周青銅盤珍品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鄒雅婷西周晉叔友父盤。山西博物院供圖近日,“盤之典——商周青銅盤特展”在山西博物院開
2022-11-30 05:49
原標題:剛剛!“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申遺成功!北京時間11月29日晚,我國申報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成功通過評審
2022-11-30 05:30
權威快報原標題:“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申遺成功記者從文化和旅游部獲悉,北京時間11月29日晚,我國申報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
2022-11-30 05:32
原標題:河南仰韶村遺址發現5000多年前大型房屋基址新華社鄭州11月28日電(記者桂娟、史林靜)130平方米的大房子、“混凝土”地坪、大型防御壕
2022-11-29 08:45
解碼·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原標題:復原技藝,轉化創意,組建樂團(引題)曾侯乙編鐘的文創旅行(主題)人民日報記者李霞當前,依托博物館等文
2022-11-29 05:34
原標題:江蘇鹽城建湖縣出土1 5噸唐宋錢幣11月28日,新江蘇記者從鹽城市建湖縣文旅部門獲悉,該縣岡西鎮雙墩村發現一處北宋末年的錢幣窖藏遺存
2022-11-29 05:34
原標題:李仁清:拓古傳今“復活”石雕在位于鄭州市金水區文化館的工作室里,李仁清查看完成后的拓印作品(11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李安攝上
2022-11-28 22:45
原標題:多元粵劇節目亮相香港“粵劇日”活動新華社香港11月27日電(記者黃茜恬)香港特區政府康文署27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和香港太空館舉行一年
2022-11-28 17:27
原標題:新聞特寫丨古船“歸港”海洋木質文物該如何保護?眼前,這個在江面上行駛的長方形大家伙,名叫“奮力輪”。在它懷抱里,靜靜躺著一個
2022-11-28 05:25
原標題:海南省第六屆少數民族文藝會演開幕新華社客戶端海口11月27日電(周慧敏、譚生其)為繁榮和發展海南省少數民族文化,促進各民族交往交
2022-11-28 05:38
原標題:在古鎮見證戲劇“豐碩生長”——第九屆烏鎮戲劇節開幕記者:段菁菁、鄭夢雨25日晚,在位于浙江省桐鄉市的烏鎮大劇院,烏鎮戲劇節發起
2022-11-27 15:31
原標題:《愛的二八定律》熱播引發觀眾思考人生態度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都市情感劇《愛的二八定律》正在騰訊視頻熱播。該劇
2022-11-27 07:34
【視線】原標題:硬核科技助力中國水下考古取得新的歷史性突破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22根巨型弧形梁組成的長48米、寬19米、高9米、重約8800
2022-11-27 07:45
原標題:《平民英雄張富清傳》研討會舉辦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鄒明強)近日,湖北省報告文學學會在省文聯主辦了《平民英雄張富清傳
2022-11-27 05:41
原標題:通向未來的階梯人們常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實際上,這句話因蘊含著形而上的想象而意蘊非常,喜歡開卷的文豪們幾乎難以用有限且
2022-11-27 0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