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快消息!戈壁灘上有熊嗎?有,但不多了

時間:2022-12-08 09:34:15    來源:科普中國網    

說到戈壁灘,許多人可能會想到一片寸草不生的荒漠,但這并非戈壁灘的全部。在這樣的環境中,其實存在著一個強大又脆弱的生態系統,零星分布的綠洲養活了許多動物,比如旱獺、戈壁盤羊、野駱駝、雪豹,還有全世界最瀕危的棕熊——戈壁熊(Ursus arctos gobiensis)。

戈壁熊在蒙古語中稱為“Mazaalai”,是蒙古國的“國熊”。它是棕熊的一個亞種,一度只剩下20多只個體,只生活在蒙古國西南部的大戈壁保護區(GGSPAA)內。它們食性單一,性情隱秘,科學家還在努力了解它們。

戈壁灘上的棕熊 | gobibearproject.org


【資料圖】

強大又脆弱的戈壁灘

蒙古國與中國接壤處的戈壁沙漠是球第五大沙漠,“戈壁”一詞也來自于蒙古語的“Говь”,指沙漠或礫石荒漠。這里溫度跨度極大,冬季可達零下40攝氏度,夏季則有40攝氏度;年降水量僅有190毫米,僅相當于一場大暴雨的24小時降雨量。

戈壁里常見的地貌 | gobibearproject.org

在這樣貧瘠的環境里,是零星分布的綠洲(oasis complex)撐起了戈壁灘的生態系統。這些區域常有地表水分布,滋養了植物,動物也隨之而來,在這里覓食、喝水。

戈壁熊主要以綠洲中的植物為食,然而,單一的食性也使得它們格外容易受到環境破壞的影響。如果戈壁灘變得更干旱,可供取食的植物減少,它們就面臨餓肚子的威脅。自從上世紀70年代以來,受到水源競爭加劇、人類活動范圍擴大等因素影響,戈壁熊的分布范圍縮小了60%。除此之外,它們還受到偷獵和非法采礦的威脅。

灌叢里的戈壁熊|gobibearproject.org

為了保護戈壁熊和其他野生動物,蒙古國設立了“嚴格自然保護區”。自1985年起,蒙古國開始在春季和秋季為戈壁熊投放食物,包括小麥、玉米、胡蘿卜和蕪菁。科學家還在投食點架設相機、采集毛發,以了解戈壁熊的種群構成。2009年,科學家只找到了21只個體;而到了2021年,這個數字終于上升到51只。

盡管如此,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中,戈壁熊的評級仍然屬于極危(CR)物種

熟悉又陌生的蒙古“國熊”

盡管貴為蒙古的“國熊”,又亟須保護,但戈壁熊對人類來說仍然相當神秘

戈壁灘原本就人煙稀少,戈壁熊又性情隱秘,傾向于回避人類放牧地和定居地,科學家長期以來難以準確掌握它們的生存狀態。著名野生動物學家喬治·夏勒(George Schaller)曾于1989年到蒙古進行野外調查,采購物資時只能找到幾罐花生,顯然不夠讓一支科考隊在荒漠生活數周。最后,多虧了當地老鄉熱情招待,那次科考才能完成。

蒙古國央行于2017年發行的戈壁熊紀念銀幣,售價為30萬圖格里克(約合人民幣800元)| news.mn

在20世紀90年代之后,蒙古國趨于開放,戈壁熊和其他野生動植物資源得以進入國際科學界的視野。

為了更好地保護戈壁熊和戈壁灘生態環境,2018年起,中國政府援助蒙古國戈壁熊保護技術項目正式啟動,這也是中國政府首個野生動物保護技術援外項目。科學家們對當地生態環境進行了更深入的調查,了解戈壁熊取食植物分布狀況,并架設了更多紅外相機進行持續監測。期待在未來幾年,這個項目能告訴我們更多關于戈壁熊的信息。

在水源地洗澡的戈壁熊 |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森林生態環境與保護研究所 / 人民網-國際頻道

萬物既偉大又渺小

戈壁熊得到了更好的保護,近十幾年的調查也顯示種群數量有回升的趨勢,然而,它們的未來仍然并不樂觀

夜空下的戈壁熊|gobibearproject.org

首先,戈壁熊的種群還是太小了,最樂觀的估計也只有不到100只,遺傳多樣性太低。

在廣闊的戈壁灘上,戈壁熊極低的種群密度,還意味著個體在發情期可能難以找到配偶。而且,已知的51個個體中,只有15只雌性。科學家最初懷疑,可能是因為兩性活動的范圍和模式存在差異,導致雌性更容易被調查所遺漏;但結合多種調查手段進行統計之后,他們排除了這種可能。

其次,就像其他許許多多的物種一樣,戈壁熊也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隨著戈壁灘的環境變得更加惡劣,溫度升高,降水減少,戈壁熊將面臨食物短缺的威脅。氣候變化還會導致局部極端氣候事件更頻繁地發生,對于這樣只分布于特定區域的小種群來說,一次氣象災害就足以給整個物種帶來滅頂之災。

在綠洲中穿行的戈壁熊|gobibearproject.org

戈壁棕熊是受到人類世影響的眾多動物的縮影。它們并未經歷有針對性的大量捕獵,卻因為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擴張,生存空間不斷遭到壓縮。

作為唯一生活在荒漠環境的棕熊亞種,科學家認為,它們很可能攜帶著一些獨特的突變,從而適應了嚴酷的環境。希望它們能一直留在我們身邊,等待揭開這個奧秘的一天。

參考文獻

[1] Tumendemberel O et al. (2021) Ecosphere 12(8):e03696

[2] Tumendemberel O et al. (2015) Ursus 26(2):129-142

[3] IUCN Red List: Brown Bear

[4] McCarthy T (2020) Nature 579(7798):338-340

[5] 人民網:中國幫助蒙古國保護瀕危“國熊”

[6] 人民網:中國援蒙戈壁熊保護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果

作者:瑪雅藍

本文來自物種日歷,歡迎轉發

如需轉載請聯系sns@guokr.com

標簽: 氣候變化 生態系統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