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全球今熱點:非補燃壓縮空氣儲能技術:保障電力安全新技術

時間:2022-11-12 22:34:00    來源:科普中國網    


(資料圖片)

“雙碳”背景下,風電等新型電力系統正在發揮重要作用,但與傳統化石能源相比,新能源更多依靠自然條件,受氣候、季節等影響較大,因此,如何建設大規模儲能發電設施,從而實現電力電量實時平衡、保障電力系統安全運行是目前的重要需求。非補燃壓縮空氣儲能技術正在解決新能源供應不穩定的缺陷。

一般來說,目前已有的儲能技術主要有物理儲能和化學儲能兩類,抽水蓄能、壓縮空氣儲能、飛輪儲能都屬于物理儲能方式;利用鉛酸電池、鋰電池等各種電池則屬于化學儲能方式。在實施過程中,不同的儲能方式也各有優缺點。傳統的抽水蓄能發電效率高、規模大,但受地理環境的影響很大,需要豐富的水資源;電池儲能能量轉換速度快,受成本、使用壽命、后續處理等因素制約。相比其他能源,壓縮空氣儲能的規模大,可儲存能量多,同時安全環保、占地面積小,是大規模儲能領域開發的新趨勢。

作為一種新型儲能技術,壓縮空氣儲能可以實現“廢地利用”,顯著降低原材料、用地等方面的成本。鹽穴往往處在密封性良好且閑置狀態,不僅適合儲存石油、天然氣等重要戰略物資,還可以儲存高壓空氣。

“非補燃”技術則是相對于“補燃”而言的,補燃是指那些被儲存的高壓空氣被釋放出來后,需要加熱膨脹以產生更大的推力,從而維持系統的循環運行。非補燃則沒有這個過程,壓縮空氣發電過程中不依賴煤、天然氣等外部能源燃燒。既可以節約資源,又避免補燃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排放問題。

在江蘇常州,就有這樣一座利用空氣來儲能、發電的電站——金壇鹽穴壓縮空氣儲能電站。這是世界首個“非補燃”壓縮空氣儲能電站,也是國內首次利用鹽穴資源的發電項目。其容納壓縮空氣的“容器”——鹽穴位于地下近千米處,抗壓能力強。雖然我國的地下鹽穴資源十分豐富,但在選址上依舊有講究,要求滿足容積適當、地質穩定、距離合適等條件。

金壇鹽穴壓縮空氣儲能電站項目所使用的茅八井鹽穴位于地下1000米左右,梨形腔體最大直徑約80米,高度超過100米,容積超過22萬立方米,相當于105個標準泳池。且鹽穴壁光滑,整體形態比較穩定,氣密封測試完全能夠滿足空氣儲能的要求,最高可承受200個標準大氣壓。壓縮空氣儲能電站的工作過程,是自身的內循環,通過熱交換設備將熱能儲存在幾個巨大的儲熱裝置中,實現能量的存儲轉化,可將電能轉換效率提升至60%以上。

中國科協科普部

新華網

聯合出品

標簽: 壓縮空氣 抽水蓄能 電力系統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