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每一個醫護人員的創新夢想都值得尊重

時間:2022-04-14 16:44:07    來源:科普中國網    

前幾天,一位重癥科的醫生聯系到了我們。

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他一點一點地把自己在工作中的發現講了出來。

他發現,手術后送到重癥監護室的患者有創監測不好管理。最突出的,就是零點位置容易移動。

由于重癥監護室的手術床和普通病床幾乎都是一樣的,沒有了手術中專門用于懸掛有創監測傳感器的架子,加上患者可能會隨時被移動,因此只能把這個傳感器粘貼在患者身上。

然而,這樣的操作帶來的最大的問題是,經常會有患者的皮膚過敏、破潰等情況。

從麻醉科的角度,雖然多數情況會好意把有創留下來,但其實很擔心這個有創能否被管理好。其中,最為擔心的,就是會不會凝掉、拔針后會不會血腫。

盡管有些擔心,但仍然希望這么有價值且價格不菲的監測繼續發揮它的價值。

這個醫生想到的辦法,是在患者胳膊上的袖帶上設計一個貼來解決粘皮膚的問題。

了解到這個重癥科醫生的創新想法后,我們并沒有急于反駁。因為,創新難能可貴!

這里插一句:如果是專利中介公司,當看到有人來申請專利,他們是絕對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的。哪怕你想設計一個可以撬動地球的撬棍,他們都會拍著胸脯說“沒問題”!

然而,我們不能那樣做。即便專利蒙混過關申請下來了,那又有什么用?哪個廠家能去給你生產?

再說了,從最近幾年國家專利局不斷加大審查力度來看,這幾乎就是不可能申請成功的事。

但是,此時的錢已經進了專利公司的口袋,吐是吐不出來了,只能認栽。

回頭再說,對于他的設計,我們反駁的地方在哪里?

主要在于,患者的胳膊不可能始終處于腋中線一個水平。平躺的時候,胳膊是靠近腋后線的。

另外,由于他是重癥科醫生,見到的患者大多數都是平躺的,且可以一目了然看到患者全身,他忽略了一點:手術中,患者的胳膊大多數都要束縛在身體兩側。

這個時候還好,尚且有機會和腋中線一個水平。假如說,胳膊外展了呢?這時就很難一個水平!

另外一個問題,動脈有創監測的時候,我們會時不時用肝素水沖洗管路、防止管路堵掉。具體操作:捏一下零點附近的開關。

假如說,這個裝置安放在束縛在身體兩側的胳膊上,外科醫生的肚子基本上不會給你太多次捏開關的機會。

如果術中不可用,將大大減少其應用領域。應用領域少,就意味著市場需求少。市場需求少,廠家就不賺錢。廠家不賺錢,這樣的產品就沒有廠家愿意轉化生產。結局,白花錢!

當一個滿心抱負的人勇敢踏出第一步的時候就跌倒了,他可能就此完全失望,這才是最大的悲哀,中國醫療最大的危機!

如果所有人都對創新失去信心,我們將永遠跟在別人后面走。反過來,如果大家都滿懷熱情投入到創新中來,還有我們解決不了的問題嗎?

有的人說,發明是專家的事、發明是工程師的事。

以前,這樣說有一定的道理。因為,專家以及工程師的閱歷、經驗以及資源遠遠高于一線醫護人員。

但是,今天不一樣了。信息爆炸的時代,幾乎不存在經驗或者信息的屏障。每個人,都有機會獲得大量有價值的信息。并且,只有每天使用醫療器械的人才能發現該器械的優點和缺點,才是最有發言權的人。

我們唯一缺的,可能就是資源。確切地說,是能夠為廣大一線醫護人員服務的資源或者平臺。

有的人說,一線醫護人員幾乎都在為溫飽努力,哪有心思創新呀?另外,也沒有錢啊!

我們要說的是,并不是所有創新都是天文數字。絕大多數的一二類醫療器械都是大家能夠承受得起的。甚至,有的產品上市只需要幾萬塊。

如果產品賣得好,回報可能是數倍的。金錢得到回報的同時,晉級評優、名氣完全都不再是問題了。

雖然我們婉轉的說了“No”,但是我們也沒有讓他完全失望。交流中,我們給他的建議是,能否將裝置上移到肩峰后面一點。如果是平躺,這個位置與腋中線差不多。關鍵的是,這個位置麻醉科能夠看得到。

麻醉科是循環監測的主力軍,麻醉科用起來會有更廣闊的市場。從社會價值來說,也能讓這個裝置為更多的醫生服務、也能為更多的患者服務。

醫學發明創新轉化推廣平臺,為您的創新夢想負責。如果您有好的創意,隨時聯系我們。

如果您身邊有這樣愛思考的人,也請將本文推薦給他。將來的他,一定會非常非常感激你!

標簽: 醫護人員 設計一個 這個位置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