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揭秘“移動的玻璃檔案” ——病理切片借閱的那些事

時間:2023-07-12 11:02:14    來源:科普中國網    

作者:楊冰澤 諸暨市人民醫院


(資料圖片)

審核:胡孟鈞 諸暨市人民醫院 主任醫師

圖1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大家知道病理切片嗎?手術過程中切除的病變組織,都會被送到病理科制作成病理切片,用以明確疾病診斷。可能大多數人對病理切片的了解少之甚少,其實病理切片也是可以借閱的。由于對病理切片的陌生,患者到病理科借閱的時候常會有很多問題,今天我們就來一一解答這些常見的問題。

圖2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患者或家屬在看到這小小的玻璃片時會產生深深的懷疑:這個所謂的“病理切片”就是手術取下來的腫瘤嗎?

其實,這小小玻璃片里就裝著腫瘤組織呢!

病理切片是我們身體上被切除的“肉肉”的“化身”,即人體組織。醫生通過手術、胃鏡活檢、局部穿刺等方式將病變組織或懷疑病變的組織切除下來,這部分被切除的組織稱為“病理標本”,切除下來的病理標本會被送至病理科進行“加工”。“加工”的流程非常繁瑣,要經過組織的固定、切取,將腫瘤“變小”,后續通過脫水、切片、染色,最終形成可以在顯微鏡下觀察的小小玻璃片。病理科醫生會在鏡下觀察、判讀,并做出最終的診斷報告,為臨床醫生明確診斷及后續治療提供重要依據。

大大的腫瘤無法長年累月地保存,而病理切片卻可以長期保存。雖然它很小,卻承載著患者的病情信息,患者可以根據病情改變隨時調取病理切片,追溯源頭。

圖3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病理切片是能借閱的!當患者因病情需要去往其他醫院就診時,能調取病理切片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為了防止患者及其家屬無法準確地傳達相關借閱信息,就診醫院的病理科一般會開具病理切片借閱申請單,交由患者回原手術醫院的病理科進行借閱,借閱單上會注明對方醫院需要借閱病理切片的基本信息,如患者信息、借閱病理切片的類型[蘇木精-伊紅染色(即HE染色)切片或免疫組化切片]、是否需要相關蠟塊或白片等。

患者及其家屬可直接攜帶借閱單及患者身份證件至病理科窗口辦理,病理醫生及技術人員會根據借閱單的內容核實病理結果并準備相應的材料,方便患者前往他院就診。切片常溫保存即可,由于切片均為玻璃制品,易碎,在攜帶或郵寄過程中需要加以保護。

圖4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病理切片是可以讓家屬代為辦理的。不同醫院的病理科辦理借片的手續不同,患者及其家屬前去辦理時可提前電話咨詢病理科工作人員,一般需要攜帶借閱申請單及患者身份證件。

圖5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如果是HE染色切片、免疫組化切片等已有結果的切片,辦理借閱手續后可立即拿取。如果是白片,就需要一定的制作時間,建議大家提前咨詢。

圖6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病理切片五彩斑斕,這是因為染色類型和檢測方法不同。病理切片本身是無色的,多稱為“白片”。無色的白片在顯微鏡下難以辨別組織結構和細胞形態,因而需要對切片進行染色后才能鏡下觀察,染色的原理和步驟非常復雜,最常用的就是HE染色,通過這種染色,可以將細胞核染成藍色,細胞質染成紅色,所以HE切片往往是紅藍相間的。除了HE切片,還有免疫組化檢測后的藍棕色相間的切片及特殊染色后多樣顏色的切片等。

圖7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白片和蠟塊是腫瘤組織變成病理切片過程的中間步驟。蠟塊是未制作成白片的組織,白片是蠟塊被切成幾微米后貼片至載玻片上的切片,未經過染色。在借閱過程中,選擇蠟塊還是白片,可以根據后續檢測要求來定。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醫院規定蠟塊是不能外借的,可以根據需要切取相應數量的白片。

圖8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腫瘤病灶有大小之分,類似穿刺等小標本,腫瘤組織量少,多切取白片就會面臨組織耗盡,所以白片的數量并不是取之不盡的,建議咨詢就診醫院病理科后再確定借取白片的數量,以避免浪費,影響以后的其他檢測。

通過以上解答,相信大家已基本了解了什么是病理切片、病理切片該如何借閱等問題。其實病理切片就是一種保存“病情”的方式,方便攜帶、借閱,可以為跨院就診患者提供便利,減少不必要的重復檢驗。對于病情復發、轉移的患者而言,保存在病理切片中的原始資料顯得尤為重要。大多數患者和家屬在借閱時會異常焦急,有的趕火車,有的讓家屬代辦,有的慌慌張張地詢問,作為病理科醫生是感同身受的。希望通過這次解答,可以為大家提供病理借閱的小知識,方便大家借閱病理切片。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