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俯沖式”降溫來了!醫生提醒:身體這5處一定保護好! 焦點報道

時間:2023-04-21 15:45:09    來源:健康時報    

前段時間,多地氣溫飆升,讓人感覺瞬間入夏,有些地方甚至暖出了 6 月的水平。


(資料圖)

然而讓人出乎意料的是,氣溫剛升起來沒幾天,“俯沖式”降溫就來了。據中國天氣網,這幾日冷空氣將繼續影響北方地區,大部氣溫開始下滑,之前的升溫暖熱勢頭被扼制,個別地區降溫超 20℃。

突然降溫,中老年人很容易受到影響,或產生健康問題,請一定要注意。

01

突然降溫

身體這 5 處最受影響

1. 血管:忽冷忽熱血管收縮強烈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科副主任醫師趙新軍介紹,春季忽冷忽熱,人體血壓、心率、心血管也會隨之應激調節,血管內膜上的一些斑塊變得很不穩定,容易潰破,血栓就形成了。

2. 呼吸道:防護功能可能降低

成都大學附屬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醫師周暉表示,呼吸道表面黏膜有一種防御能力,但在冬春季,由于天氣寒冷,受到冷空氣的刺激,它的防御功能降低,空氣中的病菌就容易從呼吸道侵入。季節的氣候變化較大 ,特別是秋末冬初的季節轉換時,早晚、午間的溫度變化較大,室內外溫差也較顯著,容易著涼。受了涼,身體抵抗力降低,病菌也容易侵入機體。

3. 膝關節:有些人會出現關節痛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骨科主任醫師沙宇介紹,健康人和關節炎患者同在短時間內從 30℃ 降到 15℃ 的寒冷環境中,關節炎患者可出現關節痛,健康人群可能沒有明顯反應。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這是因為膝關節炎患者的周圍血管收縮和擴張時間延長,當天氣突然寒冷時他們往往會發生關節痛。同時,寒冷還可使膝關節的滑液黏度增加,關節活動時也就增加了阻力。

4. 胃部:受涼后容易痙攣不適

上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傅志泉指出,胃、十二指腸潰瘍發病有季節性,秋冬和冬春交替都是高發期。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脾胃病科主任喻斌談到,體在感受寒冷刺激時組胺分泌增多,進而促進胃酸大量分泌,容易造成胃燒灼感、胃痙攣等不適癥狀。

5. 脖子:受涼頸部肌肉易僵硬

頸部受涼會使頸部肌肉緊張僵硬,是頸椎病發病重要因素。而且頸部包括了頸椎、動脈、呼吸道、食道等,哪個受涼都會讓人出現不適,如果感覺有風寒冷不如給自己圍條小紗巾。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02

4 個小細節

幫你守護健康

1. 穿衣試試洋蔥穿衣法

穿衣建議下厚上薄。一般來說,當氣溫持續在 15℃ 以上且相對穩定時,可以脫掉一些厚衣服。但是老年人、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風濕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建議不要太早減衣服,即使感覺有一點熱或微微出汗,也不要立刻減少太多衣物。

平時外出時,可以穿一件秋衣,外面套一件薄衛衣或薄毛衣,再加一件外套,這樣可以根據天氣情況適當增減衣服。

2. 白天開窗通風2次

夜晚關好門窗,以防風寒侵襲;白天可適時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和陽光充足,防止細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滋生。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3. 春天別等渴了再喝水

春天干燥,適當飲水,保持呼吸道濕潤,有助提高呼吸道的自然防御功能。

4. 下午氣溫回暖再運動

體質差的老年人最好在下午氣溫回暖后鍛煉。運動項目選擇上,最好選擇運動量不大的運動方式,如太極、慢跑、爬山、漫步等。

復核:李南南 湖南省科普作家協會理事 湖南省科學技術協會調研宣傳工作部副部長 二級調研員 中國科普作家(醫學方向)

本文封面圖片及文內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圖片內容不授權轉載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