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2日~3月18日是世界青光眼周,今年的主題為“關注青光眼:共識保視野,指南護光明”。
青光眼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如不及時治療,致盲率高。青光眼“早發現、早治療”,讓光明不再偷偷“溜”走。相較于近視、白內障,大家對于青光眼這個疾病還是陌生了些。很多青光眼患者對這個病也有很多疑惑。對此,我們精選幾個常見的、有共性的問題,一并為大家答疑解惑。
問
(資料圖片)
什么是青光眼?
答:青光眼是眼睛內的房水(眼睛的營養液)生成過多或循環流通受阻,房水在眼內堆積過多,導致眼睛內的壓力升高,即眼壓升高,視神經受到壓迫、損壞,進而導致視力下降的一種疾病。
眼壓是青光眼最重要的危險因素。控制眼壓到安全范圍是青光眼治療有效的重要指標。
問
青光眼能治好嗎?
答:青光眼一旦引起視神經和視功能的損害,一般是不可逆的,但是通過積極的治療,可以控制病情,維持視功能。早期發現、及早干預、定期隨訪,可以將青光眼的危害盡可能降到最低。青光眼可防、可控、不可怕,但不管不顧可能導致不可逆盲。
問
青光眼一定要做手術嗎?我不想手術,可不可以一直用藥?
答:青光眼可以通過藥物、激光、手術治療。《中國青光眼指南(2020版)》是我國現行的青光眼臨床指南。醫生需要遵循指南,結合患者自身具體情況和患者意愿做出醫療決策。
青光眼的疾病管理需要患者和醫生之間保持良好的溝通,比如有的患者按照病情需要接受手術,但患者如有顧慮,希望繼續用藥,那么應該及時與主診醫生加強溝通,看看能藥物是否能夠繼續控制病情,假如接受多聯藥物治療后,眼壓并未能控制在安全范圍,則需要進一步通過手術加強治療的效果。因此,醫患一起努力,才能將青光眼的危害降低,保護視功能。
問
我得了青光眼,為什么醫生讓我打激光?
答:眼科激光有很多種。多數情況下,青光眼門診口語化的“打激光”指的是“激光周邊虹膜切開/成型”。
這是一種應用于前房角狹窄、前房角關閉或閉角型青光眼的激光治療。人的眼球中,由于虹膜(瞳孔周邊的棕色樣組織)發育異常、過厚、或是瞳孔散大,讓虹膜“擠在一起”等原因,阻礙了房水從前房角的流出,眼壓就會升高。
通俗一點講,房水需要從前房角排出去,而前房角狹窄/關閉或者閉角型青光眼的患眼,房水從前房角排出不同程度受阻。這種情況下,通過“打激光”在虹膜上制造一個小小的切口,讓房水能夠通過切口流向前房角,達到平衡房水流動,緩解虹膜膨隆的目的。
青光眼門診另一種常見激光治療,是應用于開角型青光眼的“激光小梁成形”。開角型青光眼的患眼中小梁網濾過能力(排水能力)下降,導致眼壓升高,此時,激光小梁成形可以使小梁網濾過增強,促進房水排出,達到降低眼壓的目的。
總之,合適、及時的激光治療可以幫助病人減少降眼壓藥物的使用,延緩甚至避免進行青光眼手術,讓患者以較小的付出獲得較大的收益。
問
我得了青光眼,醫生給我做了白內障手術,沒想到眼壓也正常了,為什么?
答:《中國青光眼指南(2020版)》指出,對于合并白內障的閉角型青光眼患者首選白內障手術。這是因為多中心臨床試驗結果證實了白內障手術可以顯著增寬房角。
也就是說,白內障手術增寬了房水排出的“必經之處”——前房角,房水排出增加,眼壓也就下降了。但也不能說做了白內障手術后眼壓正常就“一勞永逸”了,青光眼患者依然需要長期的、定期的隨訪,眼壓控制不佳時,需要聯合使用降眼壓的眼藥水;倘若藥物治療效果不佳,仍然需要其他抗青光眼手術治療。
問
我用藥后眼壓正常了,是不是可以停藥了?
答:第一,眼壓的正常值不等于安全眼壓或者目標眼壓。
目標眼壓是醫生根據每個患者具體青光眼類型、病情設定的,在隨訪中還要根據病情的變化進行調整。總之,目標眼壓是個性化的,不是降到21毫米汞柱以下就“萬事大吉”了。
第二,自以為“安全”就停藥不可取。
用藥后眼壓如果可以控制在目標眼壓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不過,這是降眼壓藥物的功勞,停了藥,眼壓還是會重新高起來的,并且眼壓“大起大落”疊加高眼壓,更加重了青光眼的神經損害。很多時候,視功能就是在患者一次次的自以為“安全”的停藥后顯著變差的。
所以青光眼的治療和隨訪一樣都要堅持,有困惑或者遇到難題時,比如孕產婦不知道如何用藥,出差在外買不到藥,用藥后出現眼紅、眼癢不適等,要及時和醫生溝通,獲得解決方案。
作者: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青光眼科 楊揚帆 李軼擎
審核: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專家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主任醫師、教授 劉奕
策劃:譚嘉
標簽: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時間跨度上百萬年2022年陜西六大考古新發現結果揭曉央視網消息:昨天(3月12日),“2022年陜西六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揭曉,6個項目因
2023-03-13 15:43
原標題:大提琴家揚·沃格勒(引題)奏響3小時巴赫經典(主題)北京日報記者高倩音樂廳燈光傾落,觀眾凝神,巴赫的旋律在大提琴家揚·沃格勒的
2023-03-13 10:36
原標題: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引題)兩部佳作感動北京觀眾(主題)北京日報記者王潤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近日帶著《深淵》和《每一件美妙的小事》兩
2023-03-13 10:48
原標題:陜西夜塬遺址:展示百萬年來遠古人類活動清晰軌跡2022年陜西六大考古新發現今天(12日)公布,其中,陜西夜塬遺址由于展示了百萬年來
2023-03-13 09:33
原標題:來紫竹院可賞古代瓷塑玩具北京日報訊(記者代麗麗)古代兒童玩什么樣的玩具?來紫竹院行宮就能知道。“大器玩成——中國古代瓷塑玩具
2023-03-13 09:34
原標題:《美術里的中國》第三季邀您共賞純粹率真的詩意心靈飽蘸溫情畫筆,一生呵護童真。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大型紀錄片《美術里的中國》第三季
2023-03-13 09:37
原標題:六代“瓊花”傳承娘子軍精神(引題)中芭《紅色娘子軍》60年長演不衰(主題)北京日報記者韓軒“向前進、向前進……”伴隨著熟悉的旋
2023-03-13 09:55
原標題:國家大劇院恢復國際文化交流項目3月12日晚,一場《大提琴無伴奏組曲》在國家大劇院上演。這是國家大劇院時隔三年再次迎來國際文化交流
2023-03-13 09:51
原標題:北京環球影城多重春日體驗上線王者榮耀英雄盛會將持續至5月28日(引題)“長安英雄”環球影城上演精彩好戲(主題)北京青年報訊(記者
2023-03-13 08:46
原標題:秦漢櫟陽城考古新發現初步判斷為商鞅變法時期重要辦公場所今天(12日)上午,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將對2022年全省范圍內的考古發掘項目進
2023-03-12 14:57
【身邊的大國工匠】原標題:郭漢中潛心鉆研文物修復近40年(引題)接續傳承,讓更多古文物重現神韻(主題)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李娜郭漢中在
2023-03-12 11:50
原標題:孫犁與工人作者侯軍在孫犁的辦刊理念中,深入生活,貼近實際,采擷鮮活的生活素材,真實反映現實中的人物和故事,始終是其對副刊作品
2023-03-12 09:38
原標題:“不夜城”的暖冬李淑云室外零下6攝氏度。夜幕下,“不夜城”大門外超市門前,幾個八九歲的小男孩你推我搡,像浪花一樣不停地涌動。進
2023-03-12 08:40
【藝評】原標題:從《流浪地球2》看工業文化傳播余婧作為一部科幻題材的商業電影,《流浪地球》對于中國電影工業的發展有著里程碑式的意義。而
2023-03-12 07:56
【視線】原標題:山西考古發掘321座東周時期墓葬(主題)其中68座出土陶器可修復辨識(副題)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劉建林李彥斌)3
2023-03-12 07:32
原標題:西寧鍋莊王曉霞2019年六七月份,我與13位援青人員,一同踏上了奔赴高原的行旅。初到西寧,青海省演藝集團的領導就向我推薦:“鍋莊,
2023-03-12 07:37
原標題:時間走過的地方張軍霞新買的日歷擺在桌前,我卻久久不愿意撕開第一頁,日子仿佛是裝在籠子中的小鳥,只要輕觸一下日歷上的首頁,鳥兒
2023-03-12 07:43
原標題:春日童言三則張慶和小樹想發芽春天的腳步咚咚作響,沉睡了一個冬天的小樹被吵醒了,它伸個懶腰,嚷嚷起來:我想發芽!我想發芽!這聲
2023-03-12 07:55
原標題:木棉主題作品展亮相陳樹人紀念館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李巧蓉)3月10日,陳樹人紀念館舉辦“英雄花開英雄城——廣州中小學師生木棉主
2023-03-11 16:56
原標題:舞劇《詠春》刷屏,香云紗怎么那么好看?(引題)?陽東霖:服裝是穿在身上的文化(主題)羊城晚報記者王莉2021年,講述傳世名畫《千
2023-03-11 15:43
原標題:紅色實景劇《白鷺歸來》首演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張素芹)“來到這里既能看到濕地中翩翩起舞的白鷺群,又能在紀念碑前觀看感人至深
2023-03-11 15:50
原標題:通過音樂述說心路歷程(引題)?張學友推新單曲《又十年》(主題)今晚報訊(記者高爽)近日,張學友推出全新單曲《又十年》,用音樂
2023-03-11 14:51
原標題:天博重磅雙展再現傳世佳作(引題)?《香山九老圖》賞細節之美(主題)今晚報記者高麗天津博物館近期相繼推出兩項展覽“再現高峰——
2023-03-11 14:40
原標題:上海新增滬劇演藝新空間借力老洋房讓戲曲煥發生機中新社上海3月10日電(王笈)位于上海汾陽路150號的百年海派老洋房,正與戲曲發生新的
2023-03-11 11:32
原標題:新疆阿勒泰《雪都“語”您相約》短視頻展播,你看過嗎?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車輝“不論是額河第一村的‘庫大姐’,還是克蘭河畔的‘
2023-03-11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