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浙江杭州余杭的母親河苕溪
原鄉調查隊發現了一個全新魚類物種
(資料圖片)
——苕溪鱲(liè)
是一種鯉形目鯉科鱲屬的魚類
苕溪鱲是首次發現的全新物種
喜歡生活于苕溪水系水流較平緩、
底質為小型卵石
或礫石的清澈淺水溪流中
目前只在余杭與德清
兩地的苕溪流域發現
它的發現,是余杭野生動植物
本底調查的標志性成果
也意味著苕溪
有了一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物種
苕溪鱲身形小巧
通體閃耀著寶藍色的金屬光澤
其中夾雜著檸檬黃的點綴
就宛如水中的一顆寶石
夢幻且耀眼
美麗的苕溪鱲,嘴上的白色顆粒即為星珠
什么是鱲?
鱲(liè)是我國最美麗的原生魚之一
也叫桃花魚
我國關于鱲的記載
最早可追述到1500年前的南朝
最開始這種魚可能因為其特別發達的臀鰭
如野獸頸部揚起的鬃毛(鬣)而得名
苕溪鱲正模標本(上雄下雌)
現如今
鱲廣泛指代鯉科馬口魚亞科(Opsariichthyinae)的部分魚類
該類群的雄性
往往在繁殖季節展現出異常艷麗的體色
并且在頭部長出發達的星珠
用來搏斗與求偶
鱲屬是其中最常見的一類
目前該屬下包含三個物種:
寬鰭鱲(Zacco platypus)
中華鱲(Zacco sinensis)
棘頰鱲(Zacco acanthogenys)
魚類新物種的發現
判定一個新物種要求極其嚴謹
不僅需要在形態特征上
與其它物種有差異
同時還要通過分子系統學的分析
證明這些樣本與之前發現的物種
在基因層面上也有著顯著的不同
調查隊隊員們對采集到的樣本
進行了更仔細的觀察
與浙江省森林資源監測中心、上海海洋大學等進行合作研究
最終共同確認了該新物種的誕生
苕溪流域的溪澗
那么對于這個全新物種該起個什么名字呢?
當時隊員們特別興奮
紛紛各抒己見
有從外形方面命名的
也有從顏色等其他方面取的......
經過大家激烈地討論
最終決定取名為苕溪鱲(Zacco tiaoxiensis)
不僅能讓世人了解其模式產地
更希望能用這種方式來致敬家鄉的母親河——苕溪
苕溪是浙江八大水系之一
注入太湖,是太湖最主要的水源
因沿溪盛長蘆葦
人們稱蘆花為“苕”溪
岸多苕花,秋日常苕花飄飛而得名
流域覆蓋臨安區東部、余杭區、德清縣、安吉縣、長興縣、湖州市
是浙北極為重要的天然河流
秋日的苕溪賞蘆花的人群
上一篇:超級生態系統海草通過那些方式促進生物多樣性?_天天觀察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高英坡:促進鄉村工藝美術創意產業發展王凱東高越“作為新任全國政協委員,我深感責任重大。”“我不能錯過每次深入企業調研的機會,
2023-03-06 15:42
原標題:西藏拉薩:G219旅游院線電影《一路向南》開機中新網拉薩3月6日電(貢嘎來松)6日,G219旅游院線電影《一路向南》開機儀式在拉薩舉行。該
2023-03-06 15:35
原標題:“恐龍醫院”:“會診”1 5億歲異特龍近日,作為廣東地區第一家自然科學主題的博物館,正佳自然科學博物館于館內舉辦了異特龍病理研究
2023-03-06 15:55
原標題:在300年的錦綸會館看非遺與時尚的融合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卜松竹在有300年歷史的老會館里走一場時裝秀,是什么樣子?昨日下午,一場香
2023-03-06 15:53
原標題:國家文物局等7部門出臺方案(引題)?重點打擊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等犯罪活動(主題)北京日報訊(記者牛偉坤)到2025年,我國打擊防
2023-03-06 15:50
原標題:“狂飆”式減壓法不可取,正確方式是運動很多人認為,壓力完全是由外界因素導致的,其實不然。壓力是主觀和客觀交互作用產生的。一件
2023-03-06 14:45
原標題:《美術里的中國》第三季邀您共賞潑墨潑彩繪就的黃山傳奇云煙化杳冥,山水入丹青。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大型紀錄片《美術里的中國》第三季
2023-03-06 14:35
原標題:全新陣容《天下第一樓》中飾演掌柜盧孟實(引題)?人藝浸泡20年王雷接棒經典(主題)北京晚報記者李俐方非攝下午五點,離首都劇場開
2023-03-06 14:48
原標題:戲曲大省福建:守正創新納新苗中新網福州3月6日電(葉秋云陳曦)轉軸撥弦間,選手們水袖飛揚、翩然亮相;伴隨著明快流暢的曲調,選手們
2023-03-06 14:34
原標題:中國電影家協會發文悼念黃婉秋中新網3月6日電6日,中國電影家協會微信公眾號發文,沉痛悼念著名表演藝術家黃婉秋。其中提到,黃婉秋同
2023-03-06 14:45
原標題:尋訪鄭板橋在北京的足跡戶力平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以詩、書、畫“三絕”而聞名于世。他與北京有著不少淵源,曾四次進京,
2023-03-06 13:38
原標題:《流浪地球》《三體》何以異軍突起?(引題)?科學家加持讓科幻夠“硬”(主題)文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龔衛鋒知名科學家擔任科幻片的
2023-03-06 13:56
原標題:情感共鳴才是國漫破圈之道田可新馬旻琪從《西游記之大圣歸來》《大魚海棠》到《羅小黑戰記》《三體》,國產動漫看似佳作不少,整體卻
2023-03-06 13:57
原標題:歷史隨筆(引題)?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主題)在北宋,田欽祚是出了名的小人。《宋史》記載:“欽祚性陰狡,尤不喜儒士,好狎侮同列,
2023-03-06 11:50
原標題:話劇《水流下來》直面親情沖突北京日報訊(記者王潤)3月3日至5日,由顧雷編劇、導演,張巍和宇文秋實主演的話劇《水流下來》在鼓樓西
2023-03-06 11:36
原標題:《國文課:中國文脈十五講》:啜飲古圣賢釀就的甘露文 本刊特約撰稿鄭從彥文化是人類所獨有的,文化的發生與發展,必然依賴于人類的
2023-03-06 11:52
原標題:“去有風的地方”慢慢治愈:(引題)?一場迎著風的向心之旅(主題)文 本刊特約撰稿丁喬三月,云南大理,“有風小院”門口,慕名前來
2023-03-06 11:37
原標題:《香樟木詩叢》第一輯出版:展示當代漢語詩歌最新創作成果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陳俊宇近日,由詩歌評論家敬文東主編、南京大學出版社
2023-03-06 11:46
原標題:澳門大賽車博物館將增設賽車手蠟像澳門特區政府旅游局5日發布消息稱,今年適逢第70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舉行,旅游局與香港杜莎夫人蠟
2023-03-06 10:39
原標題:北京人藝《天下第一樓》再開張(引題)?“要讓觀眾有期待,看了還想看”(主題)北京日報記者李俐“好一座危樓,誰是主人誰是客;只
2023-03-06 10:43
原標題:110件(套)夏商周時期的精美文物集中亮相江蘇無錫中新網無錫3月5日電(記者孫權)3月5日,“江河輝映——中原與江南青銅時代考古文物展
2023-03-06 10:43
原標題:故宮恢復志愿者定時定崗講解服務文 本報記者張恩杰3月5日,故宮博物院特別聯合首都師范大學“歷學篤行”志愿服務隊,組織故宮志愿者牽
2023-03-06 09:55
原標題:張凱麗委員:打造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藝術人才聚合平臺北京日報訊(記者武紅利)文化旅游是北京城市副中心的主導功能之一。全國政協委
2023-03-06 09:33
原標題:賽陀螺迎“三八”3月5日,在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大化鎮仁良村,婦女參加陀螺比賽。當日,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大化鎮仁良村舉辦“三八”
2023-03-06 09:48
原標題:學非遺技藝迎“三八”國際婦女節3月4日,建筑工人在南寧市學習水拓畫技藝。3月4日,中建三局一公司廣西分公司在廣西南寧市舉辦“三八
2023-03-06 0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