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國內發現1例重點關注變異毒株,第二輪疫情要悄悄開始了? 天天熱點

時間:2023-02-18 07:33:24    來源:科普中國網    

日前,中國疾控中心發布《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情況》,稱在監測中發現1例重點關注變異毒株。消息一出,迅速沖上熱搜。

圖片來源:網絡截圖

1月份以來,國內新冠疫情流行趨勢回落,目前處于低流行期。居民生活秩序井然有序,旅游、餐飲、影院等行業生意火爆,街面上不戴口罩的人也逐漸增多,人們對新冠病毒的關注度似乎在逐漸淡化。


(資料圖片)

驟然引發關注的毒株究竟是什么,為何是重點關注呢?

圖蟲創意

據悉,該變異毒株為XBB.1.5,屬于奧密克戎亞型毒株。它具有“高傳播”和“高免疫逃脫”的特點,也是迄今最具傳染性的奧密克戎亞型變異株,不過癥狀方面的嚴重度并沒有增加的報道。該亞型變異株是2022年8月在印度首次被發現,之后迅速傳播,很快成為新加坡等國家的主要流行株。據美國疾控中心2022年12月3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當周美國有40.5%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是由這種奧密克戎變異毒株引起的。

變異毒株之所以被重點關注,是因為具有更高的傳染性和致病性,在全球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并可能有擴大的趨勢。盡管,XBB.1.5的傳染性更強,它也只是被重點關注的變異毒株之一。2022年12月以來,全國共發現本土重點關注變異株就達到14例,其中包括,1例XBB.1,1例XBB.1.5,5例BQ.1.1,1例BQ.1.1.17,4例BQ.1.2和2例BQ.1.8。所以, XBB.1.5僅為本監測周期內新增的重點關注變異毒株,目前尚未有數據顯示該變異株在國內呈現傳播趨勢。

其實更多人關注它,是擔心會引發第二輪感染,會是如此嗎?

圖蟲創意

疾病監測數據會提示風險發生的可能,重點關注不意味著一定發生更大的風險。通過疫苗注射或感染會獲得一定的免疫基礎,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保護效果會逐漸的下降。如果遇到傳染性或免疫逃逸增強的毒株,理論上確實有再感染的風險。但是否出現社會層面較大規模流行,取決于變異株的傳染性、致病性和人群易感性的綜合影響,三者缺一不可。

從現階段情況來看,新的變異毒株不斷出現,傳染性和免疫逃逸性具有增強的趨勢,這確實給免疫系統及人群造成了不小的壓力。而主動避免發生大規模感染的主要途徑之一,就是降低人群的易感性。國內有專家表示,2022年12月到2023年1月的新冠流行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形成了社會性的免疫屏障,易感人群數量已不足全人口的10%。這種情況下,短期內并不太可能出現新的大流行。

監測數據也顯示,當前國內新冠流行的優勢毒株仍以BA.5.2和BF.7為主,尚未監測到其他優勢變異株,也沒有發現新的能夠突破免疫屏障的變異株。全國(不含港澳臺)發熱門診數據顯示,2023年1月23日以來就診人數呈現低位波動,2023年2月13日為12.8萬人次,較峰值下降了95.5%。這些數據都意味著國內目前未出現第二輪感染的情況。

新冠病毒感染實行“乙類乙管”后,對醫療機構和社區人群哨點的監測和對變異毒株的監測始終在開展,相關機構也定期將監測的結果公布。對于公眾而言,關鍵還是要擺正心態、不恐慌、不忽視,堅持做好自我防護。按流程接種疫苗,勤洗手、戴口罩、少聚集、多通風仍是降低感染的有效手段!

作者|張 宇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

審核|李馬超 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所副研究員

本文由“科學辟謠平臺”(ID:Science_Facts)出品,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來自版權圖庫的圖片,不授權轉載。

標簽: 病毒感染 數據顯示 中國疾控中心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