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疾控中心發布《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情況》,稱在監測中發現1例重點關注變異毒株。消息一出,迅速沖上熱搜。
圖片來源:網絡截圖
1月份以來,國內新冠疫情流行趨勢回落,目前處于低流行期。居民生活秩序井然有序,旅游、餐飲、影院等行業生意火爆,街面上不戴口罩的人也逐漸增多,人們對新冠病毒的關注度似乎在逐漸淡化。
(資料圖片)
驟然引發關注的毒株究竟是什么,為何是重點關注呢?
圖蟲創意
據悉,該變異毒株為XBB.1.5,屬于奧密克戎亞型毒株。它具有“高傳播”和“高免疫逃脫”的特點,也是迄今最具傳染性的奧密克戎亞型變異株,不過癥狀方面的嚴重度并沒有增加的報道。該亞型變異株是2022年8月在印度首次被發現,之后迅速傳播,很快成為新加坡等國家的主要流行株。據美國疾控中心2022年12月3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當周美國有40.5%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是由這種奧密克戎變異毒株引起的。
變異毒株之所以被重點關注,是因為具有更高的傳染性和致病性,在全球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并可能有擴大的趨勢。盡管,XBB.1.5的傳染性更強,它也只是被重點關注的變異毒株之一。2022年12月以來,全國共發現本土重點關注變異株就達到14例,其中包括,1例XBB.1,1例XBB.1.5,5例BQ.1.1,1例BQ.1.1.17,4例BQ.1.2和2例BQ.1.8。所以, XBB.1.5僅為本監測周期內新增的重點關注變異毒株,目前尚未有數據顯示該變異株在國內呈現傳播趨勢。
其實更多人關注它,是擔心會引發第二輪感染,會是如此嗎?
圖蟲創意
疾病監測數據會提示風險發生的可能,重點關注不意味著一定發生更大的風險。通過疫苗注射或感染會獲得一定的免疫基礎,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保護效果會逐漸的下降。如果遇到傳染性或免疫逃逸增強的毒株,理論上確實有再感染的風險。但是否出現社會層面較大規模流行,取決于變異株的傳染性、致病性和人群易感性的綜合影響,三者缺一不可。
從現階段情況來看,新的變異毒株不斷出現,傳染性和免疫逃逸性具有增強的趨勢,這確實給免疫系統及人群造成了不小的壓力。而主動避免發生大規模感染的主要途徑之一,就是降低人群的易感性。國內有專家表示,2022年12月到2023年1月的新冠流行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形成了社會性的免疫屏障,易感人群數量已不足全人口的10%。這種情況下,短期內并不太可能出現新的大流行。
監測數據也顯示,當前國內新冠流行的優勢毒株仍以BA.5.2和BF.7為主,尚未監測到其他優勢變異株,也沒有發現新的能夠突破免疫屏障的變異株。全國(不含港澳臺)發熱門診數據顯示,2023年1月23日以來就診人數呈現低位波動,2023年2月13日為12.8萬人次,較峰值下降了95.5%。這些數據都意味著國內目前未出現第二輪感染的情況。
新冠病毒感染實行“乙類乙管”后,對醫療機構和社區人群哨點的監測和對變異毒株的監測始終在開展,相關機構也定期將監測的結果公布。對于公眾而言,關鍵還是要擺正心態、不恐慌、不忽視,堅持做好自我防護。按流程接種疫苗,勤洗手、戴口罩、少聚集、多通風仍是降低感染的有效手段!
作者|張 宇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
審核|李馬超 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所副研究員
本文由“科學辟謠平臺”(ID:Science_Facts)出品,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來自版權圖庫的圖片,不授權轉載。
上一篇:主攻小星星防御!“中國復眼”有多強?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老舍教老外說中文作家老舍一生不僅著作頗豐,還有著近三十年的教育教學生涯,在英國進行對外漢語教學更是其域外經歷中尤為重要的一部
2023-02-18 07:36
原標題:“行走在水墨和青綠之間”旅美畫家藝術作品展在天津開展中新網天津2月17日電(王在御劉俊蒼)2月17日,“行走在水墨與青綠之間”洪波畫
2023-02-18 05:50
原標題:范偉新劇《立功·東北舊事》開播(引題)這部懸疑喜劇東北味特別足!(主題)羊城晚報記者胡廣欣又一部在東北取景的懸疑劇集開播。12
2023-02-17 16:50
原標題:《夏花》熱播:都市情感劇的新審美之“花”中新網北京2月16日電(記者高凱)“古早”與“先鋒”,“簡單”與“多層次”,“精微”與“
2023-02-17 16:41
原標題:山西大同發現唐墓58座出土各類隨葬器物300余件(套)中新網太原2月17日電(高雨晴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7日對外發布考古成果,考古人
2023-02-17 16:42
原標題:歌劇《刑場上的婚禮》2月16日,由廣州大劇院與華南理工大學聯合出品的原創歌劇《刑場上的婚禮》新聞發布會在廣州大劇院舉行。發布會現
2023-02-17 16:48
原標題:這部動畫短片集由11位導演打造了8個根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立故事(引題)剛收官就被“催更”的《中國奇譚》如何出爐(主題)解放日報
2023-02-17 15:52
原標題:長達一兩千字,詮釋角色和作品(引題)明星“小作文”花樣越來越多(主題)齊魯晚報記者?師文靜 ???最近,《去有風的
2023-02-17 15:41
原標題:柏林中國文化中心舉辦古琴文化沙龍中新網柏林2月16日電(記者馬秀秀))“古琴音樂之雅韻”文化沙龍活動15日晚在柏林中國文化中心(簡
2023-02-17 15:36
原標題:作為開端的《論語》與《論語》的開端孔子一生的政治生活,大抵可以說是失意棲遑的。不過,孔子失意之后的“退”,卻開啟了另一個更加
2023-02-17 15:48
原標題:古韻傳新聲(引題)柳子戲《老青天》在京上演(主題)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賴睿?日前,新創柳子戲《老青天》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連演兩
2023-02-17 15:50
原標題:體育勵志電影《中國乒乓》走進中國人民大學展映(引題)鄧超:有責任把國球故事拍好(主題)北京日報記者王金躍電影《中國乒乓之絕地
2023-02-17 10:52
原標題:電影與現實的對話和連接(引題)——評汪榮《當代電影專題研究》(主題)在電影《一一》之中,導演楊德昌借由人物之口說道:“如果電
2023-02-17 10:53
原標題:《風再起時》珍珠滿地可惜少了根主線《風再起時》集中了梁朝偉、郭富城等一批優秀的演員,原本被寄予厚望,但市場的反饋卻不盡如人意
2023-02-17 10:56
原標題:西方兒童文學中的兔子許多動物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具有截然不同的文化內涵,但兔子在很多文化中都是與繁榮、富足和繁育聯系在一起。在
2023-02-17 09:44
原標題:演唱會日期未定黃牛已在售票(引題)線下觀演別被“代搶票”套路了(主題)北京青年報記者壽鵬寰?實習生虎巾杰隨著疫情管控的放開,
2023-02-17 09:44
原標題:山西發布碧村遺址考古成果揭示黃河岸畔的先民生活中新網太原2月16日電(記者楊杰英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6日對外發布興縣碧村新石器
2023-02-17 09:33
原標題:《流浪地球2》海外上映獲好評講述太陽出現危機,人類聯合拯救地球的國產科幻大片《流浪地球2》,在今年春節檔實現了海外多地與國內同
2023-02-17 09:55
原標題:電影《滿江紅》“秦檜周邊”引爭議緊急下架(引題)影視周邊開發要有“邊界意識”(主題)解放日報記者鐘菡簡工博日前,電影《滿江紅
2023-02-17 09:39
原標題:下崗工人23年創作15部文學專著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李國通訊員何所謂)近日,著名的“工人詩人”王學忠的新書《王學忠新詩文
2023-02-17 08:50
原標題:“考古中國”通報5項重大進展(主題)再證中國史前文化與社會發展(副題)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日前,國家文物局在京
2023-02-17 08:35
原標題:慰問演出到一線近日,全總文工團“‘中國夢·勞動美’凝心鑄魂跟黨走團結奮斗新征程”主題慰問演出,分別在即墨一汽大眾青島分公司車
2023-02-17 08:34
“藝術為城市添彩”原標題:位置遠離鬧市,活動頗具特色(引題)在北京五環外,走進藝術“中間”(主題)人民日報記者曹雪盟?核心閱讀在北京
2023-02-17 08:43
“深觀察”原標題:推動影視業高質量發展——電視劇創新發展縱橫談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苗春?2月8日,第一屆“新號角”電視劇導演之夜在京舉行
2023-02-17 08:42
原標題:揭秘《西游記》:孫悟空的顏值到底啥水平?中新網北京2月16日電(記者上官云)在各種古典小說中,《西游記》是當之無愧的超級IP,由此衍
2023-02-17 0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