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行業涌現出來的互聯網獨角獸都會引起市場廣泛關注。在追逐醫藥產業互聯網第一股征程上,藥師幫“狂飆”式的迅猛發展十分引人注目。
據萬聯網獲悉,2022年5月,中國最大院外醫藥數字化平臺、被稱為“醫藥拼多多”的藥師幫首戰港股IPO,隨后因未通過聆訊而“失效”。6個月后,藥師幫于2022年11月28日再次遞表港交所,上市決心不言自明。
【資料圖】
目前,其IPO進程仍在持續推進中。
根據藥師幫更新的招股書數據顯示,2019-2021,藥師幫累計GMV達606億元,2022年上半年,藥師幫GMV達164億元,同比增長35.5%,增長勢頭不減。此外,2022年9月,藥師幫入選了胡潤集團《2022年中全球獨角獸榜》,成為互聯網醫藥B2B模式下數一數二的存在。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靠“燒錢”走到今天的藥師幫,至今尚未實現盈利,三年半內虧損額度超27億元。藥師幫在招股書中稱,由于其所處醫藥流通行業的特殊性,監管政策不斷變化,可能對未來業務經營產生重大影響。目前公司仍處增長與擴張期,往期的虧損紀錄也可能在未來延續。
(圖源:藥師幫招股書)
醫藥電商化趨勢明顯
醫藥電商B2B位于醫藥流通產業鏈的中游,以數字化方式革新產業鏈上下游之間的聯系方式,節約流通成本,提升流通效率。
過去三年,籠罩在新冠之下的醫藥電商,憑借“零接觸”的天然優勢,反而成為用戶“搶貨”的重要途徑。疫情幫助廣大用戶培養了線上消費習慣的同時,也為醫藥電商帶來了明顯的流量和用戶增長的契機,疊加政策利好,由此進入新的釋放期。線上零售渠道的價值隨勢被放大,藥企、醫院、政府的態度也隨之轉變。隨著傳統藥企、互聯網企業紛紛布局賽道,醫藥電商化的發展趨勢越來越明顯。
受新冠影響,醫藥電商行業近三年發生了一些巨大變化:醫療方面,互聯網醫療開始呈現質的飛躍;藥品方面,交易市場出現三大趨勢,從院內轉向院外、從線下到線上、從互聯網線上診藥分離到診藥合一;支付方面,2020年3月2日,國家醫保局和國家衛健委聯合印發“互聯網+”醫保服務指導意見,把互聯網醫療正式納入醫保,打開了困擾已久的瓶頸。
此外,2021年10月,商務部發布《關于“十四五”時期促進藥品流通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對我國醫藥流通行業“十四五”期間高質量發展提出明確要求。行業、政策、技術以及物流的進步為醫藥電商B2B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促進醫藥流通供應鏈降本增效。
在上述背景下,醫藥流通行業加快數字化轉型,醫藥電商快速發展,B2B作為其中占比超過90%的商業模式,發展十分迅速。有關數據顯示,2021年醫藥電商B2B市場規模達到2072億元。資本熱度方面,傳統藥企企業積極擴大B2B版圖,新型企業加速沖擊二級市場,行業熱情提升,在政策與市場不斷完善的綜合作用下,中國醫藥電商B2B市場規模2025年預計達到3758億元,發展空間巨大。
藥師幫創立于2015年,是一家誕生于廣州海珠區的醫藥B2B第三方平臺,其所屬公司為廣州速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為張步鎮。自成立以來,藥師幫始終致力于用數字化賦能院外醫藥市場的參與者,以安全高效的方式將醫藥健康產品及服務帶給下游,使用戶都能以公平且透明的價格輕松獲得大量、全面且有品質保證的藥品;其通過互聯網技術與數字化工具,打通醫藥供應鏈中各個環節、主體之間的信息阻隔,實現數據的全流程無縫鏈接,醫藥交易效率大幅提升。
數字化賦能醫藥供應鏈
作為平臺型企業,藥師幫過去幾年業績一直保持穩增趨勢。招股書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藥師幫的營收分別為32.5億元、60.65億元、100.9億元、67.2億元,三年半營收總額超260億元。而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以2021年商品交易總額規模衡量,在中國院外數字化醫藥流通服務市場中,藥師幫占據18.5%份額(GMV)排名第一。
(圖源:藥師幫招股書)
藥師幫成立的初衷開始于解決基層市場“買藥難”的問題。我國醫藥流通市場分為院內市場和院外市場,院內市場主要指公立醫療機構,包括城市公立醫院市場、縣級公立醫院市場等。院外市場主要包括零售藥房、診所、衛生室等,其數量大,規模較小,呈現為分散而小規模終端組成的長尾市場,層級眾多,面臨著供需失衡的挑戰。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相關報告,中國院外醫藥流通市場小規模零散買家的需求,尤其是長尾需求難以得到滿足。SKU選擇不足、產品的數量及質量受限、流程復雜導致履約及交付緩慢以及缺乏售前咨詢與售后服務等問題突出。
藥師幫搭建的數字化平臺,則致力于解決院外市場的上述種種難題,其通過自行研發“云商通”、“掌店易”、“藥伙伴”等一體化數字工具,以電商平臺+SaaS服務為切入點,幫助藥企更高效地實現空白市場的擴展和長尾產品的挖掘。藥師幫構建的平臺一端連接供應鏈上游,一端連接零售藥店,將基層終端的大量長尾需求集中起來,構建一個生態系統,其業務平臺主要用于解決醫藥流通領域供需不匹配的問題。
借助數字化技術,藥師幫不僅實現了用戶規模高基數,還以更高粘性留住了客戶。根據招股書數據顯示,2019-2022年上半年,藥師幫平臺業務月均付費買家數量從10.8萬增至25.3萬,平臺業務每付費買家月均訂單量從7.2增至16.4,月均付費買家付費率從70%增至90%,實現付費買家總量及單個買家下單量齊增。
核心業務是“平臺”與“自營”
目前,藥師幫核心業務主要有“平臺”與“自營”兩大塊。2019年之前,藥師幫主要從事平臺業務,即為醫藥分銷企業與藥店、基層醫療機構等醫藥零售企業提供交易平臺。2019年后,藥師幫開展了自營業務,直接參與醫藥的流通;此外,其他業務方面還涉及光譜云檢服務、小微倉、SaaS解決方案以及藥師培訓等。
招股書披露,2019年至2021年,藥師幫自營業務收入分別為30.12億元、56.91億元、98.9億元,在總營收中的占比分別為92.7%、93.8%、95%。但另一方面,雖然自營業務已經成為藥師幫的第一大收入來源,但主要也是依靠公司平臺業務的資源。
數據顯示,2019-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藥師幫平臺業務的傭金率為2.2%、2.8%、2.9%及3.1%。2022年上半年,藥師幫總GMV達164億元,其中平臺業務占比56.33%,自營業務占比43.67%,整體GMV同比增長35.5%。
(圖源:藥師幫招股書)
截至2022年6月30日,醫藥幫平臺業務約有5400個賣家,自營業務約有8500家供應商,吸引了約30.5萬家藥店及約13萬家基層醫療機構進行交易。藥店和基層醫療機構共同形成了一個議價能力更強的虛擬聯盟,以小單拼團的形式采購藥品,同時平臺上的產品價格透明,買家能貨比多家,降低采購成本。
藥師幫自行研發的智慧供應鏈管理系統,貫穿倉庫采購、倉儲、交付全流程。其中,采購系統跟蹤可提供SKU的生命周期,倉儲配送的數字化是藥師幫相比本地批發商多出來的一個明顯優勢,其為保障基層藥店和診所及時收到貨品,藥師幫在全國 18個核心區域建設了數字化戰略中心倉,配送系統采用數字化管理,著力于解決基層市場采購起送價高,配送緩慢等交付痛點,為買家提供快速及安全的服務。借助智慧供應鏈,藥師幫提高了存貨管理和運營效率,其在2021年實現跨省配送39小時到城市,50小時到鄉鎮,快于行業平均水平約20%。2022年上半年,藥師幫存貨周期天數保持在27.6天,自營業務平均可以在2.73小時內處理訂單并完成發出,物流費用占自營業務GMV的1.53%。
(圖源:藥師幫招股書)
此外,藥師幫在藥店終端的經營環節也能針對性地解決藥店人員碰到的難題。“掌店易”作為面向終端用戶的ERP系統,可與絕大多數藥店ERP對接,幫助藥店對進存銷實現數字化管理,節省人力成本。根據招股書披露,截至2022年6月30日,全國約390個城市和鄉鎮的3.7萬多家藥店安裝了掌店易,僅僅是2022年上半年6個月時間,掌店易就處理了310萬個SKU。
不僅如此,交易端構筑堅實基礎后,藥師幫還開始往服務端發力。自成立起,藥師幫即向下扎根院外基層市場終端,藥師幫從藥店、第三終端的采購、經營資金需求出發,發揮平臺數字技術優勢及紐帶作用,引入三方機構,并針對性地推出借貸產品,有效地解決其資金難題,進而推動更多好藥在基層普惠可及。
2017年6月,藥師幫推出白條業務。藥師幫白條是從醫藥產業鏈整體出發,運用數字化科技手段,整合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等信息,在真實交易背景下,構建平臺與上下游企業一體化的金融供給體系,依托第三方金融機構,提供系統性的金融解決方案,以快速響應平臺上下游企業的結算、融資、財務管理等綜合需求,降低企業成本,提升產業鏈各方價值。截至2022年,藥師幫已和多個金融機構合作,推出了平安銀行數字貸、華潤銀行數據貸、零門檻白條、自營專屬白條、小雨點白條等產品,連鎖總部、零售單體及第三終端可以依據經營需求自由選擇產品。
通過四流合一,實現用戶精準“畫像”,藥師幫白條有效解決了傳統融資渠道資質門檻、融資成本高、流程復雜等痛點。2022年全年,藥師幫白條合計放款達34億元,同比增長89%,有效地緩解了眾多藥店及第三終端等中小微企業的資金壓力。
小結
醫藥電商領域一直是行業關注焦點,在人口老齡化、慢性病、新冠病毒感染等逐漸成為常態的情況下,“互聯網+”模式持續推動在線醫療體系逐漸走向成熟,在線問診、自助檢測和藥品銷售等服務為居民帶來了諸多便利。成立至今,藥師幫的發展速度高歌猛進,除了政策紅利和資本推動之外,最主要的還是得益于以數字技術構建起安全高效的數字化平臺,不斷優化體驗,通過不斷提高藥品質量和服務水平來贏得用戶信任并以體系化的Saas工具大幅提升產業供應鏈中上下游交易效能。
截至2022年上半年,藥師幫已為約33.3萬家下游藥店及約15.1萬家基層醫療機構提供服務。而根據國家藥監局2022年12月28日公布的《藥品監督管理統計年度數據(2021年)》數據顯示,2021年底我國線下藥店的數量約為59萬家,這意味著全國線下的藥店中有一半已經成為藥師幫的客戶。手握巨大的用戶基數和海量的客戶資源,改變傳統醫藥零售行業,重構產業模式,或許也是這家一直還在虧損當中的獨角獸公司——藥師幫留給市場最大的想象空間。
上一篇:中文在線宣布與瀾舟科技將在AIGC領域拓展合作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體育勵志電影《中國乒乓》走進中國人民大學展映(引題)鄧超:有責任把國球故事拍好(主題)北京日報記者王金躍電影《中國乒乓之絕地
2023-02-17 10:52
原標題:電影與現實的對話和連接(引題)——評汪榮《當代電影專題研究》(主題)在電影《一一》之中,導演楊德昌借由人物之口說道:“如果電
2023-02-17 10:53
原標題:《風再起時》珍珠滿地可惜少了根主線《風再起時》集中了梁朝偉、郭富城等一批優秀的演員,原本被寄予厚望,但市場的反饋卻不盡如人意
2023-02-17 10:56
原標題:西方兒童文學中的兔子許多動物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具有截然不同的文化內涵,但兔子在很多文化中都是與繁榮、富足和繁育聯系在一起。在
2023-02-17 09:44
原標題:演唱會日期未定黃牛已在售票(引題)線下觀演別被“代搶票”套路了(主題)北京青年報記者壽鵬寰?實習生虎巾杰隨著疫情管控的放開,
2023-02-17 09:44
原標題:山西發布碧村遺址考古成果揭示黃河岸畔的先民生活中新網太原2月16日電(記者楊杰英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6日對外發布興縣碧村新石器
2023-02-17 09:33
原標題:《流浪地球2》海外上映獲好評講述太陽出現危機,人類聯合拯救地球的國產科幻大片《流浪地球2》,在今年春節檔實現了海外多地與國內同
2023-02-17 09:55
原標題:電影《滿江紅》“秦檜周邊”引爭議緊急下架(引題)影視周邊開發要有“邊界意識”(主題)解放日報記者鐘菡簡工博日前,電影《滿江紅
2023-02-17 09:39
原標題:下崗工人23年創作15部文學專著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李國通訊員何所謂)近日,著名的“工人詩人”王學忠的新書《王學忠新詩文
2023-02-17 08:50
原標題:“考古中國”通報5項重大進展(主題)再證中國史前文化與社會發展(副題)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日前,國家文物局在京
2023-02-17 08:35
原標題:慰問演出到一線近日,全總文工團“‘中國夢·勞動美’凝心鑄魂跟黨走團結奮斗新征程”主題慰問演出,分別在即墨一汽大眾青島分公司車
2023-02-17 08:34
“藝術為城市添彩”原標題:位置遠離鬧市,活動頗具特色(引題)在北京五環外,走進藝術“中間”(主題)人民日報記者曹雪盟?核心閱讀在北京
2023-02-17 08:43
“深觀察”原標題:推動影視業高質量發展——電視劇創新發展縱橫談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苗春?2月8日,第一屆“新號角”電視劇導演之夜在京舉行
2023-02-17 08:42
原標題:揭秘《西游記》:孫悟空的顏值到底啥水平?中新網北京2月16日電(記者上官云)在各種古典小說中,《西游記》是當之無愧的超級IP,由此衍
2023-02-17 05:43
原標題:黃州的根脈在赤壁,赤壁的文化在蘇子(引題)?“玩家”蘇東坡:“二賦一詞”誕于山水之間(主題)2月12日,湖北黃岡,春雨微寒。位于
2023-02-17 05:54
原標題:山西運城西吳壁遺址商代墓地考古成果公布為晉南地區商代學術研究提供證據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近日對外公布運城絳縣西吳壁遺址商代墓地考
2023-02-16 16:43
原標題:“演”過古裝劇再試民國劇(引題)?曾翻拍“甄嬛”的上海阿姨又來橫店了(主題)昨天,曾經因為翻拍“甄嬛”微電影火遍全網的上海阿
2023-02-16 16:34
原標題:紀錄片《中國游戲紀事》首映會舉辦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日前,紀錄片《中國游戲紀事》首映會在廣州黃埔舉辦。本片由中國音像與數
2023-02-16 15:56
原標題:漫威新片《黑豹2》水土不服,《蟻人與黃蜂女》接棒再戰(引題)?15年引進路,從熱捧到遇冷(主題)羊城晚報記者李麗作為2023年引進的
2023-02-16 15:46
原標題:《星落凝成糖》江蘇衛視定檔!(引題)?陳星旭一人分飾四角(主題)羊城晚報記者龔衛鋒由朱銳斌執導的古裝神話愛情劇《星落凝成糖》
2023-02-16 15:34
原標題:中華劇院拓寬劇場運營推動城市高品質文化發展(引題)?中華戲曲精品邀請展三月啟幕(主題)今晚報訊(記者高麗王洋)“國粹芳華經典
2023-02-16 15:38
原標題:二十世紀初中國古文獻四大發現展正式開展2月15日,國家圖書館開年大展——二十世紀初中國古文獻四大發現展,在國家典籍博物館正式開展
2023-02-16 15:47
原標題:溯源中國歷史探索中華文脈——走近“二十世紀初中國古文獻四大發現展”殷商甲骨文、居延漢簡、敦煌遺書、明清內閣大庫檔案是上世紀初
2023-02-16 14:35
原標題:消逝在《風再起時》的香港往事文匯報記者柳青梁朝偉和郭富城主演的《風再起時》,拍攝于2017年,差不多同一時候,導演王晶在拍攝類似
2023-02-16 14:34
原標題:5項“考古中國”項目重要成果公布(引題)?河北尚義四臺遺址考古有突破(主題)北京日報訊(記者李祺瑤)昨天,國家文物局公布5項“
2023-02-16 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