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熱圖 > 正文

鄭州4歲女童從15樓窗戶墜下不幸身亡

時間:2018-04-02 10:16:32    來源:大河報    

急救人員正在給孩子做心肺復蘇小區居民供圖

3月31日晚7時許,在鄭州市衛生路與崗杜北街交叉口的綠城都市花園內發生一起悲劇,一名4歲女童從15樓家中的窗戶墜下,不幸身亡。事發前,女童母親短時間下樓,留女童獨自在家,其家中窗戶之前因炎熱而被打開透氣,悲劇隨后發生。

事發|4歲女童從15樓窗戶墜下

據小區居民介紹,事發在3月31日晚7時許,當時天色已暗,小區不少居民都在院里乘涼。女童家住在3號樓15樓,從窗戶墜下,跌落在樓下的綠化帶中,面部著地,當時沒有發出大的聲響,是一群在附近玩耍的小孩子注意到了,趕緊喊了大人們過去。

事發時,南陽路街道辦事處的巡防隊員田書峰和同事龐海濱正好巡邏到該小區,隨即被居民引到現場,并撥打了110和120。很快,鄭州市兒童醫院的急救車趕到,醫護人員立即展開搶救。

通過一位居民拍攝的現場視頻記者看到,事發后,小區內不少居民都聚攏在一起,女童躺在地上,已經昏迷不醒,急救人員正在給她做心肺復蘇,女童的家人癱坐在旁邊,痛哭不已。因為現場光線比較昏暗,不少居民都打開手機燈光,為醫生搶救提供照明。現場搶救持續了近一個小時,三四名急救醫生輪番上陣,接力給孩子做心肺復蘇,但最終也未能挽回這個幼小的生命。

現場的巡防隊員田書峰介紹說,經事后了解,女童家中原本有她和她母親兩人,當天因天氣炎熱,女童家中的窗戶被打開透氣。在事發前,女童的母親曾短時間下樓,只留女童獨自在家,之后就發生了女童從窗戶墜下的悲劇。

探尋|如何避免高空之痛?

在事發的3號樓前,記者看到,這棟樓的高度為24層,樓面上的窗戶為橫向推拉式。窗戶里面也安裝有防護欄。

“如果當初把窗戶設計成內倒式,或者是外翻式窗戶的話,小孩子就不會輕易翻過了,這樣的悲劇也許就能避免了。”昨日,一位讀者在大河客戶端留言說。那么,關于高層建筑的窗戶設計,有沒有相應的規范要求呢?在安全防護方面,又有沒有哪些強制的措施呢?

昨日下午,記者就此聯系了河南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土木工程系副主任李奎。李主任告訴記者,目前在建筑設計方面,只對室內窗戶的高度有要求,一般要求窗戶距離室內地面不低于90厘米,這個高度一般小孩子是不易翻越的。對于一些特殊設計的窗戶,比如飄窗的形式,離地面的高度會低于90厘米,這種情況下,建筑設計人員都會考慮到安全問題,在設計時會加裝一個防護欄。但是,這一措施目前還不是一個強制性的要求,所以這樣的防護欄設計有時候會被施工方省略。

對于高層建筑的開窗方式,李主任介紹說,目前只是要求高層及超過100米高度的建筑,不應采用外平開窗,至于使用推拉式的,還是內倒式、外翻式,在行業內還沒有硬性的標準。出于對孩子的安全考慮,在窗戶外加裝紗窗或者是防盜網,客觀上都能起到保護作用。

“我們在巡邏中也注意到,現在很多小區里,低層的住戶為了防盜,都給窗戶安裝有防盜網,但是高層的住戶很少有安裝防盜網的,其實防盜網不僅有防盜的作用,也能對自家的孩子起到一個保護作用。”田書峰說,進入夏季后,家里需要經常開窗通風換氣,希望這起事件能提醒家中有小孩的家長,一方面要看護好孩子,另一方面最好能給家中的窗戶做一些防護措施,避免此類悲劇再次發生。(記者 丁豐林)

標簽: 鄭州 女童 窗戶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