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熱圖 > 正文

北京新機場創新亮點多 效率優于世界同等規模機場

時間:2017-12-08 08:48:39    來源:中新社    

記者7日從“北京新機場商業資源招商發布會”上獲悉,北京新機場全面展現中國民航自主創新的最新成果、最高水平。

北京新機場指揮部總指揮助理孔越介紹,北京新機場以大容量公共交通為主導,著力打造“五縱兩橫”的綜合交通主干網絡,把公路、城市軌道交通、城際鐵路等多種交通有機融合,構建以新機場為中心的“公路輻射圈”和“鐵路輻射圈”,形成具有強大區域輻射能力的地面綜合交通體系。

2014年12月26日,北京,首都新機場舉行開工建設奠基儀式,整個開工儀式不到10分鐘。新機場分成北、南航站區兩期建設,為了適應京津地區空域資源緊張的特點,構建跑道呈現“三縱一橫”分布,這在國內尚屬首次,可提供多種放行方案。計劃于2019年建成投產。 圖片來源:CFP視覺中國

資料圖:北京新機場工地。 圖片來源:CFP視覺中國

孔越說,在航站樓下方,多條軌道交通線路南北集中縱貫穿越;同時,軌道交通在航站樓地下二層設站,旅客通過大容量電梯或扶梯直接進入至航站樓,實現了空陸側交通“無縫銜接”和“零距離換乘”。這使新機場將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一體化綜合交通樞紐。

航站樓設計,根據飛機停靠、工藝流程等功能需要,確定了主航站樓采用中央放射的五指廊構型,后續在航站樓建筑方案優化過程中,結合陸側綜合服務樓構成的北指廊,與主樓共同形成了一個形態穩定勻稱的整體構型。這種構型的特點是指廊短,空側延展面大,在擁有更多近機位的同時,做到旅客安檢后從航站樓中心到最遠端登機口僅需步行約600米,最長時間不到8分鐘,效率優于世界其他同等規模機場。

此外,航站樓流程在全球首次采用雙層出發工藝設計,能滿足7200萬人次旅客吞吐量的陸側車道邊需求;部分機位采用國內國際混用,設立中轉手續集中辦理區,中轉流程更加便捷。

航站樓將體現中國傳統經典建筑元素,以及世界先進的航站樓建設理念。候機區兼顧室內外特點,位于五指廊端部的外部空間分別以絲園、茶園、瓷園、田園和中國園為主題,呼應絲綢之路內涵,為旅客帶來中國園林式的候機體驗。同時,輔以豐富的商業休閑資源、高效的行李系統和綜合配套設施。

孔越說,北京新機場本期建設的4條跑道采用“三縱一橫”全向構型,在中國尚屬首次。這個構型減少了飛機空中運行時間和地面滑行距離,有利于提高空地一體運行效率,并減少對周邊區域的噪聲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結合新機場的建設,國家在新機場周邊規劃了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區,未來將形成以新機場為核心、以航空服務為基礎,以創新驅動、綠色低碳高端產業為引領的國家對外交往中心功能承載區、國家航空科技創新引領區、京津冀協同發展示范區。(記者 周音)

標簽: 新機場 北京 亮點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