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熱圖 > 正文

投入和收益擺不平 老年餐廳接連閉店停業

時間:2021-05-17 10:18:43    來源:北京日報    

“套餐15元一份”“前7餐免送餐費”……親民定位的老年餐廳一度遍布北京各大社區。但媒體調查發現,眼下,很多老年餐廳接連閉店停業。其中雖有疫情影響的因素,但實際上不少餐廳在疫情前就已陷入了經營困境。

民以食為天,張羅餐飯看似日常,卻并非小事。在家門口就能買到衛生可口且經濟實惠的飯菜,無疑將大大提升居民生活的獲得感。特別是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居家養老的老人數量直線上升。來自全國老齡辦的調查顯示,對于“養老餐”的需求比例高居調查所列養老服務項目之首。老年餐廳的普及能有效幫助這一群體就近解決吃飯問題,直接關系著居家養老的幸福指數。

老年餐廳既有市場需求,為啥不好經營?根本上還是投入和收益擺不平。

許多人認為老年餐廳享受政府補貼,運營壓力不大,但事實上,目前政府補貼通常只面向社區養老驛站。而受制于種種條件,社區養老驛站并沒有實現完全覆蓋,自然難以充分解決供餐問題。所謂的老年餐廳或居民餐廳,實際上多由社區主導招商,提供場地等一定基礎設施支持。盡管如此,由于消費群體以老人為主,售價勢必要相對便宜,加之社區內部往往客流不大,一來二去確實容易虧本、難以為繼。

作為完善社區功能的重要部分,老年餐廳應當繼續開下去。但平心而論,如何兼顧消費者滿意和經營者收益,確實考驗著治理智慧。必須明確,老年餐廳注定不是賺快錢、賺大錢的生意,社區在招商過程中,首先要把好入口關,挑選認同這一基本經營定位的承包者。

而相關部門應當拿出更為靈活的支持政策。比如,目前北京有一些立足社區的商超、餐飲店支持“老年卡”消費,且給予一定折扣。我們是否可以順著這個思路,將社區的老年餐廳納入輻射范圍,同時提供一些就餐補貼并將其直接發放至“老年卡”?如此一來,既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餐廳的運營壓力,也能讓老年人得到切實的優惠。盤活社區資源,用好市場機制,才能讓老年餐廳等社區供餐機制運轉得更順暢。

以更大視野來看,老年人關心的不僅是吃飯問題,社區內外可以盤活的,也不止一筆資源。不妨就以辦好辦活老年餐廳為試點,漸漸摸索一條有效路徑,讓銀發族的居家養老生活更加舒適,也讓我們的城市更加溫暖。記者 鄭宇飛

標簽: 市場需求 老年餐廳 投入 收益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