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熱圖 > 正文

赤水河最美大橋明年通車 連接川黔兩省

時間:2018-04-24 09:49:37    來源:封面新聞    

4月22日,在太平鎮岔角村峭壁上的盤山路上,一輛輛大型水泥罐車和裝載車來來往;赤水河畔近乎筆直的山崖邊,兩根塔柱正在節節攀升。河對面就是貴州省習酒鎮,兩根高聳入云的塔柱已巍然屹立。6月底,四川岸塔柱橫梁將封頂,屆時,赤水河兩岸的橋梁懸索將在無人機的牽引下,安裝到兩岸的塔柱上。明年底,這座目前國內最高、跨度又大的山區懸索橋將建成通車。

索塔:力爭6月底封頂

敘古高速于2016年12月31日建成通車,但是到古藺太平鎮的赤水河畔就成了一條“斷頭路”,而河對岸就是已建成的貴州江習古高速。兩條“斷頭路”要如何連接?赤水河兩岸之間建一座橋無疑是唯一選項。赤水河大橋四川岸的修建主要包括橋梁索塔、隧道錨、引橋三部分。隨著施工便道、鋼筋加工場及拌和站等相關附屬工程完工,2017年6月,大橋工程建設正式拉開帷幕。

赤水河大橋是江習古高速公路的關鍵控制性工程,是連接川黔兩地的重要通道之一。也是一座典型的超高墩、大跨度特長山區高速公路橋梁。橋梁全長2009米,為雙塔單跨鋼桁梁懸索橋,整座大橋施工將要克服長、難、險等關鍵因素。

主橋跨度長:兩岸索塔之間,橋梁主跨長達1200米,建成后將成為目前亞洲山區跨徑第一的懸索橋;工程量大:橋梁錨碇需要進行7.6萬方的大體積混凝土澆筑;跨度大,要采用亞洲第一的纜索吊裝工藝;交通不便,材料、設備運輸困難;施工條件危險:赤水河大橋四川岸地處50-75°近乎垂直的陡坡上,施工地理位置十分驚險。

由于四川岸索塔塔柱位置處于太平鎮岔角村陡峭的山壁上,橋梁錨碇采用山巖上開鑿隧道的方式進行,目前兩個深度達78.35米的隧道錨已基本成型,即將進入錨碇散索鞍的支墩澆筑,力爭在今年7月底完成兩個錨塞體約二十多萬方的混凝土澆筑。

作為承載兩岸懸索的塔柱,228米、約70層樓的高度,在全國山區橋梁中目前還是排位第一。目前,兩根主塔柱的澆筑已完成65%左右,力爭在6月底實現封頂目標。

便道:“壁掛”公路加隧道

大半年時間完成一年多的建設任務,主要還是仰仗便道建設帶來的快捷。赤水河大橋四川岸項目經理郭勇告訴記者,“要是沒有這條五公里多的便道,整個工程的推進將會是遙遙無期”。在方便機械設備進場的同時,又要不影響當地村民出行。因此,施工便道的建設分為了三個部分進行。郭勇介紹,赤水河大橋四川岸施工便道全長五公里多,除了進場便道3.1公里為太平鎮岔角村村道,項目部進行了加寬改造并鋪設瀝青外。同時,在通往索塔所處的點位,必須穿過一段400多米的懸崖。為了盡快實現主體動工,大橋項目部決定在山上開鑿一條施工隧道。

經歷六個月的艱苦奮戰,一條長達484米的施工隧道建成通車。耗資數百萬元,建一條臨時通道,這在全國工程建設中都并不多見。

穿過隧道就是塔柱的樁基和承臺施工點位,而主塔上的塔索錨碇又在距離塔座垂直高度200多米的山上,這就需要在這至少有75°度的陡坡上再修一條盤山公路。在這條長達1500多米的山路上,施工條件極端惡劣,不能破壞山上紅線外的植被、謹防滾石落到山腳危及村民生命財產安全,同時還要經過5個回頭彎。為此,四川路橋項目部在修建時,充分考慮各種潛在隱患,采取各種防護措施,如在彎道上建混凝土擋墻、防撞墩;山下搭建被動防護網,歷經8個月的艱苦奮戰,這條承擔著索塔墩柱、太平渡隧道和赤水河大橋隧道錨建設任務的臨時便道終于建成,未造成任何安全事故和對自然資源的破壞。

規劃:打造赤水河最美大橋

83年前,太平古鎮赤水河流域上演了一場長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從此,赤水河谷具有濃厚的紅色文化底蘊。隨著赤水河大橋建設進度加快,圍繞大橋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開發已經逐步展開。

項目部經理郭勇告訴記者,在前段時間四川省旅游局相關專家到現場赤水河大橋考察后,初步規劃將在四川岸索塔的其中一根塔柱上建觀光電梯,直達塔頂;索塔頂部橫梁上,將依托赤水河太平鎮的紅色文化底蘊,打造以紅色革命為主題的塔頂景觀;在主跨橋引橋下,將原本用于檢查橋梁的1200米雙通,改造其中一邊通成為高空玻璃觀光隧道;圍繞先期建成的盤山公路、隧道以及鋼棧橋等,打造赤水河峽谷觀景平臺;合理利用已建成的項目員工學習活動室,改建為橋梁建設博物館……

除了紅色文化,赤水河流域的美酒也算得上是聞名遐邇。圍繞太平古鎮、郎酒天寶洞、美酒河風景區等旅游資源,再加上未來修建的赤水河大橋最美觀光帶,古藺縣的交通扶貧、旅游扶貧產業又將取得豐碩成果。(記者 徐慶)

標簽: 赤水河 大橋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