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即時 > 正文

今日看點:千年美食今觸“網” 拼多多助力金華火腿花式轉型

時間:2022-12-12 17:38:04    來源:網經社    

大雪節氣剛過,冬意更濃。火腿散發的香氣,是金華人在冬季里的獨家記憶。


(資料圖)

“三面環山夾一川,盆地錯落涵三江”。金華地處浙中丘陵盆地,春早秋短,夏季長而炎熱,冬季光溫互補,四季分明,干濕交替。這份獨特地貌與氣候特點,為當地特色傳統美食——金華火腿的生產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金華火腿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唐朝。千余年間,一口咸鮮的醇香是無數人的“心頭好”。在曹雪芹的筆下,火腿是大戶人家才有的食材,一碗火腿鮮筍湯讓寶玉急不可待;魯迅先生常以“干貝燉火肉”招待親友,“清燉火腿”更是他的最愛。

據網經社直播電商臺(LIVE.100EC.CN)獲悉,如今,在拼多多等新電商平臺的助力下,傳承千年的金華火腿憑扎實的供應鏈和產品創新,正在實現消費與食用場景的全覆蓋,走上大量嶄新消費群體的餐桌,觸動著億萬人的神經與味蕾。在新老企業在傳承火腿文化的道路上,更多年輕人的目光正被吸引過來。

明朝的貢品,今天的地理標志產品

發酵間內,一排排火紅的“琵琶”懸吊于晾掛架上,接受著時間洗禮。濃厚的咸香味氤氳整個房間,工人們穿梭其中并不時翻動,通過觀察霉菌顏色來判斷火腿的發酵程度。

攝|胡慶

▲一只合格的金華火腿,需經歷上鹽腌制、浸泡晾曬、高溫發酵、修正定型、堆疊驗香等多道工序,成就金華火腿色香味形“四絕”的技藝,已流傳一千四百余年。

對火腿的制作工藝和流程,今年29歲的樓汪聰早已爛熟于心。與金華火腿結緣8年,他如今是拼多多精元食品旗艦店的店主。樓介紹,這般特殊香氣得益于每一只金華火腿所享受的多次鹽搓“按摩”與長達數十天的腌制工序。在數月的自然發酵過程中,火腿中的蛋白質分解為多種氨基酸,使火腿的營養成分更加豐富。

從立冬到秋分,一只合格的金華火腿,需經歷上鹽腌制、浸泡晾曬、高溫發酵、修正定型、堆疊驗香等多道工序,和四季輪回的錘煉。成就金華火腿色香味形“四絕”的技藝,從唐代起已流傳了一千四百余年。

在中國,火腿起于唐,興于宋。唐朝開元年間陳藏器所著《本草拾遺》中有:“火骽(據《康熙字典》骽同腿),產金華者佳”。自宋朝、明朝后,集中生產于金華一帶的火腿已成為金華乃至浙江的美食名片,也是朝廷必征特產之一。

改革開放后,金華火腿的創新與發展,也一直受到政府重視。1999年12月,金華火腿行業協會成立,實現了金華火腿行業的自我管理。2003年,政府實現了對金華火腿產品的地理標志保護,并公布了歷史上第一個金華火腿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標準。

金華火腿行業協會副會長、浙江省金華火腿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總經理張建能介紹,“截至目前,國內有74家金華火腿生產加工企業,年產量可超過500萬條。我們支持企業引入現代化生產模式提高效率,但傳統的手作工藝必須要留下來。沒了正宗古法,就丟了金華火腿的根。”

據統計,金華當地直接從事金華火腿生產的有3000多人,帶動周邊上下游就業人數超5萬。這塊金字招牌,讓更多當地人的生活變得富足。

邂逅電商,金華火腿遍天下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金華火腿本土企業投身于品牌建設,在精益求精保證產品“做得好”之余,還要想辦法如何能“賣得廣”、“口碑佳”。

“把金華火腿‘搬’到線上來,我們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2014年,就讀于溫州醫科大學的大二學生樓汪聰與滕楚雯相識并戀愛。滕楚雯的父親滕維洪自19歲起接觸學習火腿制作,從事相關行業三十余年,父女二人對金華火腿有著不一樣的感情。

在嗅到電商發展的商機后,樓汪聰決定開設線上店鋪。樓汪聰帶來新的銷路,滕楚雯與父親提供高質量的貨源,雙方抱著試試的心態,展開了一場火腿觸“網”大作戰。

攝|胡慶

▲2018年,樓汪聰(左)與滕楚雯(右)選擇入駐拼多多平臺開設精元食品旗艦店,迅速發展,高峰期可達到20萬的日銷售額,產品遠銷全國各地。

在短短幾個月內,金華火腿的線上銷售在同類目中躋身前五名,營業額過百萬,這給了樓汪聰信心。2018年,在朋友的推薦下,樓汪聰選擇入駐拼多多平臺開設精元食品旗艦店,此前積累的電商經驗為運營店鋪提供很多方便。由于獨特的“拼”模式不僅能歸集全國各地消費者的需求,還能靠自然裂變“破圈”傳播口碑,在平臺的流量扶持下,樓汪聰在精元旗艦店大展拳腳,迅速發展起來,高峰期可達到20萬的日銷售額,產品遠銷全國各地。

“我們比較幸運,抓住了很多機會。拼多多店鋪的運營方式在電商中較為簡單,不復雜,產地直發與平臺補貼模式給消費者帶去了極致性價比,給我們店鋪帶來了更多粉絲。”這也讓“只想讓孩子們小打小鬧玩玩”的滕維洪對電商刮目相看,“線下供貨投入成本極高,前期制作火腿就需要一年時間,發貨等回款還要五十多天。有了電商,幾天內就能回款,資金周轉上方便了太多。”

在樓汪聰看來,電商平臺讓遠方的顧客嘗到了金華的味道。在線下,金華火腿的銷售區域集中在長三角;在拼多多平臺上,有新疆消費者下單購買,也有香港消費者下單,幾經周折收貨,只為嘗到正宗的金華火腿。

為適應電商快節奏,精元的廠房不斷擴建,翻了幾番。“十年前只有十幾個工人,現在銷量大,效益好,需要五十多人來廠里上班。”滕維洪介紹,“庫存有十多萬只火腿,端午、中秋和春節期間都是銷售高峰,是送禮的好選擇。”拼多多年貨節將至,廠里的工人們打足精神,準備迎接新一波“火腿熱”。

攝|胡慶

▲今年54歲的滕維洪(左)是一名火腿行業高級技師,是廠里50多位工人的“老管家”。 他介紹,現在銷量大,效益好,廠里要五十多人來廠里上班。

今年54歲的滕維洪是一名火腿行業高級技師,是當地瑯琊滕村江西鋪自然村的村委會主任,也是廠里50多位工人的“老管家”。“以前也想過不再折騰了,但很多都是跟了20多年的老工人,一起做火腿都有了感情,決定繼續做下去。”

作為行業內唯一國企,浙江省金華火腿有限公司也同樣在嘗試電商渠道拓展。自2021年9月在拼多多開設金華火腿官方旗艦店以來,已吸引近三千人關注。平臺對店鋪內多種樣式的整腿禮盒,以及火腿丁、土香腸等衍生腌制食品進行“百億補貼”,給予專屬流量扶持。

在電商平臺耕耘發力外,浙江省金華火腿有限公司還在行業里扮演著牽頭人的角色。“除了自建廠生產外,我們從其他中小企業調撥火腿成品,經檢測合格后蓋章出售,幫助大家拓展銷量。”張建能表示,“相比市場盈利,我們更看中協同好各個企業,一起把‘金華火腿’的品牌打響。”

產業升級,為年輕人定制第一口醇香

逢年過節之外,小塊狀火腿制品往往成為消費者的日常選擇。2019年起,精元食品旗艦店為拼多多消費者提供多種規格火腿切片、火腿蹄膀等,便于家庭做食材。此類小塊裝制品質優、價平、易烹飪,大受消費者歡迎。“平日里,拼多多消費者不僅會對火腿的規格提出定制要求,也會對金華火腿的禮盒包裝樣式提出新的創意和想法。”樓汪聰說。

比翻炒、煲湯、蒸制更便捷的吃法,莫過于生吃。火腿愛好者中意“切片配紅酒”,市面上多數售賣的金華火腿無法切片即食。不同于西方發酵火腿常見的4%含鹽量,金華火腿的含鹽量平均在10%以上。為迎合更多年輕消費者口味,金華火腿行業協會正在牽頭各企業,創新火腿產品。含鹽量控制、確保食品安全等問題,是金華火腿“生吃”創新上的關卡。協同各企業確定金華火腿的“生吃”標準,是目前行業協會的主要工作之一。

攝|胡慶

▲以金華火腿作為原料熬入湯底,武火熬湯,文火入味,拼多多店鋪內快速而美味的預制烹飪料理,使金華火腿的知名度、食用便捷性雙雙提升,消費者紛紛“種草”。

在金華火腿產品創新的道路上,電商平臺中已有試水案例。在拼多多金華火腿官方旗艦店內,火腿菌菇豬肚雞、火腿筍干老鴨煲等多個預制菜成為消費者新寵。以金華火腿作為原料熬入湯底,武火熬湯,文火入味,一改人們往日對速食產品“營養低、不健康”的看法。店鋪內快速而美味的預制烹飪料理,使金華火腿的知名度、食用便捷性雙雙提升,消費者紛紛“種草”。

“拓展金華火腿的更多用途,提升附加值,是產業升級的關鍵。”張建能說,“我們希望消費者拿到的火腿產品可以更簡單地食用,另外已經合作生產十余種預制菜做測試。電商是試金石,相比線下試點,線上銷售可以更快收到反饋,為產品改進指明方向。”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研究員馮楚軍認為,一個產業或社會進步一般有兩種力量在推動,一是體制改革,一是技術進步。信息技術改造了信息來源和商業生態消費模式,“對金華火腿產業,電商不僅是一個銷售平臺和擴大市場的手段,除了利用電商來實現火腿銷量增長,更大的作為是,要嘗試著通過農業產品的信息化管控,實現品牌溯源”。

2020年,金華火腿產量300萬條,產值16億元。2021年,“金華火腿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成功獲批。據悉,開展示范區創建后,金華火腿產業綜合產值年增15%以上,到示范區建成后,預計有望達到24億元以上。截至2022年12月,精元、帕華、炎瑞等十余家地標認證品牌店鋪已入駐拼多多等新電商平臺,打開新消費市場。

張建能表示:“振興金華火腿是一種使命,拓展電商渠道是關鍵一步,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征途漫漫,惟有奮斗。”

標簽: 金華火腿 全國各地 地理標志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 郭沫若屈原研究的時代氣象

    原標題:郭沫若屈原研究的時代氣象晚清七十年,中西文化在激烈碰撞中相互借鑒、吸收和融合。在這一時代大背景之下,20世紀上半葉的楚辭研究在

    2022-12-12 14:45

  • 中國近代日記研究的拓展、反思與未來——從“日記研究叢書”說起

    原標題:中國近代日記研究的拓展、反思與未來(主題)——從“日記研究叢書”說起(副題)日記這種文獻類型和書寫方式,在中國具有悠久的傳統

    2022-12-12 14:43

  • 世界速讀:《詩經》的禮義、樂義、詩義與經義

    原標題:《詩經》的禮義、樂義、詩義與經義《詩經》所載樂歌,本為兩周禮儀的用樂與歌舞的歌詞,要對其詩義進行清晰的解讀,需要回到歷史現場

    2022-12-12 11:32

  • 微短劇靠什么贏得觀眾喜歡

    原標題:微短劇靠什么贏得觀眾喜歡最近一段時間,單集不超過10分鐘的微短劇深受觀眾喜愛。數據顯示,今年僅快手平臺的微短劇日活躍用戶便增長

    2022-12-12 08:32

  • 要聞:考古還原青藏高原絲路的樣貌

    原標題:考古還原青藏高原絲路的樣貌仝濤【考古中國】??●青海都蘭熱水一號大墓出土大量來自唐朝、中亞和西亞的絲織品、金銀器,以及各類寶石

    2022-12-12 08:52

  • 全球微資訊!圖片故事丨劍川木雕:傳承千年技藝

    圖片故事原標題:劍川木雕:傳承千年技藝段四興在進行木雕制作中的打坯流程(12月1日攝)。劍川木雕是云南省劍川縣傳統美術項目,歷史悠久,具

    2022-12-12 08:37

  • 劇場藝術如何拓展邊界找尋多樣表達

    原標題:劇場藝術如何拓展邊界找尋多樣表達北京晚報記者高倩12月8日至9日,“2022世界劇院北京論壇”和“2022臺湖舞美國際論壇”在國家大劇院

    2022-12-12 05:40

  • 熱推薦:打工新鮮事兒丨想學藝、想掙錢?快來村里這塊“寶地”集合!

    原標題:想學藝、想掙錢?快來村里這塊“寶地”集合!據12月8日甘肅省文旅廳、人社廳、鄉村振興局聯合印發的通知,甘肅新認定28家省級非遺工坊

    2022-12-11 21:55

  • 西安多家博物館明天起陸續開放

    原標題:西安多家博物館明天起陸續開放陜西西安多家博物館11日發布公告,明天(12日)起陸續恢復開放。西安博物院12月12日(星期一)起恢復對

    2022-12-11 21:36

  • 天天快消息!世界杯的魅力

    原標題:世界杯的魅力韓立群1990年世界杯我17歲,我家黑白電視14寸。記得馬拉多納無能為力的淚水。1994年巴喬橫空出世,一路帶著意大利打入決

    2022-12-11 20:42

  • 【速看料】初冬

    原標題:初冬張燕峰初冬。田野空曠,露出黑油油的泥土,像一位剛剛生產過的母親,袒露著的胸膛,平靜而疲憊。靠近她,似乎能聽到來自大地深處

    2022-12-11 11:36

  • 別了,青石板的巷陌

    原標題:別了,青石板的巷陌田海明夏雨猛烈而迅疾,砸在屋檐上,迸濺出水花,瀉出朦朧的水簾,隔絕了我望向窗外的視線。爸從外邊回來,穿著的

    2022-12-11 11:44

  • 一把檀木梳

    原標題:一把檀木梳鄧素芳《牡丹花瓶》 文森特·凡高[荷] 瑪咖供圖月光從門外涌進來,閃著銀色的粼光。我坐在梳妝臺前,檀木梳隱發著淡淡的

    2022-12-11 11:32

  • 每日焦點!藝評丨最好的書店氛圍,是看得見的對閱讀的愛

    【藝評】原標題:最好的書店氛圍,是看得見的對閱讀的愛羅筱曉最近,位于杭州解放路的新華書店因內部改造暫時閉店。這家書店建成于1954年,是

    2022-12-11 05:44

  • 從“中文熱”到“天宮熱”

    原標題:從“中文熱”到“天宮熱”(主題)——中文教學助推中國和阿拉伯國家文化交流(副題)藺妍林建杰“這是中國,這是阿聯酋,我們是好朋

    2022-12-11 05:32

  • 每日報道:視線丨《大博弈》書寫時代浪潮下的中國工業制造

    【視線】原標題:電視劇、小說同時推出(引題)《大博弈》書寫時代浪潮下的中國工業制造(主題)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近日,

    2022-12-11 05:34

  • 熱點!“凌家灘文化展”在安徽博物院開展

    原標題:“凌家灘文化展”在安徽博物院開展12月7日,觀眾參觀“凌家灘文化展”。12月7日起,“璀璨星光——凌家灘文化展”在安徽博物院開展。

    2022-12-11 05:36

  • 全球速遞!落雪的日子

    原標題:落雪的日子李季落雪的日子和她一起出去走走雪花飄落有寒意籠罩也有梅花飄香河面冰封水依然在冰下不息流動愛一個人就要在雪天拉著她的

    2022-12-11 05:41

  • 當前速看:張婧儀:表演難免有遺憾

    原標題:《點燃我,溫暖你》收官在即(引題)?張婧儀:表演難免有遺憾(主題)羊城晚報記者王莉實習生鄧曉妍優酷視頻獨播劇《點燃我,溫暖你

    2022-12-10 10:55

  • 全球播報:鄧超孫儷夫婦為《阿凡達2》配音

    原標題:鄧超孫儷夫婦為《阿凡達2》配音羊城晚報記者李麗電影《阿凡達:水之道》(又稱《阿凡達2》)12月8日公布中文配音陣容,鄧超、孫儷、黃

    2022-12-09 22:52

  • 最新:他用陶瓷藝術獲得世界共鳴

    原標題:郅敏“二十四節氣”作品摘得佛羅倫薩文學與藝術獎金獎(引題)?他用陶瓷藝術獲得世界共鳴(主題)北京日報記者王廣燕一顆顆橘紅色的

    2022-12-09 21:49

  • 全球新資訊:中國嘉德2022秋拍拉開帷幕

    原標題:中國嘉德2022秋拍拉開帷幕北京日報訊(記者王廣燕)今天,中國嘉德2022秋季拍賣會拉開帷幕,31個專場的5800余件藝術珍品匯聚一堂,帶

    2022-12-09 21:55

  • 【世界新視野】當“爆款”劇通貨膨脹,“自吹自爆”還有說服力嗎

    原標題:當“爆款”劇通貨膨脹,“自吹自爆”還有說服力嗎黃啟哲近日,圍繞“爆劇”與“偽爆劇”的話題被“吵”上熱搜。話題的發起者原本希望

    2022-12-09 21:50

  • 林德祿:不能躲到象牙塔里搞創作

    原標題:《掃黑行動》熱映,票房超過1 5億元(引題)?林德祿:不能躲到象牙塔里搞創作(主題)羊城晚報記者胡廣欣?實習生黃俊穎由林德祿執導

    2022-12-09 21:33

  • 熱議:文物TalkShow|河姆渡骨耜:中華先民是世界稻作農業的發明者

    文物TalkShow原標題:河姆渡骨耜:中華先民是世界稻作農業的發明者作者:鄭茜周玉州當今世界近一半人口以稻米為主食。世界上最早的水稻是誰培

    2022-12-09 19:42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